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河道在自然条件下长期不断的调整,河道总体冲淤达到相对平衡,反映在基本河槽年际冲淤交替,没有出现抬升或下切的趋势。荆江和洞庭湖关系的调整引起城陵矶至武汉河段发生较大幅度的冲淤变化。综上所述,江湖关系的调整导致下荆江下泄水沙量相对加大,而洞庭湖入汇的水沙量虽相对减小,含沙量却持续减小,因此城陵矶以下河道曾一度发生淤积,但1985年以后螺山站含沙量无增大趋势,该河段亦无继续淤积抬高趋势。......
2023-06-23
14.6.2.1 坝区河势变化规律
水利枢纽建成后,受枢纽泄水建筑物布置和水库调度运行及泥沙冲淤的影响,坝区河段河势将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变化。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南津关峡谷内的主流走向没有改变,出峡后因靠右岸的深槽的控制作用减弱,加之泄水闸位于葛洲坝江心洲的原址上,主流线左移,正对三江泄水闸。
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后,原有部分山嘴节点控制河势的作用消失,深槽与礁滩逐渐被淤平,沿岸泥沙淤积物形成新的河床边界,坝上游河段整体河势朝平顺微弯方向发展;由于溢流坝位于原河床深槽,其上游来流受左岸偏岩子、太平溪和九岭山岸线的控导作用,近坝段形成左向弯道,随着深泓线逐步左移,蛋子石以下边滩相应淤长。试验研究表明,枢纽运用76年,汛期主流线及深泓线距上游防淤隔流堤头约300m (如图14-23所示)。
14.6.2.2 坝区河段泥沙淤积规律
水利枢纽建成后,坝区上游河段总体表现为淤积,但由于水库运行方式和坝区河段河道形态不同,局部也可能有冲淤变化。如葛洲坝水利枢纽运用后,坝区上游河段1981年4月~1991年11月共淤积1560万m3,此后变化不大,其中南津关峡谷段总体为淤积,但年际间仍有冲淤交替变化。
图14-23 三峡水利枢纽坝区上游段的主流线变化
试验研究表明,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后,坝区上游河段发生淤积,淤积速率在枢纽开始运用至54年间最大,以后淤积缓慢。横断面淤积过程表现为,枢纽运用开始至54年间,原河床深槽淤积相对最多,枢纽运用32年时已基本淤平,此后全断面继续淤积,形成新的深槽(如图14-24所示),枢纽运用54年后,淤积速率和断面调整幅度减小;淤积过程中横断面形态包括宽度和深度等特征值均相应调整变化,尤其是近坝的宽谷段,重新塑造出适应坝区来水来沙条件和枢纽调度运用方式的相对平衡断面,其边界均为淤积物组成(潘庆燊等,2003;陈济生等,1997)。
图14-24 三峡枢纽坝区上游段典型横断面变化
有关泥沙研究进展的文章
长江中下游河道在自然条件下长期不断的调整,河道总体冲淤达到相对平衡,反映在基本河槽年际冲淤交替,没有出现抬升或下切的趋势。荆江和洞庭湖关系的调整引起城陵矶至武汉河段发生较大幅度的冲淤变化。综上所述,江湖关系的调整导致下荆江下泄水沙量相对加大,而洞庭湖入汇的水沙量虽相对减小,含沙量却持续减小,因此城陵矶以下河道曾一度发生淤积,但1985年以后螺山站含沙量无增大趋势,该河段亦无继续淤积抬高趋势。......
2023-06-23
图8.2-1三峡水库各研究方案不同区间下泄流量年平均出现天数泥沙冲淤影响计算采用第5章一维非恒定流不平衡输沙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成果。表8.2-5三峡水库泥沙冲淤计算方案8.2.3.1 水库泥沙淤积影响不同汛限水位方案运用50年,水库淤积量计算结果见表8.2-6和图8.2-2。......
2023-06-21
表8.3-6三峡水库运用50年时不同提前蓄水方案计算干流有效库容损失8.3.3.2 出库泥沙影响表8.3-7为三峡水库运用不同时期各提前蓄水方案的出库沙量。此外,由8.2.3节可知,目前三峡水库出库泥沙在长江中下游河道输沙中已基本属于冲泻质,三峡水库出库泥沙减少将直接减少沿程相应输沙量,但对沿程河道冲刷影响不大。......
2023-06-21
图14.25葛洲坝坝区河段示意图14.5.4.1对水力条件的影响水库蓄水后,坝区水力条件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水面比降变缓、流速减小。图14.261998年、2005年庙河断面流量—输沙率关系图14.5.4.3对泥沙冲淤特性的影响进入水库的洪水过程一般是非恒定流,使坝前流量、含沙量等发生变化,对坝区河段泥沙冲淤变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023-08-23
为保证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行,研究建坝后坝区河段水流泥沙运动和河道演变趋势,制订坝区河势规划,并与枢纽建筑物布置相协调,控制河床冲淤部位和河势,是十分必要的。坝区河势规划是确定枢纽总体布置的依据。图14-21葛洲坝水利枢纽布置图葛洲坝枢纽运行20年的经验证明,研究枢纽所在河段建坝前后的河势变化规律,制定正确的坝区河势规划,据此进行枢纽总体布置,才能充分发挥枢纽的综合效益。......
2023-06-23
三峡坝区泥沙粒径较细,而且细泥沙淤积后粘结力作用很显著,要选择能同时满足泥沙沉降相似和起动相似的模型沙具有一定的难度。模型相似比尺情况包括:1.模型的水流运动相似比尺公式重力相似:式中:λV为水流速度比尺;λL为模型的几何比尺,清华大学三峡坝区泥沙模型λL=180。清华大学三峡坝区模型的主要比尺数值如下:......
2023-06-22
游荡型河道是多沙河流最基本的形态之一。最近,作者利用已建立的全动床、不恒定、不平衡和不均匀的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游荡河道的产生和变化进行了初步的计算研究。并且,在河道变化过程中,游荡河流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得到展现。在天然河道演变中,控制节点通常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023-0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