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专业能力:能认识线立体构成三维空间表现特征;能从生活中提炼、创造出线立体的视觉美感。由具备线特征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构成新的形态叫做线立体构成。......
2023-09-27
款式即服装的内、外部结构造型。款式设计包括服装外形线设计、内结构线设计、部件设计三个部分。
(1)外形线设计
服装设计的要素:款式设计
外形线就是服装的轮廓线,也称为服装廓型,其简洁、直观、明确地反映出服装外部造型的特征。外形线是服装设计的关键,服装外形线基于人体,修正或修饰着人的形体,其反映服装造型的形态特征,传达着服装形体设计的美感,其变化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和流行的风格。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字母来概括服装的基础廓型,廓型传递着服装的风格。最基本的外形线可概括为A型、H型、T型、X型、O型及S型,其中能够体现女性柔美性感特征的服装廓型是S型和X型,体现率性、刚毅、大气的服装廓型是H型、T型、V型和A型,体现自然、闲适的服装廓型为O型。
①H型外形线。H型外形也称矩形、箱型或直筒型。不夸张肩部,不收紧腰部,不扩张下摆,形成相似直筒的外形,形似字母H。H型线条简洁、流畅,在男女套装外型中常被采用,如图10.13所示。
②A型外形线。A型外形也称正三角形,上小下大,底摆张开。由迪奥首创,A型线条具有活泼、潇洒、富有青春活力的特点,也被称为年轻的外型。广泛用于大衣、连衣裙等,如图10.14所示。
③T型外形线。T型外形也称倒梯形,倒三角形。夸张肩部,收敛下摆,形成上宽下窄的效果,是具男性体态特征的外形线,形似字母T。T型线条由于对肩部的夸张,使整个线条充满大方、洒脱的气氛,如图10.15所示。
图10.13 H型服装
图10.14 A型服装
④X型外形线。X型外形是根据女性体型的自然曲线所形成的腰部收紧、肩部和底摆有造型的扩张感,以稍宽的肩部,紧收的腰部、自然的臀部形成优美曲线,因而成为女性服装的基本形,是自然美的造型风格,也称为葫芦形。这种外形易于突出身材,优美、典雅,因此在礼服中常常采用,如图10.16所示。
图10.15 T型服装
图10.16 X型服装
⑤O型外形线。O型外形又称椭圆形,一般在肩、腰、下摆等处无明显的棱角和大幅度的变化,丰满圆润、丰厚、休闲,给人以亲切柔和的自然感觉。夹克衫、运动衣、T恤衫、休闲类服装常采用这类外形,如图10.17所示。
图10.17 O型服装
通常服装廓型可以是基于人体的塑造,也可以是超出人体的塑造。基于人体的服装廓型,设计时要考虑廓型变化的几个主要部位,把人体的肩、腰、臀作为支点,进行长度维度上的变化,基于人体塑造服装廓型的核心在于修饰人体形,塑造人体形的美感。而超越人体塑造服装外形,则需要特殊材料在人体外围建立新的支撑点,在塑造夸张的廓型时,要考虑人体运动及空间因素。基于服装基础廓型,运用联合、覆盖、透叠等设计方法,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形态,组合成新廓型。
(2)服装的内结构线设计
轮廓是外形,结构是具体的服装塑造方法,任何的型需要通过结构的手段才可以实现,服装的内结构线是指服装的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内在形态的关键线条,主要包括分割线、省道线、剪接线、褶裥线等。结构线为结构所需,平面布料要塑造出所需的立体形必须有合适的结构支撑,最终以线的形式存在于服装中,故也要有装饰、美观的作用。
①省道。一块平面的布要符合人体,以满足立体形,就必须去掉多余部分,因此产生了省道。一般省道向内折隐蔽暗缝,在衣服表面只留一条暗缝线,也有有意在省道部位做装饰性线条,或是省道向外折,作为设计点并加以强调。省道从功能上说,就是为使服装达到合体的目的,尤其是表现女性人体的胸、腰、臀的厚度,收掉面料的余量,使腰肢纤细、胸腰臀曲线优美。省道的始点是人体的几个突出点:胸高点、肩点、盆骨点和臀高点,始于这几点,可呈放射状向任何方向取省道,终点可结束在肩、侧缝、腰节、领口和袖窿等处。人体各个部位的省道分别称:胸省、腰省、臀位省、后背省、腹省、肘省等,其中,胸省、腰省是女装设计最为关键的。省道在基本形式基础上通过移位、展开、拉伸、切割等手法,从而产生多种形式,在衣身上,省道可取纵向的、横向的、平直的、弯曲的以及倾斜的方向。
②分割线(开刀线、装饰线)。分割线是从结构出发,利用省道的功用及考虑装饰美,把衣裙分割、剪缉。其作用是从造型美出发,把衣服分割成几部分,然后缝制成衣以求适体美观。分割线首先是为达到丰满而优美的造型轮廓,美化起伏变化的人体曲线而产生的;公主线是女装中常见的分割线形式,但它是三个省道与分割线连用的典范,这是一种常用的垂直分割内结构线,如图10.18所示,它从肩省开始,通过胸高点连接腰省、腰腹省,直至下摆,公主线将直线、曲线结合,产生流畅的美感,是女装中的经典线条。
分割线有六种形式。如图10.19所示,垂直分割,有修长之感;水平分割,产生柔和、平衡的感觉,并加以滚边、嵌条以及缀蕾丝、缉明线等方法;斜线分割,能打破形体的呆板;曲线分割,能强化女性的柔美和曲线;不对称分割,可增加动感、个性活力。
图10.18 公主线
图10.19 分割线
③褶裥。褶裥是服装内结构线的又一重要形式,它是将布料折叠、缝制,在衣身上形成不同形状的规律或不规律排列的线条。褶裥是明折明缝,具有一定的放松度,易于人体活动;褶裥线的排列组织可以干扰视觉,以此利用视错来矫正人体体形的缺点和不足;褶裥的曲直起着积极的装饰作用,能调整服装材料潜能和格调,极大地丰富了立体空间。
图10.20 熨烫褶
图10.21 细褶和堆砌褶
图10.22 抽褶
褶裥的形式多样,有熨烫褶、细褶和堆砌褶、抽褶、自然褶等。褶裥把面料叠成有规律和方向的褶,通过整烫定型后,形成褶裥,如百褶裙。这类褶整齐、端庄、大方,因此常用于职业套装及一些较正式的服装中。
a.熨烫褶。可以选用化纤类易定型的面料,在面料的花色选用中,选择纯色的面料会更加突出熨烫褶的立体效果,如图10.20所示。
b.细褶和堆砌褶。这类褶的立体感极强,有多种变化的褶裥,在立体设计的晚装中较常见,一般采用光滑、轻柔、有光泽感的面料,手工缝扎成各种有形的立体图案和花卉。堆砌褶是对服装材料表面机理的第二次创造,这类褶裥的处理更加突出褶裥的装饰趣味和塑形变化的效果,如图10.21所示。
c.抽褶。这类褶裥用手针小针脚绗缝或缝纫机大针脚在面料上缝好后,将缝线抽紧,使面料形成抽褶,或将松紧带按穿着者觉得合适的限度拉开,缝合在面料上,使之形成天然的抽褶,抽褶线条自然活泼。抽褶在女装、童装中运用较多,如泡泡袖、灯笼裤、不同形式的荷叶边,如图10.22所示。
d.自然褶和波浪褶。利用面料经纬交错的斜度丝缕,使之产生自然的、悬垂感较强的波浪褶,如图10.23所示,服装衣片斜裁产生的自然褶自然大方。
(3)服装部件
服装部件包括衣领、门襟、衣袖、口袋、裤子等。
①衣领设计。领子是全身首先吸引人注意的服饰部位,因为最靠近面部,故它的形态及装饰都是设计的重点。领子以颈后中点、颈窝点、肩端点(肩和臂的转折点)、肩颈点,这几个关键点为基础变化,形成后宽前窄、后高前低的领部造型特点。领子的结构由领围线、领座、领面构成。领型外观式样主要取决于领围线形态、领座的高度、翻折线的结构、领轮廓线的造型、领尖的修饰、领面的宽度、领面的装饰等因素。领型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无领型领、立领、翻领和驳领。
图10.23 自然褶和波浪褶
a.无领型领。无领型领是以丰富的领围线造型为主的领型,领围线的变化基础是基本领围线。基本领围线是通过肩颈点、前后颈中点,能够满足颈围和颈部活动尺寸需要的脖子与衣身相交的一圈。在基本领围线的基础上,开口深度和宽度以及领围线形态的变化,由此产生了圆领、一字领、V领、鸡心领、方型领、船型领、U领等。各种无领型领适用于T恤、内衣、无领套装、连衣裙等。如图10.24所示,无领型领除了丰富的领围线形态变化外,也可进行装饰变化和不同的工艺处理。
b.立领。立领是以领座为主体的领子,立领大体分两类,如图10.25所示的竖直式和倾斜式,包括领口向颈部倾斜的,一般是中式立领;另外有领口向外倾斜的,还有与衣片相连的连立领,并延伸出卷领,卷领是立领中最具柔和感的领型。立领的开口除了中开、侧开,还有后开、旁开等,并且开口有长有短,领形线有方有圆、有宽有窄、有高有低,领围线也可高低深浅不同,还可以与材料结合,从保暖、舒适角度考虑。
图10.24 无领型领
图10.25 立领
c.翻领。翻领是领面向外翻摊的一种领型,有在领座上外翻领面,也有直接在领围线上外翻领面的结构。翻领设计重点部位是领面形态,这是翻领款式变化的关键,如图10.26所示。衬衫领基本造型以领座上外翻领面的翻领结构为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标准式领型,领型张开角度75°;短领式领型,领尖较短,张开角度约80°,给人平和稳定的感觉;长领式领型,领尖长而狭窄,给人简洁、干练、圆滑的感觉;扣结式领型,领子简化为仅有领座部分,领端系有小扣,给人轻松无拘束的感觉,可内衬T恤;饰针式领型,将两个领端用装饰别针固定,礼服性质;敞角式领型,领子角度在120°~180°的领子;圆领式领型,领面轮廓线是圆弧线,领型具有优雅的风格和细致柔情的一面。平领也叫摊领,是领面平摊肩背部及前胸贴身展开的领款,一般领座较低,不高于1cm,根据不同的款式需要变化领形线及领角。平领设计时,可以加领边条状边饰即领前饰。
d.驳领。驳领是一种衣领和驳头相连,并一起向外翻折的领型。它由领座、翻折形状和驳头三部分组成。驳头是指衣片上向外翻折出的部分。由于驳领的结构比较复杂,且要求驳头和翻领的前半部分平坦地帖服在左右锁骨部位,因此是领型工艺造型中最难的一部分。西装中的领型都属于驳领类,其中平驳领、枪驳领和青果领是西装中最基本的领型,如图10.27所示。
图10.26 翻领
图10.27 驳领
②门襟设计。门襟的设计与衣领的相互衬托十分重要。为了穿脱方便,领线小的衣服就必须留出开口,其开合的部位则称为门襟。门襟的长度可根据款式的需要分为半开、通半,而门襟的位置也是根据设计创意的需要分为正开、偏开、斜开、弧线开襟,以式样又可分为对襟、叠门襟、斜门襟、暗门襟等。半开襟常用于连衣裙、短袖、套头式样中,与不同衣领组合后,产生轻松效果。门襟设计上可装饰花边、扉边、加牙、缉明线等,门襟的开合可以用各式纽扣或拉链、系带、搭袢等加以固定,两襟搭在一起的重合部分叫叠门,如图10.28所示。
图10.28 叠门襟和斜门襟
③衣袖设计。衣袖设计的变化部位在袖山,袖窿、袖肥和袖口。按衣袖裁片数目可划分为单片袖、两片袖、三片袖及多片袖;按袖长分为长袖、七分袖、半袖、短袖和无袖;按袖子的形态特点可分为圆袖、泡泡袖、蝙蝠袖、灯笼袖、马蹄袖等;按服装种类可划分为大衣袖、西装袖、衬衫袖、T恤袖等。通常对于袖型的分类是按照衣袖的装接法划分的,可分为装袖、插肩袖、连袖和组合袖等。袖子的造型、结构多种多样,设计时要考虑胳膊的活动性。
a.装袖。为符合人体动作的需要,因此,根据人体肩部及手臂的结构进行自然造型,衣片和袖片分别剪裁,按照袖窿与袖山的对应进行装接缝合,缝合线一般刚好位于肩端点上。一般袖片大于袖窿弧线,才能达到装袖时的合适参数。这种袖型适用于正规服装,如西服、中山装等,如图10.29所示。
图10.29 装袖
b.插肩袖。插肩袖的袖窿较深,袖山一直连插到领围线,肩部甚至全被袖子覆盖,形成流畅舒展的结构线。插肩袖的装拼线可根据造型需要而变化,并且可以在袖山弧线和袖窿处收裥、加花边等装饰性变化。改变单一的袖山线、曲线、花形线、折线等,但要考虑肩、臂部运动需要,为了适用于较大的运动量,也可以在腋下加角或加片来满足运动服、夹克衫、大衣等的要求。
c.连袖。连袖如图10.30所示,又称中式袖、和服袖等。衣身和袖片连成一体裁制而成,呈平面形态的袖型。中式棉袄、蝙蝠袖都是采用这种袖型,但不适应手臂需太大幅度上扬的场合。
④口袋设计。根据设计需要,考虑口袋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口袋分为贴袋(图10.31)、挖袋(暗袋,衣身上开袋口,袋布在衣身下,在袋口处接缝固定)和插袋(接缝上留出的挖袋)。口袋设计多是在造型上变化。
图10.30 连袖
图10.31 贴袋
⑤裤子局部设计。
a.裆部。裆部位于臀部及两腿交叉的复杂部位,其恰当的造型要能够使双腿自由活动。
横裆与立裆的尺寸决定着裤子的外观感觉。浅裆紧身裤的前裆已经缩到7.62cm,后裆则到了臀沟以下。中规中矩的裆深为27cm,普通裤子的前裆加后裆宽为15cm。HIP-HOP式裆:根据款式需要加大裆长,这种超长的裤裆来自20世纪80年代黑人社区。
b.裤脚设计。裤脚位于全身服饰底端,它的状态体现着与脚面、地面、腿部的关系。从而影响到整个着装姿态的展示效果。裤脚处的装饰起点缀呼应的效果。
有关纺织服装概论的文章
教学目标专业能力:能认识线立体构成三维空间表现特征;能从生活中提炼、创造出线立体的视觉美感。由具备线特征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构成新的形态叫做线立体构成。......
2023-09-27
服装的设计要素中,款式、面料以及结构等因素都会对服装的舒适性和功能性造成影响,服装工效学的原理在款式设计中给予系统、科学的指导,使其所设计的服装更符合人们穿着的需求。在滑雪过程中由于滑行速度快,容易使脸部皮肤被冷风冻伤,因此在滑雪服的兜帽上一般设计有防风的护脸。滑雪服中还会有另附防风(雪)裙的设计,这是为了防止灌风和摔倒后雪从服装下部灌入。......
2023-06-21
由设计净雨过程经流域汇流计算就可求得设计洪水流量过程线。G2.3.4.1经验单位线法1.单位线的基本概念一个流域上,单位时段Δt内均匀分布单位深度的地面净雨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表径流过程线,称为单位线,如图G2.15所示。根据以上两条基本假定,就能解决多时段净雨推求单位线和由净雨推求洪水过程的问题。表G2.14某河某站1997年6月一次洪水的单位线计算表分割地下径流,求地面径流过程及地面径流深。......
2023-06-21
1.平领款式图2.平领制图规格表4-3平领的制图规格3.平领结构图3.平领结构图图4-29平领款式图图4-29平领款式图图4-30平领结构图4.平领CAD结构设计图4-30平领结构图4.平领CAD结构设计单击上的工具,新建一个工作画面。......
2023-06-22
图4.79机器人仿真工具中码垛线的布局生产系统的总体结果在规范中有定义:单位时间内工件数量[件数/min]这是计划员为自动化系统中所有站点的设计考虑的总体参数。考虑到这些需求,规划人员现在通过创建配置的粗略草图,在布局的规划过程中采取第一步。系统设计的这种布局是一个迭代过程,经常发生在提案阶段,因为所有的组件和维度只能在布局发布后设置。......
2023-06-15
尽端式避难线如图4.54 所示,避难线设在陡长坡道的下方,主要依靠逐渐升高的坡度势能来抵消失控列车的动能,迫使其停车。避难线的长度可根据区间坡度、列车总重、行车速度及制动能力等进行单独设计。图4.54尽端式避难线设置环形避难线该种避难线的形状类似于机车环形掉头线,如图4.55 所示。失控列车在避难线入口处利用惯性顶开弹簧道岔进入圆形线路转圈,依靠线路阻力抵消失控列车的动能,直至完全停车。......
2023-08-21
图7.3凸轮轮廓线设计过程确定凸轮基础轮廓线。基础轮廓必须满足上升时间为tb=tr-ts的边界条件,其中ts是光滑器的上升时间,tr=λ0tm,λ0为设计操作转速比,其一般由用户设计。利用测定好的从动件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来设计指令光滑器。在这里多项式轮廓的上升时间设置为tb。图7.4 显示了凸轮轮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跃度特性。凸轮轮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跃度曲线连续,这一特性有助于提高高速凸轮从动系统的动态性能[186]。......
2023-06-21
1.服装设计风格类别与款式造型结构不同的服装设计风格类别对应着相关的款式造型结构,形成各种设计类别大体的结构特征。如以辩证思维产生的“极限夸张法设计”、以逆向思维产生的“逆向反对法设计”、以逻辑思维产生的“引借变更法设计”、以形象思维产生的“仿生意向法设计”、以发散思维产生的“物形结合法设计”“联想拓展法设计”等,都对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设计灵感引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023-0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