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短路检查法的种类有哪些?

短路检查法的种类有哪些?

【摘要】:为此首先检查数控系统接地情况,经过全面排查发现NCK模块的接地电缆松动,系统接地不良,使得外部干扰不能有效地被屏蔽,当电磁干扰强烈时,引起系统或PLC程序运行错误,导致PLC的停止。遇到这类问题,就要根据机床工作原理和PLC的程序,逐步检查,才能确定故障原因。检查DC24V电源,输出电压大大低于24V,可见是24V供电电源不良所造成。 德国科堡S20-10FP450CNC数控龙门铣床PLC停止故障的处理。

在运用短路法时必须注意要根据不同的电路选择合适的短路方式,常用的短路方式及其适用检查项目简述如下:

1.用导线直接短路

导线直接短路方式主要适用于被短路两点直流电位相同或接近的电路,以及虽不相同但不影响判断正确性的情况。例如,检查晶体管芯片振荡器是否振荡时,可以把振荡回路或反馈网络短路,然后对比短路前后晶体管或芯片相关引脚的电压,若电压有变化,则说明振荡器能振荡。此外,这种方法也可用于快速判断小阻值退耦电阻印制导线或连接线等是否开路,检查时只要将导线短路所怀疑电阻或连线的两端即可。

2.用电容器短路

电容器短路方式除了用于判断不能直接短路振荡回路的振荡器是否启振外,更多是用来检查判断电路中自激振荡噪声或交流哼声的具体来源。检查时,用电容器从电路后级向前级逐一短路各级的输入端,当短路到哪级时自激或噪声消失,则表明故障在该级电路中或在它之前的电路中。

3.用电阻短路

电阻短路方式即用一定阻值的电阻跨接于有关电路两端,严格地讲这种方式不能叫作短路方式,只是用电阻给电路建立一种便于检查判断故障的工作状态。

这种短路方式可用来快速检查判断行场不同步、亮度不够、画面缺色等故障,以及晶体管和芯片是否失效。实际运用时,为了便于操作,一般可把短路线、电容或电阻两端连接在2个鳄鱼夹上,组成短路线夹,使用时只要用线夹夹住需短路的电路两端即可。但在印制电路板的焊点和元器件密集区域,大多不能采用此法,反之极易造成意外短路故障。

在检查自激或噪声等故障时,一般也不宜采用短路线夹,因为线夹具有分布电容电感,它会影响外界信号,同时也使短路不彻底,容易给正确判断带来困难。当然可以用尽量减少线夹连线长度来减弱这种影响,但实际上难以减至很短,所以作此类检查时,一般用电容或导线直接焊在需短路的电路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