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与侵蚀动力学分析

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与侵蚀动力学分析

【摘要】:南方红壤区主要分布在赣南赣江上游、广东东部山地丘陵区等地。根据对广东东江流域实地考察,和对广东惠阳上杨试验站、江西兴国县塘背河小流域的植被—侵蚀动力学模拟,发现这一带植被破坏后可以快速修复。从图上看该区是全国各植被—侵蚀动力学分区中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一个区。目前广东省及江西省整体上都位于良性的C 区,且距离C 区与D 区的分界线较远。图7-34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侵蚀状态图

南方红壤区主要分布在赣南赣江上游、广东东部山地丘陵区等地。此外还有福建和广西,因为缺少这两省的资料,本章结果不应用于这两省。根据对广东东江流域实地考察,和对广东惠阳上杨试验站、江西兴国县塘背河小流域的植被—侵蚀动力学模拟,发现这一带植被破坏后可以快速修复。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植被类型为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雨林。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台地,土壤为红壤。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植被曾遭到严重破坏,山地丘陵基岩裸露,土壤侵蚀以发生在花岗岩风化物上的面蚀和沟蚀为主,其次为发生在紫色砂页风化物和第四纪红粘土上的侵蚀。此外,鳞片状侵蚀、崩岗侵蚀也较常见(唐克丽等,2004)。后经大面积高强度治理,植被得到了较大恢复,侵蚀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条件明显改善。经计算,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侵蚀参数取值范围大致如下:

该区参数取值特点是a值相当大,为全国各区最大的一个,表明该区植被具有很大的生态弹性,c值较大,b值小于其他分区,f 值较大。用以上参数值做出植被—侵蚀状态图,如图7-34,其特点是C 区很大,为全国各区之冠,A 区小于全国各分区。从图上看该区是全国各植被—侵蚀动力学分区中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一个区。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遭到破坏后,可以通过治理人工诱导,加快植被演替过程,缩短植被演替时间几十年。下节将讨论这种过程。目前广东省及江西省整体上都位于良性的C 区,且距离C 区与D 区的分界线较远。即使受到较强的植被破坏,仍可以保持在C 区,迅速修复。但是局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侵蚀剧烈,已经脱离C 区,必须通过治理才能改善和修复。该区应以防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和开发林业资源,以防止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控制人为增加侵蚀的发生。

图7-34 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侵蚀状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