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河道冲淤相对平衡,个别河段冲淤幅度较大

河道冲淤相对平衡,个别河段冲淤幅度较大

【摘要】:长江中下游河道在自然条件下长期不断的调整,河道总体冲淤达到相对平衡,反映在基本河槽年际冲淤交替,没有出现抬升或下切的趋势。荆江和洞庭湖关系的调整引起城陵矶至武汉河段发生较大幅度的冲淤变化。综上所述,江湖关系的调整导致下荆江下泄水沙量相对加大,而洞庭湖入汇的水沙量虽相对减小,含沙量却持续减小,因此城陵矶以下河道曾一度发生淤积,但1985年以后螺山站含沙量无增大趋势,该河段亦无继续淤积抬高趋势。

长江中下游河道在自然条件下长期不断的调整,河道总体冲淤达到相对平衡,反映在基本河槽年际冲淤交替,没有出现抬升或下切的趋势。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下荆江人工裁弯工程的实施和自然裁弯,20世纪70年代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河段发生较长时期和较长距离的河床冲刷和同流量的水位相应降低,城陵矶至武汉河段则在一段时期内发生淤积。

导致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河床冲刷的因素有3个:一是下荆江人工和自然裁弯引起裁弯段上游水面比降加大,发生自下而上发展的溯源冲刷;二是随着三口(松滋口、太平口和藕池口)分流能力的逐步减小,荆江过流量相应增加,河床过水断面冲刷扩大;三是葛洲坝水利枢纽运用后,通过枢纽下泄的卵石和沙质推移质明显减少,导致枢纽下游河道发生自上而下发展的长距离冲刷。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宜昌至枝城段河床明显冲刷自20世纪70年代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末;裁弯段及其上游的枝城至碾子湾河段,河床明显冲刷自20世纪60年代末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末;裁弯段下游的洪山头至城陵矶河床明显冲刷则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荆江和洞庭湖关系的调整引起城陵矶至武汉河段发生较大幅度的冲淤变化。下荆江裁弯后,三口分流分沙量减小幅度加大,进入荆江的水沙量相对增大,城陵矶以下螺山站的水量不变,而沙量则相对增加,20世纪70年代以来含沙量有所加大,城陵矶以下河道发生一定的淤积。从较好反映基本河槽冲淤的历年枯季1~3月螺山、龙口和汉口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城陵矶至武汉河段基本河槽有淤积抬高,且淤积沿程递减,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淤积趋势已基本消失。监利、螺山、城陵矶 (七里山)等站历年累计径流量与输沙量关系和历年的年平均含沙量变化过程说明 (如图14-16和图14-17所示),螺山站1973~1985年水沙比例发生变化,含沙量加大,1985年以后又恢复原有状况。城陵矶(七里山)近20年来水沙关系持续调整,主要是由于三口和湘、资、沅、澧四水入湖沙量均逐年减少,城陵矶处洞庭湖出流的含沙量呈减小趋势。综上所述,江湖关系的调整导致下荆江下泄水沙量相对加大,而洞庭湖入汇的水沙量虽相对减小,含沙量却持续减小,因此城陵矶以下河道曾一度发生淤积,但1985年以后螺山站含沙量无增大趋势,该河段亦无继续淤积抬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