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髹饰录》的设计理念探析

《髹饰录》的设计理念探析

【摘要】:我国有三千多年历史的髹漆工艺,而《髹饰录》是我国古代唯一传世的漆工艺专著。此时出现的《髹饰录》,为继承传统工艺,推陈出新,提供了宝贵材料。《髹饰录》中蕴涵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漆器设计思想。髹饰既能增强车辆的防腐能力以免构件受到腐蚀,又具有区分车主人身份等级和美观车辆的功用。《髹饰录》分为“乾”“坤”两集,显然是取自《周易》的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寓意。

我国有三千多年历史的髹漆工艺,而《髹饰录》是我国古代唯一传世的漆工艺专著。由明代隆庆年间杰出的民间髹漆艺人黄成所著。因其文字较为简略,在天启年间,嘉兴著名的漆工艺人杨明逐渐增加内容和批注并作序,使其成为流传后世的完整书籍。明代是我国漆器技术达到高峰的时期,明代的漆工在百工之中也可称为一绝,当时有所谓“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的说法。此时出现的《髹饰录》,为继承传统工艺,推陈出新,提供了宝贵材料。

《髹饰录》中蕴涵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漆器设计思想。“乾集”中“利用第一”在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时,运用了很多附赞和隐喻,如“天运、日辉、月照”等,并且这些附赞都从古代各类经典中来。可以说原书的作者不仅仅是在传授漆器的设计工艺,更是在传授艺人应该具有的文化素养,表现出了作者孕育在漆器设计之中,但又超然于其外的自然大道精神。“揩法第二”中的“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向阴阳”是对漆器的有关设计方面的最高追求,其中蕴含着作者道法自然的审美理想和天人合一人文追求。

“髹饰”一词,语出《周礼·春官·巾车》:“骇卓,蔽,然,髹饰。”郑玄注云:“髹,赤多黑少之色也。”《汉书﹒赵争后传》:“殿上髹漆。”颜师古注曰:“以漆漆物谓之髹。今关东俗,器物一再著漆者,谓之捎漆。捎即髹声之转耳。”可见“髹”是一种颜色,类似鸣雀头颈部的朱褐色,又称为“雀色”,其颜色华贵而又温和。周朝时,奴隶主贵族的车骑出行,以漆髹饰巾车,可以从车饰的装饰分辨其等级。髹饰既能增强车辆的防腐能力以免构件受到腐蚀,又具有区分车主人身份等级和美观车辆的功用。“髹饰”成为形容漆艺的专有名词,指涂漆装饰方面的工艺。

《髹饰录》分为“乾”“坤”两集,显然是取自《周易》的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寓意。全书共十八章,髹具和工则在“乾集”两章中体现,“利用第一”讲到漆器制造的工具设备和材料;“揩法第二”讲到髹漆制造的工则;“坤集”的十六章中记载了关于漆器的胎骨制造以及装饰工艺的手法,属于“效法”层面的介绍。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漆器设计的三个原则,即“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