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介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介

【摘要】: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负责铸造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及ISO对应于国内的技术归口管理工作,具有技术权威性。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①负责制定铸造专业领域标准体系,提出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2009年开始,加强了标准的宣贯工作。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负责铸造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及ISO对应于国内的技术归口管理工作,具有技术权威性。秘书处挂靠在沈阳铸造研究所。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铸钢、铸铁、铸造有色合金、造型材料、压力铸造、熔模精铸、通用基础与工艺、检测器具8个分技术委员会。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宗旨:提高铸件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铸造标准化水平,完善铸造标准化工作,拓宽铸造标准化工作领域,参与和推进铸造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①负责制定铸造专业领域标准体系,提出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②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信息化部批准的立项计划,组织铸造专业技术领域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审查、报批和复审工作。③负责组织铸造专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贯与咨询服务工作。④承担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铸钢件(ISO/TC17/SC11)、铸铁和生铁(ISO/TC25)等技术委员会的国内对口标准化工作。包括对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国际标准草案(DIS)、委员会草案(CD)、工作草案(WD)等标准文件的投票。正式国际标准文件的翻译、采标等,审查我国提案和国际标准的中文译稿,提出对外开展标准化技术交流活动建议等。组织委员参加ISO/TC25和ISO/TC17/SC11组织召开的各项国际标准会议。⑤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铸造行业实际情况,提出技术措施和建议。⑥承担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办理的与铸造标准化有关的其他工作。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组织制修订了铸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42项,特别是2007年以后,加快了新标准的立项,旧标准的修订工作,共新制修订标准56项。每年有10余项新制定或修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为铸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标准的生命在于实施,标准的宣贯是标准实施的重要步骤。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2009年开始,加强了标准的宣贯工作。新制修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解读文章陆续在《铸造》杂志上刊登。同时,随着“首届中国铸造标准质量论坛”的成功召开,通过论坛形式对铸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宣贯工作也已拉开了序幕,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通过对新制修订标准的解读、专家答疑、新技术的交流、企业在执行新标准过程中的经验介绍,使得各企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标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宣传标准对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重要影响,充分发挥铸造标委会的组织作用,调动各企事业单位积极提出新的铸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积极参与铸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共同为我国从铸造大国走向铸造强国而努力!第五届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

主任委员:娄延春

副主任委员:王其红 马顺龙 刘启平 葛晨光

委员:卜伟 尹绍奎 王进兴 王泽华 王新节 卢定全 边勇俊 李卫 李远才

李峰军 邹卫 陈定良 南海 洪晓先 祝建勋 郝立昌 徐贵宝 常移迁

黄列群 熊鹰 翟启杰 谢华生 董显明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秘书长:葛晨光

副秘书长:张寅 王玉杰

电话/传真:024-25644943024-25852311-395

E-mail:zy@foundryworld.com,wyj@foundrywor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