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明渠水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

明渠水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

【摘要】:将前文的颗粒相模型应用到二维明渠恒定均匀流,考察模型在明渠水流中的适用性。表3-3Einstein和Chien和Wang和Qian部分试验组次的流动条件为了模拟上述明槽水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应用前文的颗粒相动量方程式、能量方程式和本构关系式、式,液相紊动与颗粒作用关系采用式和式。考虑到表3-3中各组次的C0.1不超过10%,为计算方便,忽略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中的碰撞应力、脉动能碰撞传导通量。

将前文的颗粒相模型应用到二维明渠恒定均匀流,考察模型在明渠水流中的适用性。选择颗粒相参数条件变化较大的Einstein和Chien (1955)、Wang和Qian (1989)的水槽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试验都使用了天然沙,颗粒粒径分别为1.3mm、0.94mm、0.274mm 和0.15mm,0.1H (H 为水深)处的体积比浓度C0.1为0.14%~9.10% (含沙量3.71~241kg/m3)。表3-3给出0.1H 处体积比浓度大于1.0%的试验组次的流动条件。其中,Re*=u*dpf为沙粒雷诺数,u*为剪切流速。

各组次下的Δ 和C0.1/Δ 也列于表3-3。由表可见,在0.1H 处,各个组次的C0.1/Δ 都大于0.1,并有5个组次的C0.1/Δ 大于1。因此,在该水深处,颗粒的碰撞效应不可以忽略;并且,相近的流动条件下,粗颗粒的C0.1/Δ 要显著大于细颗粒的相应值,粗颗粒的碰撞效应更加明显。

表3-3 Einstein和Chien(1955)和Wang和Qian(1989)部分试验组次的流动条件

为了模拟上述明槽水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应用前文的颗粒相动量方程式(3-143)、能量方程式(3-144)和本构关系式(3-159)、式(3-160),液相紊动与颗粒作用关系采用式(3-173)和式(3-174)。考虑到表3-3中各组次的C0.1不超过10%,为计算方便,忽略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中的碰撞应力、脉动能碰撞传导通量。那么,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分别简化为式(3-190)和式(3-191)。本构关系中的各参数也简化为:

由式(3-215)~式 (3-218)可见,虽然忽略了颗粒相碰撞应力和脉动能碰撞传导通量,简化后的本构关系仍然部分考虑了碰撞效应,因而与完全忽略碰撞效应的式 (3-193)~式(3-196)形式不同。

在二维明槽恒定均匀流下,设x 表示水流方向,y 表示垂直方向,考虑作用于颗粒上的重力、浮力、升力等外力,忽略泥沙颗粒的布朗运动,颗粒相的动量方程和脉动能方程将简化为(傅旭东和王光谦,2003a;Fu et al.,2005):

式中

考虑到泥沙颗粒的离散特征,在床面附近采用碰撞—滑移边界条件 (Jenkins,1992;Louge et al.,1991;Cao和Ahmadi,1995;Fu et al.,2005):

式中:下标b表示床面,eb=0.7为床面碰撞恢复系数b=0.23为床面滑动摩擦系数。在水流表面, 〈vx〉和T 采用零梯度边界,浓度边界采用底部实测值。

图3-18 水沙两相混合物平均速度的计算与试验资料比

对液相水流的平均流速分布用对数尾流率来描述,紊动特性采用Nezu 和Rodi(1986)的经验公式。图3-18为计算的固液两相质量加权平均速度与试验资料的对比,其中,um为加权平均速度。可见,采用对数尾流率和方程式(3-220)可以很好地模拟计算试验中的混合物平均速度。

图3-19~图3-21给出了粗颗粒(dp=1.3mm)、细颗粒(dp=0.15,0.274mm)浓度分布的计算与试验资料的对比。作为比较,还用传统泥沙扩散方程式(3-226)计算泥沙颗粒的浓度分布,该方程也是Rouse浓度分布公式的理论基础:

由图可见,对于细颗粒泥沙,方程式(3-219)和方程式(3-226)给出的模拟结果相差不大,都能合理地符合试验资料。对于粗颗粒泥沙,方程式(3-219)仍能很好地再现试验浓度分布,方程式(3-226)的模拟结果却有明显的误差。在计算中,两个方程都采用了近壁实测点作为浓度参考点。因此,该点以上的浓度预报差异主要是由于方程结构差异引起的。对比两个方程可见,传统扩散方程式(3-226)仅描述了泥沙运动的重力沉降和水流紊动扩散机制,方程式(3-219)除了描述这两个机制外,还包含了升力、泥沙颗粒的应力梯度的影响,并反映了颗粒的漂移扩散机制(Fu et al.,2005)。

图3-22和图3-23分别给出了方程式(3-219)中的泥沙扩散系数和漂移扩散系数的分布。其中,扩散系数εyy和漂移扩散系数εpd分别定义为:

图3-19 粗颗粒天然沙浓度分布的计算与试验资料比较

图3-20 细颗粒天然沙浓度分布的计算与试验资料比较 (符号说明同图3-19)

图中的无量纲扩散系数yy/u*H,无量纲漂移扩散系数pd/u*H。由图可见,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大,泥沙扩散系数减小,但漂移扩散系数增大。这是由于浓度较大时,水流运动受泥沙影响明显,导致水流紊动扩散系数的减小;同时,浓度的增加会导致颗粒之间作用的增强,相应地有漂移扩散系数的增大。从两图对比还可以看到,虽然粗颗粒的浓度低于细颗粒的浓度,但因为粗颗粒的惯性更大,相应地有粗颗粒的漂移扩散系数明显大于细颗粒的漂移扩散系数。在垂向上,在0.2H 以上,漂移扩散系数沿垂线向下增加。在0.1H 以下,细颗粒泥沙的漂移扩散系数向床面递减,呈现出与水流垂向紊动强度类似的分布特征;粗颗粒的漂移扩散系数却向床面快速递增。这也表明,细颗粒泥沙能够较好地响应水流紊动,因而具有与水流类似的紊动特性;粗颗粒泥沙由于较大的惯性、与床面频繁的碰撞交换等原因,因而与水流紊动迥然不同。

图3-21 细颗粒天然沙浓度分布的计算与试验资料比较 (符号说明同图3-19)

图3-22 粗颗粒的扩散系数与漂移扩散系数分布

图3-23 粗颗粒的扩散系数与漂移扩散系数分布

(本章作者:傅旭东、王光谦,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50221903)和黄河联合研究基金(50309007)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