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自上而下的层次设计方法简述

自上而下的层次设计方法简述

【摘要】:图3-13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案图3-14 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案2.自上而下的层次设计首先新建一个工程文件,再在此工程之下建立一个原理图文件,并命名为母图,如图3-15所示。接下来,要进行子图的设计,执行“Design”→“Create Sheet From Symbol”命令,出现十字光标,在子图符号“子图1”上单击,则打开图示I/O类型转换对话框,如图3-19所示。图3-19 “I/O口反向提示”对话框图3-20 新生成的子图1和子图1编辑界面完成子图1的具体元件和连接,并保存,如图3-21所示。

对于一个非常庞大的原理图,称为项目,不可能将它一次完成,也不可能将这个原理图画在一张图样之上。DXP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项目设计工作环境,可以把整个非常庞大的原理图划分为一些基本原理图,或者说划分为多个层次,这样,整个原理图就可以分层进行设计,由此产生了原理图的层次设计方法。

1.原理图层次设计方案

原理图的层次设计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用户可以将电路系统根据功能划分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下还可以根据功能再细分为若干个基本子系统。定义好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可完成整个电路图的设计。

设计时,用户可以从电路系统开始,逐级向下设计,称为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案,如图3-13所示,也可以从子系统开始,逐级向上设计,称为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案,如图3-14所示。

978-7-111-42704-9-Part02-116.jpg

图3-13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案

978-7-111-42704-9-Part02-117.jpg

图3-14 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案

2.自上而下的层次设计

首先新建一个工程文件,再在此工程之下建立一个原理图文件,并命名为母图,如图3-15所示。

978-7-111-42704-9-Part02-118.jpg

图3-15 新建母图原理图

在母图中用“Place”→“Sheet Symbol”命令放置两个框图符号,如图3-16所示。

978-7-111-42704-9-Part02-119.jpg

图3-16 新建两个框图符号

紧接着放置子图入口,使用“Place”→“Add Sheet Entry”命令,如图3-17所示。

978-7-111-42704-9-Part02-120.jpg

图3-17 添加子图入口端子

然后进行入口端子的属性设置,并可以对入口端子进行命名,以提示其作用,如图3-18所示。

978-7-111-42704-9-Part02-121.jpg

图3-18 对子图入口进行属性设置和命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电源和地的入口,要体现对接关系,VCC一个输出,一个就必须是输入,GND也一样,同一个子图的VCC和GND应该是不同的I/O类型,不可以随意设置。

接下来,要进行子图的设计,执行“Design”→“Create Sheet From Symbol”命令,出现十字光标,在子图符号“子图1”上单击,则打开图示I/O类型转换对话框,如图3-19所示。

如果单击“Yes”按钮,则生成的子图中所有入口端子将与框图符号中的设置相反,这里选择“No”按钮。这时候,在母图文件下方将会出现文件子图1,并出现一个新的原理图编辑区,在这个编辑区中,只有电源端子,如图3-20所示。

978-7-111-42704-9-Part02-122.jpg

图3-19 “I/O口反向提示”对话框

978-7-111-42704-9-Part02-123.jpg

图3-20 新生成的子图1和子图1编辑界面

完成子图1的具体元件和连接,并保存,如图3-21所示。

978-7-111-42704-9-Part02-124.jpg

图3-21 子图1的具体原理图

按同样方法可完成子图2的设计,最后执行“Project”→“Compile PCB Project”命令完成编译检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