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支架预压技术及其应用

支架预压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支架预压的目的是检验支架的安全性及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支架预拱度值的大小主要考虑:支架承重后引起的弹性变形值、梁设计给定的预应力和自重引起的变形值、梁设计要求的拱度值。预压完成后移除荷载、拆除模板,根据预压结果得出设置预拱度有关的数值,据此对理论计算数值进行修正,以确定更适合的预拱度,重新放样,调整立杆高度。

支架预压的目的是检验支架的安全性及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支架预拱度值的大小主要考虑:支架承重后引起的弹性变形值、梁设计给定的预应力和自重引起的变形值、梁设计要求的拱度值。

在支架搭设完成后要对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应模拟现场总体荷载,即混凝土自重、施工人员及机具重量、模板及支架重量等的总和。在铺设完梁底模后,用堆放重物或吊挂水箱对支架、模板分节段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梁体自重的120%。施加张拉力预压是在相应支架地面打地锚,然后利用预应力束对其施加同等重量的预拉力。施加张拉力预压施工简单,适合起吊重物困难和重物材料不足的情况,但也有缺点,就是施加力较集中,不能有效地反映梁体重力分布。

预压加载:支架搭设好后,铺设底模,进行预加载试压,以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减小和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确保混凝土梁的浇筑质量。加载时按设计要求分级进行,加载顺序为从支座向跨中依次进行。满载后分别量测各级荷载下支架的变形值,然后再逐级卸载。当支架的沉降量偏差较大时,要及时对支架进行调整。

预压观测: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预压之前应测量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按顺桥向布置。在预压前需要对底模平面控制点的高程观测一次,在加载50%和120%后均要复测各控制点高程,在预压的过程中平均每两个小时观测一次,观测至沉降稳定为止。加载100%预压荷载并持荷24 h 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高程,如果加载120%后所测数据与持荷24 h 后所测数据相比变化很小的时候,说明支架已经基本沉降到位,可卸载;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支架沉降到位方可卸载。

卸载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高程,以便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载后高程减去持荷后所测高程),用总沉降量(即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来调整现浇梁段底模高程。预压完成后移除荷载、拆除模板,根据预压结果得出设置预拱度有关的数值,据此对理论计算数值进行修正,以确定更适合的预拱度,重新放样,调整立杆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