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压榨辊偏置偏心距的优化设计方案

压榨辊偏置偏心距的优化设计方案

【摘要】:图4-90 压榨辊的偏置偏心距的目的:湿纸先接触上辊,赶走空气,逐渐增加上辊对湿纸和毛毯的压力,避免引起压花断头。(六)斜三辊双压区复合压榨三辊双压区压榨见图4-94所示。图4-95 三辊双压区紧凑复合压榨①真空吸引辊兼做第一压辊的斜列式三辊双压区。

(一)普通平辊正压榨

平辊正压榨除脱水之外,能提高纸页正面的平滑度。

1.上辊为石辊,下辊为胶辊

(1)花岗石上辊

优点:表面平滑并具有微小的孔隙,孔中存有空气能减小湿纸的黏附力,使湿纸易剥离。

缺点:成本高、不耐撞击。

(2)人造石上辊

其辊体为空心铸铁辊,辊面包有橡胶与石英砂混合胶层。

(3)下辊为包胶铸铁辊

包胶目的:有弹性,促进湿纸均匀脱水,减少湿纸压溃。

补偿下辊中高误差。胶辊的橡胶硬度为80~90度(肖氏硬度)。

(4)下辊为真空辊

真空下辊的辊体由铸钢制造,表面包覆25~40mm厚的胶层,钻孔孔径4~4.5mm,真空室宽度大致为100~150mm,操作真空度一般为60~70kPa。

2.偏心距

如图4-90(a)所示,普通平辊压榨的上压辊稍微偏向进纸一边,偏心距是指上下两辊的中垂线之间的距离。

图4-90 压榨辊的偏置

偏心距的目的:湿纸先接触上辊,赶走空气,逐渐增加上辊对湿纸和毛毯的压力,避免引起压花断头。

如图4-90(b)所示,真空压榨辊上下辊之间向纸页出口方向有50~60mm的偏心距,湿纸页和毛毯在通过真空压榨时,把真空室封闭,以使真空辊首先起部分脱水作用,再利用压榨与真空结合的方法脱水。

(二)反压榨

①湿纸进入压榨的方向与纸机运行方向相反,如图4-91所示。

②上辊是石辊,下辊是胶辊。

③反压榨能提高纸张反面的平滑度和减少纸的两面差。

(三)光泽压榨

①是压榨部最后一道压榨,上压辊为包胶辊[硬度85~95度(肖氏硬度)],下压辊是表面光滑的包铜辊,上下辊之间无偏心距,湿纸页不用毛毯传递,直接进入压榨。如图4-92所示。

图4-91 反压榨

图4-92 光泽压榨

②光泽压榨没有脱水作用,其设置主要是消除网痕和毯痕,提高纸的平滑度与光泽度;由于纸的平滑度提高,使纸页在干燥部可以紧密贴在烘缸表面,提高干燥效率,节省蒸汽用量及减少烘缸的数目。

(四)挤水压榨(毛毯洗涤压榨)

①必要性:在生产过程中,毛毯易被细小纤维、填料等堵塞。使毛毯吸水和透水能力变差。

②先用喷水管或洗毯器清洗毛毯,再由挤水压榨将毛毯压到一定干度,再去引纸或进入一压脱水。

③挤水压榨多呈水平或倾斜式排列,线压为15~25kN/m。

(五)引纸压榨

又称转移压榨,见图4-93。

①作用:将湿纸页从引纸毛毯转移到压榨毛毯上,减少压榨部的断头。

②上辊为平压辊或沟纹压辊,下辊为真空压辊。

③线压为14.6~24.5kN/m。真空度29.4~39.2kPa。

④适用于真空引纸的中、高速纸机。

(六)斜三辊双压区复合压榨

三辊双压区压榨见图4-94所示。

①第一个为真空辊,第二个为石辊,第三个为沟纹辊,三个压辊呈倾斜排列。

②压榨过程:第一压区真空压榨脱水,第二压区沟纹压榨脱水。

③适用于车速450~900m/min范围内,生产新闻纸、厚纸和牛皮纸的纸机。

图4-93 引纸压榨

图4-94 三辊双压区压榨

(七)三辊双压区紧凑复合压榨

三辊双压区紧凑复合压榨见图4-95所示。

图4-95 三辊双压区紧凑复合压榨

①真空吸引辊兼做第一压辊的斜列式三辊双压区。

②特点:真空吸引辊内有两个真空室,湿纸页从剥离下来后是贴在毛毯上转入第一压区。

③适用于定量较大的纸张的高速纸机和定量小的纸张的超高速纸机。

(八)四辊三压区复合压榨

四辊三压区复合压榨见图4-96所示。

①能提高压榨部的脱水效率和进烘缸部纸的干度;

②压榨部的损纸易于处理;

③由于湿纸是对称地脱水,减小了纸的两面差;

④缩短了纸机压榨部的长度;

⑤纸的断头少,车速高;

⑥对定量不同的纸都能在高速下将湿纸幅引到压榨部。

(九)五辊四压区压榨

图4-97为五辊四压区压榨,第三压区为靴型压,是瑞典Braviken新闻纸厂PM53号纸机,生产42~45g/m2新闻纸,70%脱墨浆、30%TMP,最大车速为1830m/min。

图4-96 四辊三压区复合压榨

1—真空伏辊 2—真空吸引辊 3—真空压辊4,6—沟纹辊 5—平压辊7,8—光泽压辊 9,10—烘缸

图4-97 五辊四压区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