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分析

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分析

【摘要】: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当遇点火源时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但并非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能发生,而是有固定的含量范围,在此含量范围内,含量不同,放热量不同,火焰蔓延速度也不相同。在火源作用下,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含量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当遇点火源时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但并非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能发生,而是有固定的含量范围,在此含量范围内,含量不同,放热量不同,火焰蔓延速度也不相同。

在混合气体中,所含可燃气体为化学计量含量时,发热量最大,稍高于化学计量含量时,火焰蔓延速度最大,燃烧最剧烈。

可燃物含量增加或减少,发热量都要减少,蔓延速度降低,当含量低于某一最低含量或高于某一最高含量时,火焰便不能蔓延,燃烧也就不能进行。

在火源作用下,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含量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

同理,使火焰蔓延的可燃物最高含量称为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

上限和下限统称为爆炸极限或燃烧极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含量称为爆炸范围,含量在爆炸范围以外,可燃物不着火,更不会爆炸。

但是在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气体含量在爆炸上限以上,若空气能补充或渗漏进去,则随时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对含量在上限以上的混合气,通常仍认为它们是危险的。

通常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用体积分数表示,可燃粉尘用mg/m3表示。例如:乙醇爆炸含量范围为4.3%~19.0%,4.3%称为爆炸下限,19.0%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越大。

通常的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的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它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某些气体即使没有空气或氧存在时,同样可以发生爆炸。例如,乙炔即使在没有氧的情况下,若被压缩到两个大气压(0.2MPa)以上,遇到火星也能引起爆炸。这种爆炸是由物质的分解引起的,称为分解爆炸。

乙炔发生分解爆炸时所需的外界能量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实验证明,若压力在1.5MPa以上,需要很少能量甚至无需能量即会发生爆炸,表明高压下的乙炔是非常危险的。

针对乙炔分解爆炸的特性,目前采用多孔物质,即把乙炔压缩溶解在多孔物质中。

除乙炔外,其他一些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气体,也有同样性质,例如乙烯、环氧乙烷、丙烯、联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