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一个时代的边界与延伸思考

一个时代的边界与延伸思考

【摘要】:而巨石时代人类的宗教精神则表现出对生命永恒的祈求,体现为对死亡现象的超越,向神表明恭顺敬服的仪式,其中就包含强烈的娱神功能。虽然表现主义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艺术风格,但是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被称为“表现主义”的运动。在表现主义形成的过程中,尼采的学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表现主义的一个最典型的表现是自觉遵循内心的感觉方式。

从目前人类可以勘查到的史前先民文化遗址上,仍有大面积的巨石文化遗存,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各地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巨石崇拜遗迹。此处所讲的巨石文化,有特定的专指,这就是人类由新石器时期转入青铜时期早期这一个历史阶段。各个地方人类的文化进步并不是同步的,所以,在时间概念上就缺乏一致性,不同地域里,巨石文化之间会相距数千年的时间。

巨石时代创造的宏伟景观,大多来自石质工具与青铜工具混用时期,这里没有时间上的特定规范,不论是一万年前还是五千年前,或者说是一千年前,都有可能遗留下巨石形式建造的建筑。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文化特征是以巨石的形象出现,而且对后世的文化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足可以把其称为巨石时代。巨石时代的上限可以界定为,从石质工具与青铜工具混用时期向前推,只要出现巨石建造物,就可以归为巨石时代,或者说史前巨石时代,因为它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高峰。史前先民并没有用巨石建筑的功能性来满足人类自身实际生存的需要,在那样一个蛮荒时代,这是不可想象的。人类的巨石建造以一种超自然的伟力,象征着人类的生命和精神观念,同样难以想象的是巨石建造的精神性超越了它的实用功利性。

移动巨石蕴含着史前先民精神上的巨大意义

以我们目前的生活视角很难找到比对它的角度。粗略说来,其本质无外乎反映史前先民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并且一直在寻求证实自我价值的方法,达到他们认可的与天地神明沟通的最佳状态。审视先民的巨石文化现象,都带有十分强烈的表现意念,然而更为深刻的“哲学”意念和与此相关的内心焦虑如何排解,对巨石的“安排”就是他们认定的一个现实,用对巨大事物的征服来显示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种。

巨石建造的发展是伴随着史前先民的原始宗教观念的发生而出现的。在此之前,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巫术观念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繁殖力的渴求和面对死亡的畏缩,也反映出对自然力的恐惧。唤起内心中与生俱来的虔诚心态,这就是宗教感情的丰厚基础。而巨石时代人类的宗教精神则表现出对生命永恒的祈求,体现为对死亡现象的超越,向神表明恭顺敬服的仪式,其中就包含强烈的娱神功能。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超自然生命意识的膜拜,史前先民的巨石建造因而确立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不同形式的巨石建造所营造和渲染出的各种空间构成的艺术氛围,使之具有一种超越自然的、赋予生命永恒的感觉。远古先民借助对天然巨石的移动,赋予自我以自然力的象征,显示极强的宗教精神的神圣,用以震慑人内心中对自然伟力的惊恐和畏惧。

史前先民以超越自身能力的巨大热情,切割、搬运、打磨、垒砌石块,这是人对宇宙世界认识上的自觉行为,它和宗教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为精神观念的极端形式。把人内心积蓄的巨大能量物化得惊心动魄,形成了伟大的艺术风格。我们的这种认识,或者说是被先民艺术的强悍精神所召唤,或者说是被来自自然精神的鼓动而形成的崇高感受。

对现代艺术中各种形式的表现主义(背景链接二)的深层研究(此处泛指不以客观再现现实浮光掠影者),悉称为表现主义的都可能发现这样一种共同的现象,在他们的内心,往往把自己夸大为世界的创造者,或者使人的精神依附于更为夸张的描绘,以期建立强大的“自我”,抵消外部世界的压力。这倒并不是因为某个人的自负,而是来自此类人群敏感而脆弱的内心感受。列举艺术家们异常自命不凡的种种表现,就个体而言,是潜意识状态下人的精神对现实的孤立免于崩溃的自我调试,这是可以从心理学上找到充分论证的。史前先民在探究心灵表达时,无意中踏进了表现主义的行为模式也未可知,但是他们表达的精神更加深厚,建造起的“艺术体系”更加难以被毁坏。将现代生存状态与文化精神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艺术作品与远古创造两者交叉认知,对那个遥远的巨石文化时代的了解,对现代艺术本质的体验,或许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结果。

史前人用巨石建造的石棚

背景链接二:表现主义

挪威画家蒙克被认为是现代表现主义艺术的鼻祖
〔挪〕 蒙克《呐喊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和北欧的文学艺术流派,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诗歌小说戏剧、建筑等领域。

虽然表现主义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艺术风格,但是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被称为“表现主义”的运动。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抽象化,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广义地说,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虽然说所有的艺术品都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但是有些作品尤其强调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在社会思潮动荡的时期这样的作品表现得更为突出。16世纪的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艺术就与20世纪的表现主义作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他在美术史上被称作样式主义。在表现主义形成的过程中,尼采的学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将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是疯狂、混乱和粗野的艺术。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这两种艺术形式互不相容,又无法区分。尼采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这两种形式。表现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鲜艳的色彩、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的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

其实表现主义的一个最典型的表现是自觉遵循内心的感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