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图像内插实验:利用不同内插器对下取样图像进行重构测试

图像内插实验:利用不同内插器对下取样图像进行重构测试

【摘要】:利用上面介绍的16种内插器即理想、最近邻域、双线性、三次B样条、立方卷积、小波、全相位Ⅰ型,全相位Ⅱ型(共9种)对3幅2∶1下取样图像进行重构实验,其中全相位Ⅱ型除了行列方向使用一维模板分别进行内插恢复外,又可以设计二维模板直接内插重构,因此对应的内插方式共有27种。图8-30 测试图像及谱分布以woman.bmp为例,画出各种内插结果图,其中全相位Ⅱ型只画出了双窗结果。

利用上面介绍的16种内插器即理想、最近邻域、双线性、三次B样条、立方卷积、小波、全相位Ⅰ型,全相位Ⅱ型(共9种)对3幅2∶1下取样图像进行重构实验,其中全相位Ⅱ型除了行列方向使用一维模板分别进行内插恢复外,又可以设计二维模板直接内插重构,因此对应的内插方式共有27种。实验路线图如图8-29所示。

978-7-111-48233-8-Chapter08-137.jpg

图8-29 内插实验流程

测试使用的3种图像及谱图如图8-30所示。

978-7-111-48233-8-Chapter08-138.jpg

图8-30 测试图像及谱分布

以woman.bmp为例,画出各种内插结果图(见图8-31),其中全相位Ⅱ型只画出了双窗结果。

978-7-111-48233-8-Chapter08-139.jpg

图8-31 12种内插器重构图像

设计得到的3种二维加窗模板(只列出双窗时结果)如下:

978-7-111-48233-8-Chapter08-140.jpg

978-7-111-48233-8-Chapter08-141.jpg

上面三种模板的时频图如图8-32所示。

978-7-111-48233-8-Chapter08-142.jpg

图8-32 ap2d内插核时频图

各种算法重构得到的PSNR对比结果如表8-1,表8-2所示。

8-1 传统方法内插

978-7-111-48233-8-Chapter08-143.jpg

8-2 全相位方法内插

978-7-111-48233-8-Chapter08-144.jpg

对比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3种图像中具有丰富低频成分的rice.png重构效果最好,而高频成分较多的test.png效果最差;采用DWT和DCT的二维全相位内插效果基本高出传统方法(小波除外)至少3dB;在一维方面,效果基本与双线性内插和三次B样条效果相当。需要指出的是,全相位模板内插效果与窗函数的选择有关,上面实验中全部采用三角窗,如果根据图像谱分布情况来自适应选择窗函数以达到优化内插效果的目的,性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实现上述实验结果的MATLAB代码如下:

978-7-111-48233-8-Chapter08-145.jpg

978-7-111-48233-8-Chapter08-146.jpg

978-7-111-48233-8-Chapter08-147.jpg

978-7-111-48233-8-Chapter08-1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