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主要探讨该地区植被由次生裸地至形成较稳定次生林阶段植被演替过程。人工造林能够明显加快植被恢复发育和演替的过程。......
2023-06-22
从动力学上划分,生态应力还可以分为致死应力和损伤应力。致死应力定义为直接导致植物死亡的应力,如火山暴发、森林火灾、伐木等。泥石流和滑坡某些情况下也是致死应力。损伤应力定义为仅仅导致植被活力降低的应力。干旱、污染、放牧、病虫害、风灾和洪灾等都是损伤应力。干旱是最重要的损伤应力,如果持续干旱,植被活力会极度下降,甚至降为零。在损伤应力作用下,植物会改变自身以适应恶化的环境。如果损伤应力很强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植物死亡,植被活力减为零。如果在植被死亡之前,生态应力消失,植被活力可能很快恢复。即使原有植被在致死生态应力或者损伤生态应力的长期作用下破坏殆尽,一旦应力消除,植被仍然可以慢慢修复。植被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称为“生态弹性”。植被自我修复得愈快,生态弹性愈高。植被恢复的速度或生态弹性依赖于植被的结构、气候、和土壤(Wang et al.,2006)。
有些例子中,植被在非常严酷的生态条件下,在没有外加应力情况下,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发育形成。这类植被的生态弹性很低或是零。任何强应力(损伤或致死应力)都会导致植被死亡。这样的植被称作脆弱植被。例如冰川区森林,一旦遭遇森林火灾将难以恢复。由于气温低、降雨少,中国青藏高原的草场发育经历了很长时间。由于人们滥采药材(草本植物的根),部分草原已经遭到破坏。即使外界应力减弱或消失,植被也很难恢复。又如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毛乌素沙漠,人们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种植草和灌木,如图7-3(a)所示。在沙漠种植灌木并不难,但要使其在风沙中存活下来并不容易。图7-3 (b)显示了人们如何保护灌木抵抗大风。经过几十年努力,沙丘上培育出灌木和草皮,在沙漠表层形成了结皮,可以抵抗风蚀。但这种植被是脆弱植被。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这些植被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再恢复。结皮在人和牲畜践踏下极易破坏,沙丘一旦重新流动,沙漠植被会毁于一旦。
植被修复要经历植被演替过程。有两种与河流管理有关的植被演替过程,一是流域中由于土地利用的改变或者各种生态应力导致植被完全破坏后植被的重新发育过程;二是植被逐渐占领河中新生岛屿或者河岸新生陆地的演化过程。前者一般从地衣和苔藓类等低等植物,到强阳生草本植物,再到阳生草灌混合植被,再到乔灌草混合植被。后者一般从承受较高淹没频率的草本植物,逐渐演变为多年生灌木和乔木,同时伴随着岛屿或陆地的升高和增长。在自然条件下,植被演替过程要经过几十年到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图7-3 脆弱植被的保护
(a)黄土高原北部的毛乌素沙漠,人们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种植草和灌木;(b)保护灌木抵抗大风
有关泥沙研究进展的文章
城市水安全关键问题诊断的研究对象是城市低安全及单项薄弱的小流域单元。通过对城市水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的威胁强度或维护治理能力所处的安全情况判断,即“压力”或“响应”的安全情况,以确定导致小流域处于低安全或单项薄弱类别的关键问题所在。③在某个指标组内,小流域单元的三级指标安全得分小于临界标准值的指标数量过半,将其确定为该小流域关键问题所在,即低安全及单项薄弱小流域修复的重点领域。......
2023-09-22
植被在发育过程中常常承受各种生态应力的作用。侵蚀是最重要的自然生态应力,而人类活动对植被产生各种非自然生态应力。但是有的生态应力又是再生与恢复的动力。例如,交替出现的洪水和干旱使得滨河植被种群改变自身的生命周期以适应洪水的发生。另外一种明显扰动植被的人为生态应力就是农业。以上各种生态应力都导致植被的破坏或者损伤,因而都是负应力。但是根据生态应力的定义,植树造林以及一些相关活动也是一种生态应力。......
2023-06-22
生态恢复的概念是一个宏观范畴,涉及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涉及多学科交叉。同年,ABER和Jordan提出了“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相关概念包括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改建和生态改良。他们认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造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基础,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生物圈的自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人工改造、恢复、改善、重建,维护和管理受损的生态系统,使其原有的生态恢复。......
2023-06-25
根据美国于1972年颁布的《水污染控制修正法》,河流生态功能恢复的目标是恢复和保持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完整性。完整性是指河流的自然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良好状态。Norris等人认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取决于社会系统的判断,应考虑人类的福利需求。[11]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不是实现绝对生态,而是通过建设生态河流来恢复河流的健康生活,平衡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城市河流生态修复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
2023-06-25
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技术分类廖文根、王越博等从人类作用程度方向进行思考,认为城市水系统修复技术可分为生物/生态治理技术和生态水利工程技术两个方面。本书基于城市水系统的组成和城市水安全评价的类别划分,根据修复技术的作用,对现有的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梳理、总结,分为城市水资源修复技术、城市水环境修复技术、城市水灾害修复技术、城市水生态修复技术四类。表5-3城市水环境修复技术手段续表......
2023-09-22
当前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项“城市双修”工作,但关于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通过中国知网搜索主题词“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和“城市水体生态修复”,共计153篇论文。多数水系统生态修复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灾害某一方面或是单一河流、某类水系本身的修复研究上,缺乏从城市整体层面、自然与社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闵忠荣等人以南昌水系连通为例探索了城市水生态修复方法。......
2023-09-22
根据《襄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选取已规划但仍未建设完成且大于10公顷的公园,建设雨水花园,保证每个小流域内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水涵养区,使各个小流域的蓄水能力都有所提高。图5-12襄阳市中心城区水资源绿色蓄水设施建设规划图优化提升空间遵循经济原则,维护保障空间凭借本身的水资源安全优势,仅需对小流域内主干水系采取植被补植措施,以巩固其安全水平。......
2023-09-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