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RFID应用于民航行李管理的工作流程

RFID应用于民航行李管理的工作流程

【摘要】:基于RFID的民航行李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行李被贴上电子标签,行李通过安检、分拣,进入机舱的信息提示,入舱与乘客登机的匹配及到达目地机场信息的提示。图14-11 民航业应用RFID分拣行李前后图14-12 使用RFID技术实现行李/乘客匹配

基于RFID的民航行李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行李被贴上电子标签,行李通过安检、分拣,进入机舱的信息提示,入舱与乘客登机的匹配及到达目地机场信息的提示。

1.行李贴上电子标签

当乘客托运行李时,工作人员会通过电子标签打印机打印出电子标签,并贴于行李上。其中,每个电子标签都拥有唯一的ID信息,包含诸如重量、出发地、目的地等信息,如图14-9所示。

图14-9 工作人员打印并给行李贴电子标签

2.行李通过安检

行李安检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整个旅途的人员和财产安全。在安检通道中安装RFID读写器,对每件贴有电子标签的行李进行扫描,如图14-10所示,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现行李有问题,读写器便通过计算机网络把该行李的信息发送到航空公司的安检服务器上,具有实时性和自动性。

3.行李分拣

以前,行李分拣主要靠人工识别来完成,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应用RFID技术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民航业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每个航班的行李收集口处安放RFID读写器,当贴有电子标签的行李顺次通过这些行李收集口时,读写器便读取电子标签内的信息,从而判断该行李是否为该航班,绿灯亮,判断是,工作人员便将该行李放入行李舱中;黄灯亮,判断“否”便将行李重新放回到传送带,再接受下面的分拣,如图14-11所示。

图14-10 贴有电子标签的行李 通过安检

4.行李进入机舱后,乘客收到提示信息

当行李进入乘客所在航班的行李舱后,机场信息管理系统便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告知乘客。

5.行李入机舱和乘客登机匹配

行李/乘客匹配可以确保只有登机乘客的行李才能被搭载在飞机上。目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完成:人工方式、半自动方式和全自动方式。

由于前两种方式都需人工参与,受到人为因素和条码易损等影响,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应用RFID技术,可实现行李/旅客匹配的全自动化,如图14-12所示,不仅减少了人员工作量;而且信息是通过网络公布,更加透明化。

6.行李到达目的机场信息提示

当行李到达目的机场后,读写器远距离自动扫描出舱行李电子标签,获取行李的信息,并通过机场信息平台发送给乘客,真正做到让乘客放心。

图14-11 民航业应用RFID分拣行李前后

图14-12 使用RFID技术实现行李/乘客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