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SMAW焊接实例:FeⅡ-2G-6/57-Fef3J

SMAW焊接实例:FeⅡ-2G-6/57-Fef3J

【摘要】:3.焊接操作焊接参数 低合金钢小管径垂直固定管的打底、盖面层焊接参数和焊接结构简图见表10-12。

考核时间为90min。

(一)焊前准备

1.焊机

选用300A以上的直流焊机,直流反接,焊前试运行,焊机运行正常;焊接电缆、焊钳、地线均接触良好,焊接电流在合适范围。

2.焊材

E5015(J507)焊条直径Φ2.5mm,焊前经350~400℃烘干1h后放在焊条保温筒中备用。

3.试件

Q345钢管、规格Φ57mm×6mm×100mm、无钝边30°V形坡口面、共6根。

4.辅助工具和量具

焊条保温筒、角向打磨机、电磨头、锉刀、样冲、画线盘、金属直尺、电焊手套、电焊面罩、防护眼镜、敲渣锤、钢丝刷、凿子、焊缝检验尺。

(二)焊前装配定位及焊接

1.准备试件

用角向打磨机和电磨头将试件坡口面及坡口外边缘、坡口内边缘10~20mm范围内的水、铁锈、油污、积渣和其他有害杂质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用锉刀或角向打磨机修磨坡口钝边使钝边尺寸在0.5~1mm间,然后在坡口边缘50mm处用画线盘画出两根与坡口边缘平行的平行线,并打上样冲眼,作为测量焊缝坡口每侧增宽的基准线,如图10-24所示。

2.试件装配、定位焊

将试件放在L40mm×40mm角钢上进行装配,按相隔管径周长的1/3位置(相差120°,与起始焊点相差120°)焊两条定位焊缝,定位焊长度为10~15mm,高不大于3mm,间隙为2.5mm定位焊两端用角向打磨机加工成陡坡状,管径圆周错边量均应不大于0.5mm,如超标应磨掉重新定位焊。定位焊的焊接材料与打底层相同,焊接电流比打底焊大10%~15%。

3.焊接操作

(1)焊接参数 低合金钢小管径垂直固定管的打底、盖面层焊接参数和焊接结构简图见表10-12。

表10-12 低合金钢小管径垂直固定管打底盖面层焊接参数和焊接结构简图

978-7-111-45490-8-Chapter10-32.jpg

(2)具体施焊技术

1)打底层的焊接。在与定位焊焊缝相隔管径周长的另一1/3位置处用划擦法引弧,待电弧引燃后用稍长电弧预热上坡口,预热时将熔化的第一、第二熔滴甩掉,待上坡口根部有“出汗”现象时,压低电弧至坡口中央根部停留1~2s,形成一个熔池和熔孔,然后作斜圆圈形上下小摆动,使电弧的1/2作用于管口内,并形成上小下大的椭圆形熔孔,施焊中,电弧击穿坡口根部钝边的顺序是先上坡口根部,后下坡口根部,电弧在上坡口根部停顿时间比下坡口根部稍长,焊接速度均匀,不挑弧,打底焊整个过程中,焊条与管切线焊接方向为75°~85°,下倾角为70°~80°,焊条角度如图10-21所示,焊条摆动方式如图10-22所示。

与定位焊缝接头操作:焊接过程中运条到定位焊缝根部时,焊条要向根部间隙位置顶送一下,当听到“噗噗”声后,将焊条快速移到定位焊缝的另一端根部预热,当端部定位焊缝有“出汗”现象时,焊条要在坡口根部间隙处向下压,听到“噗噗”声后稍做停顿,仍用原焊接手法继续焊接。

收弧:当焊条接近终端时(始焊端),焊条在终端收口处稍做停顿预热,看到有“出汗”现象时焊条要在坡口根部间隙处向下压,让电弧击穿坡口根部,听到“噗噗”声后稍做停顿,然后继续向前施焊10~15mm,填满弧坑熄弧。

更换焊条时的接头方式:有热接法和冷接法,打底层更换焊条时多选用热接法,可避免背面焊缝出现冷缩孔和未焊透;如果用冷接法,应在上一根电焊条还剩50mm左右时(即熄弧前)使熔池逐步缩小并将熔池中心引出坡口间隙应力集中处,于焊缝表面坡口下侧收弧。

热接法:在收弧处熔池尚保持红热状态时,迅速更换焊条并在收弧斜坡前10~15mm处引弧,然后将电弧拉到斜坡上运条预热,在斜坡终端最低点处压低电弧,击穿坡口根部后,稍停一下,使钝边每侧熔化1~1.5mm并形成熔孔,即可以恢复原来的操作手法继续焊接。热接法换焊条动作越快越好。

冷接法:焊缝熔池已经凝固冷却。焊接引弧前,在收弧处用角向砂轮或锉刀、锯条、气刨等修磨出斜坡,然后在斜坡前10~15mm处引弧,并运条预热斜坡,在斜坡终端最低点处压低电弧,击穿坡口根部后,稍停一下,使钝边每侧熔化1~1.5mm并形成熔孔,即可以恢复原来的操作手法继续焊接。

978-7-111-45490-8-Chapter10-33.jpg

图10-21 管子垂直固定焊条下倾角及 与管子切线方向的夹角示意

978-7-111-45490-8-Chapter10-34.jpg

图10-22 管子垂直固定打底焊焊条摆动示意

2)盖面层的焊接。盖面层焊前,应仔细清理打底层焊缝与坡口两侧母材夹角处,及焊点重叠处的焊渣,确保焊层平整,高低一致,比管表面低约1.5mm左右,并保证两侧坡口轮廓线为原始状态,以利盖面层的焊接。

盖面层有上下两条焊缝,均采用直线形运条法,焊条在焊接过程中不摆动。焊接顺序为自下而上,第一道焊接时,焊条与管切线焊接方向为70°~75°,下倾角为75°~80°,短弧焊条直线运动时使下坡口边缘熔化0.5~1mm第二道焊接时,焊条与管切线焊接方向为70°~75°,下倾角为80°~90°,短弧,如图10-23所示,与第一道焊缝重叠1/3以上,并保证上坡口边缘熔化0.5~1mm,熄弧时填满弧坑。

(三)焊缝清理

焊完试件后,切断电源,用敲渣锤、钢丝刷、凿子将焊渣、飞溅清理干净,严禁动用机动工具进行清理,保持焊缝原始状态,交考评人员检查。同时,清理场地。

978-7-111-45490-8-Chapter10-35.jpg

图10-23 管子垂直固定盖面层焊条下倾角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