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家安全标准:休闲食品中的膨化食品及果冻标准

国家安全标准:休闲食品中的膨化食品及果冻标准

【摘要】:表9-13休闲食品国家安全标准1.膨化食品GB 1740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适用于预包装膨化食品。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中熟制粮食制品类的相关要求。其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有关标准要求。该项标准还规定,杯形凝胶果冻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最大长度应≥3.5 cm;其他凝胶果冻净含量应≥30 g或内容物长度≥6.0 cm。

休闲食品的国家安全标准共有4项(表9-13)。

表9-13 休闲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1.膨化食品

GB 1740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适用于预包装膨化食品。

(1)膨化食品是指以谷类、薯类、豆类、果蔬类或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组织疏松或松脆的食品。

(2)膨化是指原料受热或压差变化后使体积膨胀或组织疏松的过程。

(3)含油型膨化食品是指用食用油脂煎炸或产品中添加和/或喷洒食用油脂的膨化食品。

(4)非含油型膨化食品是指产品中不添加或不喷洒食用油脂的膨化食品。

该项标准主要对膨化食品中的水分、酸价(以脂肪计)、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设定了要求,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直接引用相关通用标准。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中熟制粮食制品类的相关要求。

膨化食品包装袋内不应放置任何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非食用物品(放入的非食用物品如有独立包装,则为非直接接触。其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有关标准要求。非食用物品上应标注“非食用”字样),但与食用方式有关且符合相关要求的餐饮具等物品除外。

2.果冻

GB 192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冻》适用于果冻。

(1)果冻是指以水、食糖等为主要原料,辅以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果蔬制品、乳及乳制品等原料,经溶胶、调配、灌装、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胶冻食品。

(2)含乳果冻是指添加乳或乳制品,且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的果冻。

该项标准主要对果冻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设定了限量要求,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等直接引用相关通用标准。未规定致病微生物限量要求。

该项标准还规定,杯形凝胶果冻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最大长度应≥3.5 cm;其他凝胶果冻净含量应≥30 g或内容物长度≥6.0 cm。凝胶果冻应在外包装和最小食用包装的醒目位置处,用白底(或黄底)红字标示警示语和食用方法,且文字高度不应小于3 mm。警示语和食用方法应采用下列方法标示“勿一口吞食;三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老人儿童须监护下食用”。

3.坚果与籽类食品

GB 1930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适用于生干和熟制的坚果与籽类食品。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

该项标准主要对坚果与籽类食品中的霉变粒、过氧化值、酸价、大肠菌群、霉菌(仅适用于烘炒工艺加工的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设定了要求,致病微生物、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食品添加剂等直接引用相关通用标准。

4.蜜饯

GB 1488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蜜饯》适用于各类蜜饯产品。蜜饯是指以果蔬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其他辅料,经糖或蜂蜜或食盐腌制(或不腌制)等工艺制成的制品,包括蜜饯类、凉果类、果脯类、话化类、果糕类和果丹类等。该项标准主要对蜜饯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设定了要求,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农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等直接引用相关通用标准。

蜜饯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附录E食品分类系统把蜜饯归为第4类中的蜜饯凉果,具体又分为蜜饯、凉果、果脯、话化、果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