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管材热处理及缺陷分析

管材热处理及缺陷分析

【摘要】:管材的热处理工艺特点如下所述。管材的热处理缺陷主要包括产品的组织性能不合格、氧化、脱碳、过热、过烧、严重弯曲以及管体在加热炉内的机械擦伤等。

1.1 管材热处理

金属材料热处理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管材热处理一般采用整体热处理,通常都经过加热、保温、冷却等基本过程。

管材的热处理工艺特点如下所述。

第一道工序是加热,一种是临界点Ac1或者Ac3以下的加热;另一种是临界点Ac1或者Ac3以上的加热。第一种主要是稳定钢的组织和消除钢材的残余应力,第二种主要是将钢奥氏体化。

第二道工序是保温,目的是均匀钢材的加热温度,以得到合理的加热组织。

第三道工序是冷却,冷却过程是管材热处理的关键工序,决定了管材在冷却后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管材的冷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经常采用的冷却方式有炉冷、空冷、油冷、聚合物冷、水冷。

根据不同的管材加热温度,结合不同的钢材冷却速度,分为正火、退火、回火、淬火及其他工艺。

正火可细化奥氏体晶粒,均匀内部组织和改变残余应力状态,提高钢材的综合性能。减轻管材在变形过程中所形成的带状组织和混晶(但是不能消除因钢中的偏析和夹杂物等造成的带状组织);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碳化物,有利于球化退火;用作中碳钢及合金结构钢管材在淬火前的预处理,以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减少淬火工序所产生的管材缺陷;对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管材用以替代退火,改善管材的切削性能;也可以作为要求不高的普通管材的最终热处理。

退火分为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和消除残余应力退火。一般高碳、低合金和合金钢管材,需要通过退火降低其硬度和强度,提高塑性,消除内应力和组织不均,细化结晶组织,以利于管材的机加工或为管材的最终热处理奠定基础。

回火一般分为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和高温回火(500~650℃)或者更高的温度回火(720~760℃),提高管材的塑性和韧性;使管材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降低或者消除管材在淬火时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以及稳定管材尺寸,使管材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回火一般采用空冷,为防止钢材重新产生内应力,应该缓慢冷却;对于高温回火脆性的管材,回火后应采用快速冷却,如油冷。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奥氏体Ac3线以上30~50°C,保温一段时间后,使钢材快速冷却而得到马氏体或者贝氏体的工艺过程。钢材淬火后会产生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一般可通过回火予以消除和改善。淬火和回火结合(调质)能使钢材的综合性能得到大幅提高。其他工艺还有固溶处理和保护气体热处理等。

1.2 管材热处理缺陷

由上可见,管材热处理通常都要经过加热、保温、冷却等基本过程,这些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产品缺陷。

管材的热处理缺陷主要包括产品的组织性能不合格、氧化、脱碳、过热、过烧、严重弯曲以及管体在加热炉内的机械擦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