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禅宗思想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禅宗思想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摘要】:禅宗思想是由多种思想历经多年,不断融合、交织、交流发展而来的。禅宗和道家的思想在一些方面是有共通之处的,如都追求超越世俗的利害得失而达到精神的自由。由道家思想到禅宗思想过渡的过程是古代美学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它体现出了古代美学不断从古典主义走向浪漫主义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实“空灵”所在,即是设计生于自然、融于自然的气韵体现。

禅宗思想是由多种思想历经多年,不断融合、交织、交流发展而来的。它蕴含着印度佛家思想以及中国老庄思想、魏晋玄学等内容,是既有完整精致的世界观价值观,又有与三观相符合的认识方法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思想和信仰。中国禅宗将“梵我合一”当作是这一宗教的世界观和指导理论,“梵我合一”指的就是:作为世界主宰的“梵”(也就是禅宗中的佛)和个体灵魂的“我”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是相一致的。

禅宗美学追求“闲”“静”“达”“远”的境界。禅宗和道家的思想在一些方面是有共通之处的,如都追求超越世俗的利害得失而达到精神的自由。但两者也有很大区别,禅宗不讲求道家所追求的那种自然无为的“道”,而是将求“心”当成是得到解脱的方法。由于禅宗主张走到主体的真正内心之中,赋予了自然以清空寂静、空灵奇幻的色彩。禅宗认为只有达到了主体内心的自觉自由,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审美艺术的最高位置。而那些浮于事物表面的现象,只是主体的内心生活的皮囊,只有依附于主体的自由,它们才能够真正地将美的意义展现出来。由道家思想到禅宗思想过渡的过程是古代美学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它体现出了古代美学不断从古典主义走向浪漫主义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禅宗美学的“简约”意味

中国台湾家具设计师林宪能曾说:“所谓名椅,是指在材质与构造上探索椅子各种可能性的大师之作。”明朝家具设计,常在造型制式上去繁就简,保留必要的结构,去除不必要的装饰,简简单单的产品功能一目了然。让人们细品设计时,又能从中不断发现细节上的精巧。这也是中国美学水墨画中的“留白”绘画手法,即虚实相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一种营造“空灵、寂静”的简练艺术语言。

(二)禅宗美学的“空灵”意境

禅学所指出的人们在通常情况下妄心、妄念的心理状态,可简易地理解为“被利欲熏心而见不到美在何处”。古诗“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通过景的描写与情的表达,使得人们在自然世界中体味到的休闲与安逸,和对恬静美好的自然景色的赞美表露出来,表现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禅心意趣。

对于设计而言,“空灵”与“简约”如此相近,但“空灵”相较“简约”更简,却又更多。“简”的是形式外在,而多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感悟。慧能大师说“心无所执,妄念不生”。设计上要体现这样一种审美心境,需创构出一个纯净清澈的心理空间,使审美主体的自由心灵与宇宙万物相契。其实“空灵”所在,即是设计生于自然、融于自然的气韵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