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河流沿岸地貌总体稳定,但局部变化显著

河流沿岸地貌总体稳定,但局部变化显著

【摘要】:近50年来长江中下游两岸逐步实施以控制河势和保护堤防与城镇安全为主要目标的护岸工程,全河段总体河势保持相对稳定,未发生长河段的深泓线大幅度摆动,但局部河段的河势仍不断调整,有的河段河势变化还相当剧烈。除上述主支汊易位的汊道外,其余汊道段的主汊和支汊分流比和局部河势虽有变化,但汊道段总体河势和主支汊地位没有改变。

近50年来长江中下游两岸逐步实施以控制河势和保护堤防与城镇安全为主要目标的护岸工程,全河段总体河势保持相对稳定,未发生长河段的深泓线大幅度摆动,但局部河段的河势仍不断调整,有的河段河势变化还相当剧烈。

下荆江是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最剧烈的河段。近50年来,经历两次自然裁弯(1949年碾子湾和1972年沙滩子自然裁弯)、两次人工裁弯(1967年中洲子和1969年上车湾人工裁弯)、两次弯道分汊段的主、支汊易位 (监利乌龟洲汊道1972年和1995年主、支汊易位)和两次较大撇弯切滩(20世纪60年代碾子湾下游黄家拐撇弯和1994年石首河弯撇弯)所引起的河势调整(如图14-15所示)。1983年开始实施下荆江河势控制工程,以及随后实施八姓洲弯道七弓岭和石首弯道北门口等处的护岸工程,下荆江总体河势已得到基本控制。

图14-15 碾子湾自然裁弯后河道变化图

长江中下游的汊道段具有主支汊兴衰交替周期较长的特点,加上近50年来大力实施控制河势和抑制崩岸的护岸工程,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总体河势基本得到控制,近50年来发生主、支汊原位交替的仅有武汉河段天兴洲汊道;发生主支汊摆动交替的汊道段有下荆江监利河段的乌龟洲、陆溪口、团风汊道等3处。主支汊易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汊道上游顺直段较长,主流发生摆动所致,如天兴洲汊道。除上述主支汊易位的汊道外,其余汊道段的主汊和支汊分流比和局部河势虽有变化,但汊道段总体河势和主支汊地位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