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消耗因子、食品类分配因数与膳食摄入量的实例解析

消耗因子、食品类分配因数与膳食摄入量的实例解析

【摘要】:本附录对美国FDA建议用于评估FCS的包装数据进行了汇总说明。⑤ 如文中所述,在初步预估膳食摄入量时,使用的消耗因子不能低于0.05。表2 食品类分配因数注:① 当 10%乙醇作为水性及酸性食品模拟物时,其食品类分配因数应相加。以及估计日摄入量和累计估计日摄入量。表1和表2中分别给出了聚烯烃的消耗因子和食品类分配因数。

本附录对美国FDA建议用于评估FCS的包装数据进行了汇总说明。并给出了示例,说明如何将这些数据与食品中的FCS水平相结合。

表1 消耗因子(CF)

注:① 来源于金属-聚合物涂层,造纸聚合物涂层和聚合物的消耗因子总和(0.17 +0.2 +0.4=0.8)。

② 聚烯烃0.17(高密度聚乙烯,0.006;低密度聚乙烯,0.065;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060;和聚丙烯,0.037)。

③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涂层板,报0.013;热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0.007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碳酸饮料瓶,0.082;特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0.056;结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0.0023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0.03。

④ 对于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使用消耗因子0.05。

⑤ 如文中所述,在初步预估膳食摄入量时,使用的消耗因子不能低于0.05。

表2 食品类分配因数(fT

注:① 当 10%乙醇作为水性及酸性食品模拟物时,其食品类分配因数应相加。

② 1%或更小

下面举例来说明在每日膳食中FCS浓度的计算,即:用膳食中接触食品的食品部分(%)乘以食品中FCS的平均浓度,CF×<M>。以及估计日摄入量和累计估计日摄入量。

例1:在收到的食品接触通告中描述了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新抗氧化剂(最大浓度为0.25%(质量分数))在聚烯烃接触食品中的应用。根据给美国FDA的报告,三种食品模拟物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迁移值如下:

申请人使用的溶剂体积与接触表面积的比值为10mL/in2。因此,溶液浓度基本上等于食品分布密度(假定10g食品接触1in2的表面面积)。表1和表2中分别给出了聚烯烃的消耗因子(CF)和食品类分配因数(fT)。抗氧化剂的膳食中FCS的平均浓度(M)计算如下:

M=(f含水+f酸性)(M10%乙醇)+f酒类M50%乙醇)+f多脂MMiglyol 812)=0.68(0.060mg/kg)+0.01(0.092mg/kg)+0.31(7.7mg/kg)=2.4mg/kg

每日膳食中抗氧化剂的浓度计算公式(来自拟定使用FCS中):

CF×M=0.35×2.4mg/kg=0.84mg/kg

如果没有其他规范的应用,则采用上面的值计算累计估计日摄入量(CEDI),即:

CEDI=3kg食品/人/d×0.84mg抗氧化剂/kg食品=2.5mg/人/d

例2

接下来将描述同一种抗氧化剂在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与食品接触中的扩展使用。每一种聚合物均在室温或室温以下与食品接触。迁移水平给出如下表所示。

由每项拟定使用条件所导致的每日膳食中抗氧化剂的浓度计算方法:在计算中,耐冲击性聚苯乙烯的消耗因子(CF)为0.04;而所有其他聚苯乙烯的消耗因子(CF)为0.06。

聚碳酸酯:CF×M=0.05[0.98(0.020mg/kg)+0.01(0.025mg/kg)+0.01(0.033mg/kg)]=0.001mg/kg

聚苯乙烯:CF×M=0.06[0.52(0.020mg/kg)+0.01(0.035mg/kg)+0.47(0.15mg/kg)]=0.0049mg/kg

耐冲击性聚苯乙烯:CF×M=0.04[0.86(0.020mg/kg)+0.04(0.22mg/kg)+0.10(6.2mg/kg)]=0.026mg/kg

由于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的额外使用量增加,导致每日膳食中抗氧化剂的总浓度大约为0.032mg/kg。

对估计日摄入量(EDI)的结果:

EDI=3kg食品/人/d×0.032mg抗氧化剂/kg食品=0.096mg/人/d

由于先前允许的应用(例1中估计日摄入量为2.5mg/人/d)和附加建议应用(估计日摄入量为0.1mg/人/d),累计估计日摄入量则为2.6mg/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