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华北土石山区植被与侵蚀动力学分析

华北土石山区植被与侵蚀动力学分析

【摘要】:图7-33华北土石山区植被—侵蚀状态图本区参数取值的特点是a 值较小,仅大于黄土高原地区,c 值较大,b 值很小,为各分区中最小,f 值较小。目前北京市和河北省都位于过渡区D 区,且距离D 区和C 区的分界线很近,表明该区植被—侵蚀状况正向良性状态发展。因此,本地区防治措施应以防护为主,防止人为破坏植被和增加侵蚀,加强封山育林及植树造林措施,提高植被覆盖度,并在局部侵蚀严重地区附以工程措施。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特点为山地丘陵环抱平原、高山—低山—谷地—平原呈梯级状分布,山地基岩以砂页岩、石灰岩为主,部分山地丘陵上覆薄层粗骨土,地面多出露强烈风化剥蚀的碎屑石砾,坡度陡峻,土层浅薄,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暴雨,形成各种形式的强烈的水蚀,乃至发生灾害性的泥石流 (唐克丽等,2004)。本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北部等省市。

本区典型小流域有北京西山地区、北京门头沟区苇甸沟、怀柔庄户沟、天津蓟县黄土梁子等小流域。经计算,该区植被—侵蚀动力学参数取值为:

图7-33 华北土石山区植被—侵蚀状态图

本区参数取值的特点是a 值较小,仅大于黄土高原地区,c 值较大,b 值很小,为各分区中最小,f 值较小。图7-33给出了该区的植被侵蚀状态图,其特点是A 区和C 区都较小,过渡区D 区很大,其中C 区仅比黄土高原各分区和长江上中游高寒湿润区略大,A 区则小于以上各分区。过渡区较大说明在较大范围内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目前北京市和河北省都位于过渡区D 区,且距离D 区和C 区的分界线很近,表明该区植被—侵蚀状况正向良性状态发展。只要现阶段加强防护措施,防止植被破坏,制止人为增加侵蚀事件,则一段时期后将进入植被自动发育,侵蚀逐渐减小的良性循环状态,适当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够加快这一进程。由于本区整体上侵蚀不强,工程措施控制侵蚀只适于局部侵蚀较严重的地区。因此,本地区防治措施应以防护为主,防止人为破坏植被和增加侵蚀,加强封山育林及植树造林措施,提高植被覆盖度,并在局部侵蚀严重地区附以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