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公宅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方案优化

周公宅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方案优化

【摘要】:本文介绍了周公宅水库拦河坝主要监测项目布置和初期监测成果。周公宅水库工程由拦河坝、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和变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坝体挠度采用垂线法监测。环境量监测包括库水位、库水温和气温监测。在16#坝段上游坝面布置水位监测孔,孔底深至142.00m高程,低于死水位147.00m,孔内安装水位计,水位计埋设高程146.00m。在12#坝段设置1个库水温度监测断面,从122.0m高程至237.0m高程共埋设9只温度计,监测水库水温。工程安全监测由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晓红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张金明###。

【摘要】本文介绍了周公宅水库拦河坝主要监测项目布置和初期监测成果。

周公宅水库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大皎溪皎口水库上游15km处,坝址位于鄞州区樟水镇周公宅村北大皎溪干流上,距宁波市区约51km,是一座供水、防洪结合发电的综合利用大(Ⅱ)型水库。

周公宅水库工程由拦河坝、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变电站等建筑物组成。拦河坝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和二道坝组成,双曲拱坝坝顶中心弧长457.3m,坝顶高程240m(吴淞,下同),最大坝高125.5m,坝顶设置3孔10m宽的泄洪闸控制泄洪,坝体内埋设两根φl.2m放空管。二道坝设于大坝下游约380m处。电站厂房为引水式地面厂房,布置于杜岙村上游350m处的右岸公路旁,距大坝约1.85km,安装两台6.3MW的水轮机组。

本工程监测设计遵守以下原则:

(1)以安全监测为主,项目选择和测点布设力求全面反映建筑物工作状况,布设的测点既有重点又兼顾全面,对互有联系的监测项目结合进行;

(2)监测断面的选择、测点布置等方面,尽量做到长期监测与施工期监测相结合,使监测成果对施工、设计、运行都起到指导作用。

根据工程等级、规程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监测项目,本工程大坝选定的主要监测项目有:坝体及拱座变形监测、坝体挠度监测、坝体坝基接缝监测、渗流监测、坝体混凝土应力应变监测、混凝土温度监测、环境量监测等。坝体监测项目按悬臂梁和水平拱系统(三梁、三拱)布置。

(1)坝体水平位移

在坝顶设置13个水平位移测点,在坝后201.50m、181.5m/152.50m三个高程共设18个水平位移标杆,坝后水平位移标杆主要用于施工期监测,在大坝下游左、右岸各设一条倒垂线,作为水平位移工作基点,蓄水初期,在左右岸倒垂线无法形成的情况下,建立施工期平面控制网,在左右岸山坡上各设置一个工作基点、二个校核基点,组成四边形控制网,坝顶、坝后水平位移用全站仪和棱镜采用边角交会法、极坐标法进行监测。

(2)坝体垂直位移

在坝顶水平位移测点旁设置垂直位移测点,在坝址区设置水准网,水准工作基点设在大坝左右岸坝头附近,左右岸各二组;基准点布置在上坝公路的山体一侧,按一等水准要求测量,水准线路上的水准点由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测点组成。

(3)拱座岩体变形监测

在220.00m、175.00m、130.00m高程的拱圈拱座处,布置6支基岩变位计,监测拱座的变形。

坝体挠度采用垂线法监测。

在河床中部的溢流坝段闸墩内设一正倒垂线组,正垂线分3段设置,第1段正垂线PL5悬挂在坝顶240.00m处,在200.00m、180.00m高程各设一垂线监测点,油桶设在180.00m高程廊道内;第2段正垂线PL4悬挂在180.00m高程处,在151.00m、120.00m高程廊道内各设一垂线监测点,油桶设在120.00m高程廊道内;倒垂线IP3浮体组装置设在灌浆廊道中与正垂线衔接,并设垂线监测点。

在左右1/4拱处各设置一组正倒垂线组,正垂线分2段设置,第1段正垂线(PL3、PL7)悬挂在坝顶240.00m高程处,在200.00m高程设一垂线监测点,油桶设在200.00m廊道内;第2段正垂线(PL2、PL6)悬挂在200.00m高程处,在180.00m高程和基础灌浆廊道内各设一垂线监测点,油桶设在基础灌浆廊道内;倒垂线(IP2、IP4)浮体组装置设在基础灌浆廊道中与正垂线衔接,并在基础灌浆廊道内设监测点。

在左右岸各设置一组正倒垂线组IP1、PL1、IP5、PL8,正倒垂线在200.00m高程基础廊道内衔接,正倒垂线测点均布置在200.00高程基础廊道内。

垂线布置与坝顶部分水平测点布置位置一致。

垂线布置图见图1。

图1 垂线布置图###。

(1)坝体横缝监测

为施工期接缝灌浆需要以及了解坝体横缝在灌浆处理后的结合情况,在2#、4#、6#、8#、10#、12#、14#、16#、18#、20#横缝上、下游侧205.00m、190.00m、175.00m、160.00mJ45.00m J30.00m高程埋设测缝计,共布置测缝计94支,测缝计布置在各高程距离上下游侧混凝土面1.0m处。

(2)坝基接缝监测

在5#、7#、11#、12#、13#、16#、18#坝段的上游坝踵处,各布置1支测缝计监测大坝混凝土与基岩的胶接情况。

在7#、12#、16#坝段拉应力较大部位布置8组五向应变计组,在每组应变计组旁设置1支无应力计。

在7#、12#、16#坝段布置混凝土温度监测断面,按网格状布置,同一高程温度计等间距布置,205.00m以上每一高程布置2支温度计,布置在距离上下游侧混凝土坝面1.0m处;205.00m以下每一高程布置3支温度计,上下游侧温度计布置在距混凝土坝面1.0m处,中间1支温度计布置在坝段中部,共布置118支温度计。

渗流监测包括坝基扬压力、渗流量和绕坝渗流。

(1)坝基扬压力监测

在5#~19#坝段的基础廊道内每个坝段布置1个测压管,测压管孔深至建基面下1m。

(2)渗流量监测

在排水沟渗水汇入集水井前,在集水井左右侧排水沟内各设1个量水堰,分别监测坝左、坝右段的渗流量,并据此计算坝基总渗流量。

(3)排水洞渗漏量监测

在左右岸200m、146m高程排水洞排水沟出口处各设置1个量水堰。

(3)绕坝渗流监测

在大坝左、右岸山体中各布置5个绕坝渗流监测孔,监测两岸坝肩山体的渗流分布情况,钻孔孔径为1l0mm,孔深钻至原地下水位线以下3m~5m。

左岸边坡布置7个、右岸边坡上布置5个表面位移测点,采用交会法监测边坡位移。

环境量监测包括库水位、库水温和气温监测。

(I)库水位监测。

在16#坝段上游坝面布置水位监测孔,孔底深至142.00m高程,低于死水位147.00m,孔内安装水位计,水位计埋设高程146.00m。

(2)库水温监测。

在12#坝段设置1个库水温度监测断面,从122.0m高程至237.0m高程共埋设9只温度计,监测水库水温。

(3)气温监测。

在大坝左岸较空旷的地方设置了气温观测站,观测坝区气温。

工程安全监测由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实施,目前已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了仪器埋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监测成果。

岸坡4#坝段和22#坝段处垂线由于受施工因素影响,测值波动较大,无法对其过程线进行分析,拱冠梁部位垂线资料规律较好,蓄水后,各高程位移随着库水位升高,变形呈慢慢增大的趋势,截至2007年3月28日,拱冠梁180.0m高程处径向最大位移为向下游14.76mm。

基岩变位计测值蓄水前和蓄水后比较,变化较小,最大变化量0.3mm,蓄水后基本呈受压状态。

坝基测缝计蓄水前后测值变化小于0.1mm,基本处于受压状态,16#坝段134.0m高程测缝计呈受拉状态,最大测值为受拉1.068mm。

横缝测缝计,蓄水前和接缝灌浆前,实测接缝宽度大多在2mm~4mm,均大于0.5mm,满足灌浆前张开度的要求,封拱灌浆施工过程中,全程同步对坝体横缝进行了监测,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各方报告,通过采取施工措施,确保了灌浆工作的顺利进行,封拱灌浆前后的测缝计测值表明,封拱灌浆结束后的横缝开度一般在±0.1 mm~±0.3mm范围内变化。

混凝土温度监测资料对指导、监督大坝土建承包人温控工作的正常进行,及时采取冷却措施,有效削减混凝土最高温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温度测值变化规律来看,混凝土入仓浇筑后,立即有一个明显的快速温升过程,一般在2~3天时间,混凝土温度达到最高值,最大温升一般约为15℃~18℃左右。

从五向应变计的实测结果来看,多数应变计随着库水位上升,温度上升,混凝土压应变增加,拉应变减小。

从坝基测压管的监测资料来看,大部分测压管测值变化不大,只有12#坝段的UP7测压管水位较高,2007年4月28日库水位为217.14m,UP7测压管水位为159.07m,扬压力系数为0.402。蓄水初期,部分测压管附近排水孔有析出物,2007年5月后,析出物逐渐减少。

绕坝渗流孔测值变化不大。

安全监测设计兼顾了监测施工期安全、检测施工质量、监测运行期工程安全、验证设计等项功能,从施工、首次蓄水、运行期全过程考虑设置监测项目,相互兼顾,做到一个项目多种用途,在不同时期能反映出不同重点,明确了各时段的监测目的。经过施工期的实施,证明对工程安全施工达到了设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