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控制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如何控制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摘要】:作业场所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操作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方面。它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工作场所中化学品的危害或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以免危害工人、污染环境。对于面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

许多化学品是有害的,可是,人类的生活已离不开化学品,因此如何预防与控制作业场所化学品的危害,防止火灾、爆炸、中毒与职业病的发生,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业场所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操作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方面。下面重点说一下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危害。它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工作场所中化学品的危害或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以免危害工人、污染环境。工程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卫生。

1.替代

选用无害或危害性小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是消除化学品危害最根本的方法。例如:用水基涂料或水基粘结剂替代有机溶剂基的涂料或粘结剂;使用水基洗涤剂替代溶剂基洗涤剂;喷漆和除漆用的苯可用毒性小于苯的甲苯替代;用高闪点化学品取代低闪点化学品等。

注意:比较安全不一定是安全。取代物较被取代物安全,但其本身不一定是绝对安全的。若要达到本质安全,还需要采取其他控制措施。

2.变更工艺

虽然替代作为操作控制的首选方案很有效,但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别是因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这时可考虑变更工艺。例如:改喷涂为电涂或浸涂;改人工装料为机械自动装料;改干法粉碎为湿法粉碎等。

3.隔离

隔离是指采用物理的方式将化学品暴露源与工人隔离开的方式,是控制化学危害最彻底、最有效的措施。最常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化学品用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例如:隔离整个机器、封闭加工过程中的扬尘点,都可以有效地限制污染物扩散到作业环境中去。

4.通风

控制作业场所中的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通风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通风分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对于点式扩散源,可使用局部通风。使用局部通风时,污染源应处于通风罩控制范围内。对于面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其原理是向作业场所提供新鲜空气,抽出污染空气,从而稀释降低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浓度。

5.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措施虽然是减少化学品危害的主要措施,但是为了减少毒性暴露,工人还需从自身进行防护,以作为补救措施。工人本身的控制分两种形式:使用防护器具和讲究个人卫生。

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工作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工作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6.卫生

作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消除和降低化学品危害的一种有效方法。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原则是:

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

2)不直接接触能引起过敏的化学品。

3)工作结束后、饭前、饮水前、吸烟前以及便后要充分洗净身体的暴露部分。

4)在衣服口袋里不装被污染的东西,如抹布、工具等。

5)勤剪指甲并保持指甲洁净。

6)时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尤其在清洗或更换工作服时更要注意。

7)防护用品要分放、分洗。

8)定期检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