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代工业产品设计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代工业产品设计

【摘要】:正如《易经》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在改变。透过中国手机的设计发展,可以直观地读取到工业产品设计 “穷则变”的发展规律。“变则通”易,“通则久”难。若设计要进一步追求达到“通则久”的设计愿景,在设计变通的过程,应能找到长期吻合大众审美需求的设计切入点。如果产品设计达到这种高度,便可“通则久”。

每一个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设计师,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问题。善用传统文化,重视变通求新,变传统文化精髓为当代设计所用,是对“尊重传统”的最好诠释,中国的当代设计亦有可能重新焕发出强劲而持久的生命力。正如《易经》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在改变。“穷”是指事物在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后,进入了衰退期,并逐渐进入酝酿新生事物的发展状态,当“穷”极一时,并继续一段时间后,总会由量变引起质变。产品营销中,当产品在市场上逐渐进入衰退期时,此产品“穷”的时期到来,与之相关的设计风格,可能也一同进入慢慢脱离社会流行或风尚审美的阶段。此时不“变”,更待何时?于是,新一代的产品研发以及产品的改良更新、升级换代开始酝酿,而后,新一代的产品呼之欲出。

“变”的产生即为弃旧扬新的过程,亦是事物新陈代谢的过程。对当代设计而言,紧跟时代步伐、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的设计,才不会被消费者所淘汰。纵观中国手机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风靡大陆,“大哥大”手机也随之在大陆市场得到消费者的追崇,甚至出现了一机难求的市场状况,当时拥有一部这样的大砖头似的手机,即可充分标榜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而后的手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逐渐出现百舸争流的市场竞争状况,各种外观、各种功能、各种人群定位的手机设计推陈出新,在1998—2005年,各类手机如雨后春笋,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商务手机、智能手机等概念蜂拥而出,单就手机铃声就从简单的普通铃声快速发展成4和弦、8和弦、16和弦、24和弦、40和弦、立体声环绕等多种音效,手机屏幕也由单色、双色向彩屏发展。当手机在外观与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到百花齐放的阶段后,再从此方向发展下去,市场几近饱和,“穷则变”,手机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而逐渐转向了简洁、简约大方的设计,功能多样化、智能化,但外观却简单化、一体化,从此手机进入繁花锦簇的智能时代。前后两种风格迥然不同的手机设计流行趋势,却是真真切切地前后传承关系。透过中国手机的设计发展,可以直观地读取到工业产品设计 “穷则变”的发展规律。

“变则通”,一个成功的设计,首要的是“独创性”,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学会变通,使其跟得上人们的生活潮流,跟得上大众审美情趣,跟得上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个设计使人赏心悦目且被方便地使用,是设计成功的所在。但是,“通”肯定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久”的,产品设计的“通”可以维持多长时间,取决于社会风尚流行的变化速度。有时候,设计的风尚流行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通发展的。比如,当美国的苹果电脑推出鲜艳色彩及透明外壳后,一段时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对透明材质的使用风潮,这种风潮甚至影响到服装、鞋类、箱包产品的设计,一时间在中国夏日的大街小巷出现了一批批脚踏透明鞋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水晶鞋”),肩挎透明单肩包(“果冻包”)的爱美女性。而后随着季节的变化,随着人们美的追求变化,这种流行风尚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也同其他流行趋势一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可以说,在这种透明材质的应用正当流行的时候,“水晶鞋”“果冻包”的设计,“变而通”,是鞋类及箱包产品设计发展变通的一个成功案例,而当这种变化随着大众审美与社会风尚流行迁移后,当时的那种设计风格便逐渐不再流行,“通”而不久。

设计离不开“变”,怎样变得新颖、变得人们乐意接受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变则通”易,“通则久”难。若设计要进一步追求达到“通则久”的设计愿景,在设计变通的过程,应能找到长期吻合大众审美需求的设计切入点。但市场是变化的,消费情绪是变化的,社会风尚是变化的,在众多不断变化的因素影响下,产品设计要能符合消费者的审美情趣还要面对“风吹草动”仍能“岿然而立”,这看似矛盾,但实际上是和谐统一的。如何做?最关键是需要找到在消费市场与社会环境中“人”这一不变的因素是什么?情!也就是“情感”。参考消费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人的感情相对于感觉,持续的时间更久、更稳定。当产品设计能在消费者的情感上引起共鸣,甚至成为人的情感慰藉的时候,设计已然深入人心,产品此时对于使用者而言,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某种思念、某种象征,具备了某些对人来说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产品设计达到这种高度(即“传家宝”似的设计),便可“通则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