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九五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成就

九五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成就

【摘要】:“九五”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规模最大的时期。“九五”期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突飞猛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规模显著扩大,以大江大河堤防加固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明显加快。全国共有236座城市达到国家防洪标准,达标城市由“九五”初的31%提高到37%;有80多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恢复兴利库容58亿m3。

“九五”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规模最大的时期。1998年大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作出了全面部署,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投资,全国共完成水利基建投资2716亿元,是“八五”的4倍,有力地保证了各项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九五”期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突飞猛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规模显著扩大,以大江大河堤防加固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明显加快。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黄河小浪底和万家寨、湖南江垭、新疆乌鲁瓦提、广东飞来峡、辽宁观音阁和白山、四川大桥、西藏满拉、河北桃林口等25座重点江河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已竣工投入运用。加固新修江河堤防约1.8万km。全国共有236座城市达到国家防洪标准,达标城市由“九五”初的31%提高到37%;有80多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恢复兴利库容58亿m3。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河湖清淤疏浚,完成土方工程约8000万m3;加强了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综合治理,使各大江河防洪体系得到进一步改善,综合防洪能力明显提高。

“九五”期间建设的水利基础设施,为抗御1998年“三江”大水、减轻1999年长江太湖洪水威胁、缓解2000年北方干旱缺水,起到了极其显著的作用。据统计,在抗御1998年大水中,全国共有1335座大中型水库参与拦洪削峰,拦蓄洪量532亿m3,减免农田受灾面积228万km2,减免受灾人口2737万人,避免200余座城市进水。1999年太湖发生了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太湖流域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了太湖周边地区的防洪安全,防洪减灾效益90多亿元。2000年,在我国发生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中,水利工程极大地减轻了干旱损失,如及时组织实施了引黄济津、塔里木河、黑河等应急调水,有效地缓解受益地区严重缺水局面,确保了工农业正常生产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