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例分析:评价具优质太阳能资源的区域

实例分析:评价具优质太阳能资源的区域

【摘要】:本章在2.5.4节的实例分析中已经对该地区的太阳能进行了评价,该地区的太阳能属于二级水平,是太阳能资源优质的地区。近十年,雷电天气平均每年发生次数9~20次,沙尘暴平均每年发生3~8次,冰雹发生2次左右。甲地区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4.2℃。

太阳能热发电站选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选址过程中,要尽量考虑经济、安全及环保等各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天文、地理等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经济、政策等社会因素,同时还要满足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涉及的内容非常多,非常复杂。这里以我国西部某太阳能槽式热发电站为例,从而让读者能体会如何综合考虑太阳能热发电站选址的因素。

从总体上说,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年日照小时数在2800h以上,属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区。在我国西部沙漠、戈壁滩,太阳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太阳能热发电使广大的沙漠、戈壁滩变废为宝,可以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地太阳光热资源丰富,对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开发、建设和推广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为应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大量的能源开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明显,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不断破坏,而利用太阳能热发电能有效遏制温室效应和泛滥的沙尘暴灾害,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节能减排的目标。本章在2.5.4节的实例分析中已经对该地区的太阳能进行了评价,该地区的太阳能属于二级水平,是太阳能资源优质的地区。同时,以上结论也经过了DNI测试站的检验。

该地区在选址时有三个候选地址,分别在这三个地区(下称甲地区、乙地区和丙地区)安装了三套气象观测系统,并分别安装了DNI测试站,以验证该地的太阳能品质是否可以满足热发电站的要求。为了得到准确、有效的年发电量计算结果,至少需要一整年的数据测量,从而把一年的所有季节都包括在内。检测结果见表4-8。

表4-8 三地DNI实测结果(kW·h/m2

978-7-111-39898-1-Chapter05-34.jpg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地都属于资源最丰富或者资源很丰富的地区。但是,仅甲地区太阳能年辐射值大于1900KW·h/m2。接下来通过调研将分别阐述并比较各方面的因素,从而确定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地址。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防地震

太阳能热发电站需要太阳能资源的可靠性,同时需要有足够的场地容纳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各个设备,同时也要考虑地形地貌,考虑是否适合建造太阳能热发电站或者如何从工程上采取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和地震给热发电站带来的损失。三地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见表4-9。

表4-9 三地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978-7-111-39898-1-Chapter05-35.jpg

从上面的表可以看出甲地区条件最好,其次是乙地区,最次是丙地区,靠近黄河,由于河岸侧渗,地下水位距离地面很浅,基础施工成本高。

2.气候条件

分析气候条件可以确定该地的气候类型,并结合历史气候资料,了解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与程度,可以进一步判断太阳能资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可以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减小灾害对太阳能热发电站的破坏。三地的气候条件汇总在表4-10中。

表4-10 三地气候条件汇总

978-7-111-39898-1-Chapter05-36.jpg

(续)

978-7-111-39898-1-Chapter05-37.jpg

以上为三地常规的气候情况,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各地的极端天气。

甲地区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4.2℃。年平均降雹日数2天,冰雹直径常见为5mm,最大年降雹日数为6天。沙尘暴年平均发生次数为18天。历史上发生沙尘暴最多为98天,发生在1969年。

乙地区极端最高气温为39.5℃,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8.6℃。最少年降水量为132mm,最大风速为24m/s,最大积雪深度为39cm。无霜期年平均为135天。无霜期一般为140~150天。最大冻土深度为146cm。

丙地区最大连续降雨雪天数为8天,积雪深度为17cm。近十年,雷电天气平均每年发生次数9~20次,沙尘暴平均每年发生3~8次,冰雹发生2次左右。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三处厂址接近,乙地区属于沙漠腹地,沙尘暴发生概率较高。

3.水文条件

分析水文条件可以综合考虑供水、水质、防洪防涝等条件,以确保热发电站安全、经济的运行。

内陆地区需要调研地表水和地下水,甲地区、丙地区的主要地表水为黄河,乌审旗南部有无定河、纳林河、海流图河、白河等4条较大的河流,这三处厂址均属于地表水少、地下水严格控制的地区。三地都属于干旱地区,甲地区海拔比黄河高110m,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洪涝灾害;乙地区处鄂尔多斯盆地内部的高台地位置,历史上从未发生洪涝灾害;丙地区与黄河毗邻,地势较低,需要考虑防洪设计。

供水条件不仅与水源情况有关,还与当地的政策和供水设施有关。甲地区的水源地位于甲地区镇自来水源井,水质优良、充足,当地自来水厂可以满足厂区的供水;乙地区属于缺水地区,需要进行供水工程改造;丙地区毗邻黄河,水源地水量可以满足热发电站要求,但该地也是落实供水最困难的地区。

4.交通、电网及其他条件

建造热发电站需要有一定的交通支持,同时所发出的电量需要经过电网输送。由于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当太阳能资源不能满足发电要求时,需要其他能源的支持。

三地的交通、电网、备用能源等条件汇总到表4-11中。

表4-11 三地的交通、电网、备用能源条件

978-7-111-39898-1-Chapter05-38.jpg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甲地区和乙地区的交通条件相当,甲地区略好一些,丙地区较差,因为黄河浮桥运输受到局限。天然气供应方面,乙地区因为距离气田近,条件最好,可以使用管道供气,其次是甲地区,丙地区供气条件一般。入网条件方面,甲地区条件最好,其次是乙地区,最次是丙地区。

限于篇幅,本书仅对比了较为重要的几个方面,综合其他方面的因素,甲地区优于其他两个地区,所以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选择在甲地区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