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枪是扫描电镜的电子源,其作用是产生稳定的电子束。物镜光阑除了有限制不需要电子的作用外,还具有将入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限制在相当小的张角内,以减少球差影响的作用。......
2025-09-29
对于微电网的基本结构与相关控制的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欧洲和日本。下面将简单叙述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微电网研究现状和提出的基本架构。
1.美国CERTS微电网的研究与结构
美国电力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协会(CERTS)提出的微电网设计理念主要是不采用快速电气控制、单点并网不上网、提供多样化的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等。这些突出的特点使它成为世界上微电网概念中权威性和认可度最高的一个。2025年,CERTS微电网的研究已经从仿真分析、实验研究阶段进入了现场示范运行阶段。CERTS在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建立了测试系统,并与美国电力公司合作,在俄亥俄州Columbus的Dolan技术中心建立了大规模的智能微电网平台。
图6-12展示的是CERTS提出的微电网基本结构。图中,微电网的电力网络呈现辐射状,主要由A、B、C三条馈线以及1条母线构成。微电网通过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与外部大电网相连,通过控制PCC点的状态来实现微电网的孤岛运行和并网运行。馈线A上安装有光伏电池,可向敏感负载供电;馈线B上连接有可中断负载;而馈线C上安装有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可向可调节负载供电。由图结构可知,当外界大电网出现故障停电时,微电网可通过主分离器切断与大电网的联系,进入孤岛运行的状态。孤岛运行状态下,微电网的负载全部由内部的DG承担,必要时可切除馈线B上的可中断负载,可调节馈线C上的可调节负载,实现微电网的功率平衡。当故障消除后,主分离器进行重新合闸,微电网重新恢复连接,实现与大电网的同步运行。
图6-12 CERTS微电网结构
CERTS所提出的微电网具有如下特点:
1)微电网与主网之间只有1个PCC,微电网不向主网输出电力,因而对于主网来说也是只一个普通负载,并没有给主网的管理增加多大的负担。
2)分布式电源一般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接口进行接入,采用恒功率控制、下垂控制以及电压频率控制策略,主要对当地的频率和电压变化做出反应及采取相应控制。
3)对不同负载的重要性进行了划分,将用电负载分为可中断负载、可调节负载和敏感负载等。当主网侧发生较严重的电压闪变及跌落时,可通过静态开关将可调节负载和敏感负载隔离起来,从而保证了系统在孤岛运行时局部供电的可靠性,等系统恢复后再重新与主网相连运行。
4)提供“即插即用”接口,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无须特殊工程要求。
5)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对分布式电源进行经济调度和管理。
从美国电网的现代化角度来看,提高重要负载的供电可靠性、满足用户定制的多种能源质量需求、降低成本、实现智能化,将是美国微电网的发展方向。CERTS微电网中电力电子装置与众多新能源的使用与控制,为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及稳定、控制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https://www.chuimin.cn)
2.欧洲微电网的研究现状
欧盟采用的微电网结构如图6-13所示。该结构也是通过电力电子变换装置作为分布式电源与主电网之间的接口,考虑了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的要求。欧盟对微电网进行研究的指导思想是“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即希望将尽可能多的小型分布式电源集成到配电网络中,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气排放。欧盟的微电网允许向主网输出电力,这一点与CERTS提出的微电网相比有所不同。
图6-13 欧盟微电网结构图
3.日本的微电网研究现状
日本在国内能源日益紧缺,负载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也展开了研究,其发展目标主要定位于能源供给的多样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电力需求。此外,日本学者还提出了灵活可靠性和智能能量供给系统(Flexible Reliability and Intelligent Electrical Energy Delivery System,FRIENDS),利用FACTS元件快速灵活的控制性能,实现对配电网能源结构的优化,并满足用户的多种电能质量需求。日本为此专门成立了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发展组织(NEDO)来统一协调国内高校、企业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新能源及其应用的研究。
日本采用的微电网结构如图6-14所示。日本微电网的架构允许燃气轮机等旋转发电设备直接接入到微电网同步运行。目前,日本的微电网研究集中在负载跟踪能力、电能质量监控、电力供需平衡、经济调度以及孤岛稳定运行等方面。日本的微电网采用主从控制结构,通过顶层能量管理系统统一对网内的分布式电源进行管理和调度,保证微电网的暂态功率平衡,抑制对主网的影响。另外,日本的微电网不具备欧美微电网中的“即插即用”的功能,其强调的是分布式电源类型的多样化。
图6-14 日本微电网结构图
4.我国的微电网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微电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2025年度专题课题”中已经包括微电网技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天津大学等单位也相继开始了对微电网的研究。清华大学与辽宁高科能源集团合作,在国内率先将微电网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术成果。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研究课题“分布式能源系统微型电网技术研究”获得了国家863高技术基金的资助,天津大学的研究课题“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相关基础研究”获得了国家973计划项目的资助。目前国内对微电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欧洲、美国及日本等由研究机构、制造厂商和电力公司组成的庞大研究团队相比,我国在研究力量和取得的成果上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还需要对微电网的关键技术做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促进微电网在我国的应用。
相关文章
电子枪是扫描电镜的电子源,其作用是产生稳定的电子束。物镜光阑除了有限制不需要电子的作用外,还具有将入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限制在相当小的张角内,以减少球差影响的作用。......
2025-09-29
智能产品设计包括形态设计、色彩计划设计、包装设计及与人类的交互设计等重要阶段。目前对于智能化产品设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更加注重产品视觉上的界面形态设计研究,忽略了人机交互在其中的作用。因此本书更重点讲述产品交互设计的研究现状。国内的许多院校在研究领域多数还以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为主,产品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2025-09-29
在图2-42a中,拆下面罩板可见到内部的过滤网,如图2-42b所示,再进一步拆下前盖板,即可见到室内机的基本结构,如图2-43所示。室内机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控制电路和热交换器及其所属的空气循环部件等组成的。图2-41 热泵分体式空调器控制电路原理图图2-42 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顶面结构实物图图2-43 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中的基本结构实物图1.控制电路的基本结构控制电路主要由主控板、传感器、接线板、连接导线等组成,其实物如图2-44所示。......
2025-09-29
相关技术已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研究与发展,有一些智能监测报警系统成功应用,许多理论、方法与应用可以借鉴,以下分别阐述。可见,IMZ-RS400系列智能监控软件抽象了现实中一些场合的异常模式,针对这些模式设计报警机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智能仿生研究中心研究开发的智能监控功能较IMZ-RS400系统软件又有了进步[130]。对于人的行为精确识别与理解还有待研究与开发。......
2025-09-29
为了最小化一些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启动重调度是必需的。Wu 研究用有效性和稳定性作为标准的单机重调度启发式算法。Shafaei 提出动态和随机环境的调度规则的鲁棒性。Wu 等设计了一个半在线的方法对Job-Shop 问题生成鲁棒调度, 实质是一种先预处理后调度的方法, 将离线方法的全局视角和在线调度的自适应性结合起来。目前, 关于模糊调度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模糊数的操作问题上, 包括模糊数......
2025-09-29
电网中的谐波成分不仅能危害电网本身,而且严重危害周边的电力装置。另外,谐波还能够引起电力系统局部出现并联或串联谐振,并放大谐波含量,造成电容器等元器件烧毁。3)谐波成分导致某些自动装置和继电器误动或者拒动,严重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7)谐波成分会对有功及无功计量装置的准确性造成影响。8)谐波成分引起的电磁和射频噪声会使仪器仪表失灵。......
2025-09-29
刘婧,李雅琼,卫锦萍摘要:在反恐维稳等军事行动中,作战部队面临的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弹等非对称威胁日益加剧,为此美国、以色列、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大力推进反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弹系统发展,并陆续投入实战使用。结合当前和未来的作战需求,在明确C-RAM 系统概念原理和功能特点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国外C-RAM 系统的发展现状,并深入剖析了C-RAM 系统的未来趋势。......
2025-09-29
图6-5微滤膜操作模型2.错流过滤错流过滤操作过程如图6-5所示。近年来微滤的错流操作技术发展很快,有代替死端过滤的趋势。出于膜结构和分离目的不同,超滤有三种操作模型:重过滤、间歇错流过滤和连续错流过滤。超滤膜的间歇错流操作如图6-7所示。超滤膜的连续错流操作根据组件的配置分为单级和多级两类。......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