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模型试验结果的优化

模型试验结果的优化

【摘要】:13.4.2.1库区泥沙运动规律及输沙特性小浪底库区模型试验过程显示,洪水进入水库的壅水段之后,由于沿程水深的不断增加,其流速及含沙量分布从明流状态逐渐变化,水流最大流速由接近水面向库底转移,当水流流速减小到一定值时,浑水开始下潜并且沿库底向前运行。

13.4.2.1 库区泥沙运动规律及输沙特性

小浪底库区模型试验过程显示,洪水进入水库的壅水段之后,由于沿程水深的不断增加,其流速及含沙量分布从明流状态逐渐变化,水流最大流速由接近水面向库底转移,当水流流速减小到一定值时,浑水开始下潜并且沿库底向前运行。

异重流的潜入点一般位于淤积三角洲顶点下游的前坡段,随着三角洲顶点向坝前推近,潜入位置不断下移。异重流输移距离由60km 以上减小至2.54km。历年排沙比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水库运用第一年汛期排沙比为13.4%,至第5年增大至46.5%。

13.4.2.2 库区淤积形态及过程

模型试验结果显示,挟沙水流进入水库回水末端后处于超饱和状态,较粗泥沙很快落淤形成三角洲淤积体。三角洲前坡段水深陡增,流速骤减,水流挟沙力急剧下降,水流处于超饱和状态,大量泥沙在此落淤使三角洲不断向下游推进,由图13-18可以看出三角洲逐年向坝前推进的过程。

图13-18 历年汛末平均河槽纵剖面

淤积三角洲的顶坡段,形成位置较为稳定的河槽,且随流量大小有所展宽或缩窄。在三角洲前坡段及坝前淤积段,河床基本上为平淤。如图13-19所示,距坝约14km 处的HH10断面,在水库运用1~3 年期间淤积面基本为平行抬升,自第4年开始,淤积三角洲推进至该断面在三角洲洲面上形成了滩槽。

支流淤积泥沙主要来自干流倒灌。若支流位于干流异重流潜入点下游,则干流异重流沿河底倒灌支流,干支流交汇处及支流纵剖面较为平坦,见图13-20 (a)。若支流位于三角洲顶坡段,则可看到暴露于水面以上的拦门沙坎。支流的拦门沙顶部与干流淤积面衔接,向内形成倒坡。拦沙坎高程随干流淤积面的抬高而逐步抬升,图13-20(b)。

图13-19 库区HH10断面淤积过程

13.4.2.3 洪水期河床调整

图13-21为试验过程中洪水前后横断面变化状况,反映了洪水对河床的调整作用。该断面位于淤积三角洲洲面,洪水过程中为明流输沙。涨水时水流漫滩,之后水流逐渐归槽,并可维持在河槽中运行,说明河槽过流能力增加。对比洪水前后河道横断面形态可以看出,洪水过后,河槽冲刷下切,滩地淤积抬升,滩槽高差加大。

13.4.2.4 降水冲刷试验

图13-20 库区支流淤积纵剖面

图13-21 洪水前后河床变化

该试验模拟水库拦沙初期结束后,遇较大的洪水过程,水库迅速下降运用水位时库区的冲刷状况。库区降水冲刷试验之淤积三角洲基本推进至坝前,大部分河段有滩槽之分,河槽及滩地纵剖面比降一般为1.7‱~2‱。坝前水位在230m 的基础上日降水位5m,5 日下降25~205m,冲刷24天之后,水位再下降5~200m。冲刷历时为34 天,平均入库流量为4040m3/s,平均入库含沙量为37.5kg/m3

试验结果表明,在坝前至距坝约10km 的范围内河槽强烈冲刷,滩面滑塌,并逐步向上游发展。距坝10km 以上至45km 的范围内,在河槽主要表现为溯源冲刷,局部形成跌水并不断向上游发展。随着主槽下切,两岸处于饱和状态的淤积物失去稳定,在重力及渗透水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主槽内滑塌。由于该河段淤积物颗粒较细,沉积历时相对较长,因此具有一定的抗冲性,自下而上发展较慢。冲刷发展至45km 以上,其表现形式为主槽溯源冲刷,滩地坍塌。由于河槽淤积物较粗,有粘性的细颗粒含量少,而使冲刷发展相对较快。支流沟口淤积物随着干流淤积面的降低出现滑塌,进而引起支流内蓄水下泄,水沙俱下,加速了支流淤积物下排。降水冲刷后河床纵横剖面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支流拦门沙坎已不存在,河口段纵剖面改淤积时倒坡为顺坡,见图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