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2.1库区泥沙运动规律及输沙特性小浪底库区模型试验过程显示,洪水进入水库的壅水段之后,由于沿程水深的不断增加,其流速及含沙量分布从明流状态逐渐变化,水流最大流速由接近水面向库底转移,当水流流速减小到一定值时,浑水开始下潜并且沿库底向前运行。......
2025-09-29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1~3年的运用方式研究。水沙条件选用了分别代表丰水丰沙及枯水枯沙等4个不同的水沙系列,并经过拟定的小浪底水库两种运用方案的调节后,进入下游的水沙过程。小浪底水库两种运用方案分别为调控流量运用方式(方案一)及逐步抬高方式(方案二)。通过不同水沙条件黄河下游计算结果,分析水库不同水沙条件及调度方案的减淤作用,进而为优化水库运用方式提供依据。
13.5.3.1 2025年+1978~2025年系列
采用2025年+1978~2025年共3年的水沙过程,计算结果分别代表水库运用初期1~3年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见图13-32及表13-11),在小浪底运用初期,全下游河道均产生冲刷,冲刷过程自上而下发展,冲刷量有沿程衰减的趋势,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计算结果从定性上与相应河段模型试验结果一致,定量上略有差别。对比方案一及方案二的计算结果,可看出小浪底水库不同的调节方式在下游河道上的不同反应。方案一与方案二相比,前者水库调节幅度大,出库沙量略小,对下游河道的冲刷效果略强,减淤量自然大于后者。
表13-11 小浪底水库不同运用方式黄河下游冲淤量(单位:亿m3)
13.5.3.2 1978~2025年等3个水沙系列计算结果(https://www.chuimin.cn)
表13-12给出了不同系列小浪底水库不同运用方式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各河段冲淤量计算结果。在小浪底运用初期1~3 年内,水库下泄沙量很少,且大部分为小于0.025mm 的细颗粒泥沙。水沙条件的改变在黄河下游河道的表现为改淤积为冲刷。从冲刷量在时空上的分布来看,冲刷过程自上而下发展,冲刷量沿程衰减,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由水库同一调节方式而不同水沙系列计算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冲刷量主要与来水量成正比。在同一水沙系列中,调控流量方案冲刷量略大于逐步抬高方案。
图13-32 水库运用初期1~3年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
从3个系列现状方案水沙量统计表13-12中可以看出,相对而言,1978~2025年系列水、沙量均较大;1985~2025年系列水量居中而沙量最小;1991~2025年系列水量最小但沙量居中。小浪底水库调节后,出库沙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大于0.025m 的中、粗沙大部分被拦截在库区。
表13-12 不同系列各方案出库流量
相关文章
13.4.2.1库区泥沙运动规律及输沙特性小浪底库区模型试验过程显示,洪水进入水库的壅水段之后,由于沿程水深的不断增加,其流速及含沙量分布从明流状态逐渐变化,水流最大流速由接近水面向库底转移,当水流流速减小到一定值时,浑水开始下潜并且沿库底向前运行。......
2025-09-29
图13-24异重流潜入位置变化过程表13-7水库运用初期1~5年库区输沙计算结果图13-24异重流潜入位置变化过程表13-7水库运用初期1~5年库区输沙计算结果在相同的水沙条件及边界条件下进行的小浪底库区实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距坝67km 以下库段总淤积量为29.44 亿m3,若淤积物干容重γ0=1.15t/m3,则淤积量为33.8亿t。......
2025-09-29
图12-9流域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框图流域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采用多目标规划法,其优化配置模型目前宜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根据流域水沙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原理,联合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泥沙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结合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数学方法,构造综合目标函数,深入研究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各种方式,确定配置约束条件,建立流域水沙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数学模型。......
2025-09-29
10.4.2.4沉降系数确定图10-16航道疏浚深度与悬沙沉降系数的关系在悬沙不平衡输沙方程和河床变形方程式中,沉降系数α 对河床冲淤强度有较大影响。......
2025-09-29
卷取机跑偏EPC控制系统的工作目的就是要保证钢带卷齐的精度。按照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设计手册中的介绍,钢带卷取时,钢带位移的偏移xi存在一个跑偏频率ωp,只有当EPC系统的频宽ωb大于ωp时,系统才能及时纠偏,这样才能保证卷齐精度。然而,该参数的范围太大,据此进行的设计不够准确,为此,又实测了机组的跑偏频率ωp和纠偏速度vp。......
2025-09-29
简单的尼迈亚模型是一种经验公式类型的电弧数学模型,按图8-1所示,断路器开断过程可分成4个过程,它们是1)瞬动电磁铁动作过程;2)电弧停滞过程;3)电弧运动过程;4)电弧进入电弧栅片熄灭过程。经过停滞阶段后,电弧开始运动,迅速从动触头转移到导弧板,并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向栅片运动,计算这一阶段的电弧电压Uarc需要建立电弧动态数字模型,这里介绍尼迈亚模型,它由L.Niemeyer博士于1984年提出[1]。......
2025-09-29
在接收端,将收到的预测误差的码字解码后再与预测值相加,得到当前像素值。在视频编码中,根据预测像素选取的位置不同,预测编码可分为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两种。在帧内预测编码时,选取的预测像素位于要编码像素同一帧的相邻位置;而帧间预测编码时,则选取时间上相邻的像素进行预测。......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