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PLC输入输出的滞后现象优化方法

PLC输入输出的滞后现象优化方法

【摘要】:PLC以循环扫描的方式工作,从PLC的输入端信号发生变化到PLC输出端对该输入变化做出反应,需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PLC输入/输出响应滞后。但是PLC的扫描周期一般为几十毫秒,对于一般的工业设备不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即使在某个扫描周期干扰侵入并造成输出值错误,由于扫描周期时间远远小于执行器的机电时间常数,因此当它还没有来得及使执行器发生错误的动作,下一个扫描周期正确的输出就会将其纠正,使PLC的可靠性显得更高。

PLC以循环扫描的方式工作,从PLC的输入端信号发生变化到PLC输出端对该输入变化做出反应,需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PLC输入/输出响应滞后。扫描周期越长,滞后现象就越严重。但是PLC的扫描周期一般为几十毫秒,对于一般的工业设备(状态变化的时间约为数秒以上)不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滞后现象可起到滤波的作用。对慢速控制系统来说,滞后现象反而增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这是因为输入采样阶段仅在输入刷新阶段进行,PLC在一个工作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外设隔离的,而工业现场的干扰常常是脉冲、短时间的,因此误动作将大大减小。即使在某个扫描周期干扰侵入并造成输出值错误,由于扫描周期时间远远小于执行器的机电时间常数,因此当它还没有来得及使执行器发生错误的动作,下一个扫描周期正确的输出就会将其纠正,使PLC的可靠性显得更高。

对于控制时间要求较严格、响应速度要求较快的系统,必须考虑滞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设计中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尽量缩短扫描周期。例如,选择高速CPU提高扫描速度,采用中断方式处理高速的任务请求,选择快速响应模块、高速计数模块等。对于用户来说,要提高编程能力,尽可能优化程序。例如,选择分支或跳转程序等,都可以减少用户程序执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