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由同步发电机的电磁理论可知,定子绕组中流经三相对称电流时,产生幅值恒定、转速不变的圆形旋转磁动势。参考文献[2]首次提出了基于三相不对称装置抑制SSO的机理。......
2025-09-29
由于含沙量的不同,泥沙对水流运动的影响不同,高含沙水流和一般挟沙水流呈现出运动特性上的差异。但是,从泥沙运动机理的角度,一般挟沙水流运动、高含沙水流运动遵循着统一的运动机理,即泥沙颗粒在与水流发生相互作用的同时,泥沙颗粒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只是随着水流运动的加强和泥沙浓度的提高,泥沙运动呈现不同的运动模式,如图3-1所示(钱宁,1989)。
第Ⅰ阶段,泥沙从静止的床面开始运动。
第Ⅱ阶段,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大,床面上出现推移质运动,泥沙颗粒出现滑动、滚动、跳跃等多种形式,在运动过程中泥沙不断与床面接触。

图3-1 泥沙运动模式的发展示意图 (钱宁,1989)(https://www.chuimin.cn)
第Ⅲ阶段,随着水流强度的进一步增大,水流中部分泥沙继续以推移质形式在床面附近运动,部分泥沙在水流紊动支持下开始长时间脱离床面,呈现出悬疑质的运动形式,水流中已具有一定的泥沙浓度。
第Ⅳ阶段,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加,水流中泥沙浓度增加。在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高含沙水流运动开始出现。此时,如果粘性细颗粒充分补给,随着含沙量和宾汉极限剪切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泥沙转化为中性悬浮质,水流中推移质、悬疑质和中性悬浮质同时存在。一般高含沙水流多属于这种紊流两相流,水和中性悬浮质组成液相,推移质和悬移质组成固相。如果水流中缺少粘性细颗粒,泥沙运动还是以推移质和悬疑质方式进行。
第Ⅴ阶段,随着泥沙浓度的继续增大,水流紊动受到遏制,层移质运动开始出现。如果存在大量的粘性颗粒,水流中的中性悬浮质运动将进一步加强。
第Ⅵ阶段,泥沙悬移运动消失。这时,如果水流中的宾汉极限剪切力很大,以至于水流中最粗颗粒也能转化为中性悬浮质,与水组成一种均质流体,就形成伪一相流。如果水流中较细的颗粒转化为中性悬浮质,而较粗的泥沙继续以层移的形式运动。此时层移运动已扩大到整个流区,两相流处于层流状态,形成粘性泥石流。如果水流中缺少粘性细颗粒,没有中性悬浮质存在,则形成水石流。
随着水流运动的加强和含沙量的提高,泥沙运动呈现不同的运动模式,但是,其内在的运动机理是统一的,即泥沙颗粒与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泥沙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泥沙运动的具体形式。这种运动机理的统一性,为建立高含沙水流运动的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基础。从泥沙运动的力学机理出发,建立起描述泥沙颗粒与水流作用和泥沙颗粒间作用机理的力学模型,是高含沙水流动力学的研究任务和目标。本章将阐述高含沙水流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由于伪一相流呈现出宾汉体特征,可以作为一种宾汉流体,用广泛应用的宾汉体模型描述,下文不作介绍。两相流型的高含沙水流运动中,泥沙颗粒与液相水流之间、粗颗粒与浆体之间具有显著的运动差异,需要用两相流模型描述,将是下文的叙述重点。其中,层移质运动形式中,水流(或浆体)紊动微弱,水流(或浆体)施加于层移质的作用力与紊动无关,在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中可以作为平均力。因此,层移质运动可近似用不考虑颗粒间流体紊动的快速颗粒流模型来描述,这是第2节的叙述内容。第3节对快速颗粒流模型在高含沙水流中的适用条件作出理论分析。第4节在分析水流紊动与颗粒作用、颗粒与颗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适用于高含沙紊流型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在水流(或浆体)紊动消失的条件下,该动力学模型将简化为描述层流中泥沙运动的模型,因而也适用于描述层移质运动和粘性泥石流中的粗颗粒运动。
相关文章
另外,由同步发电机的电磁理论可知,定子绕组中流经三相对称电流时,产生幅值恒定、转速不变的圆形旋转磁动势。参考文献[2]首次提出了基于三相不对称装置抑制SSO的机理。......
2025-09-29
活性聚能侵彻体贯穿防护功能型硬目标后,在穿靶后发生剧烈爆炸,可实现对靶后有生力量、技术装备等目标产生高效后效毁伤效应。基于活性聚能侵彻体靶后爆燃特性,数值模拟中利用防护功能型硬目标内特定坐标处一定当量炸药爆炸进行等效。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活性聚能侵彻体靶后释能量以及作用距离均对靶后超压效应影响显著。......
2025-09-29
图5.24混凝土介质内压力分布图5.25观测点E处压力时程曲线压碎区A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如图5.26所示。图5.27裂纹区B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拉伸破坏区C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如图5.28所示。可以看出,压力峰值衰减至2 MPa,等效应力始终小于材料失效应力,混凝土介质只产生弹性变形而不产生损伤。......
2025-09-29
残余应力是热喷涂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与喷涂工艺、基体及粉末性能、样品形状和喷涂参数等因素密切相关。涂层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两大类。涂层残余应力影响因素较多,当基体温度以及工艺参数发生改变时都会引起残余应力的改变。一般来说,涂层厚度越大残余应力越大。......
2025-09-29
空调器的基本工况,主要包括制冷、制热和除湿三个方面,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人工技术来实现的。如此周而复始,便形成了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在小型空调器中节流降压装置采用的是毛细管,而在大、中型空调器中节流降压装置则采用的是膨胀阀。在空调器中空气循环是分别利用室内外机中的电动风扇进行的。......
2025-09-29
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高分子片状薄膜。因此实用的离子交换膜应具有以下的基本要求。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透过机理和离子在膜中的迁移历程可由膜的孔隙作用、静电作用、和在外力作用下的定向扩散作用等说明。脱盐用的离子交换膜孔径多在几个至20。扩散作用依赖于膜内活性离子交换基和孔隙的存在,然而离子的定向迁移是外加电场力推动的结果。......
2025-09-29
当溶液中加入2.68×10-7mol/L dsDNA充分反应后,p1和p2均出现显著降低,表明最初的双核铁配合物和其EC-C单核产物均与dsDNA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与dsDNA发生相互作用以后,p1和p2的峰电位向相反的方向偏移。据此,我们判断,双核铁配合物与dsDNA可能发生了静电作用,而其EC-C产物则可能是通过嵌插模式与dsDNA发生结合作用的。图2.1.7{[Fe3]2O}4+与dsDNA和ssDNA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图图2.1.8为离子强度对p2峰电位的影响。......
2025-09-29
研究者采用Sn/Cu双层多晶薄膜来研究室温下的反应过程。实验设定了3组厚度不同的薄膜结构,具体尺寸包括:①350 nm Sn/180 nm Cu/石英;②350 nm Sn/600 nm Cu/石英;③2 500 nm Sn/600 nm Cu/石英。双层薄膜的退火处理在4种不同温度下进行:-2℃(冰箱),20℃(空调房),60℃和100℃(真空炉)。除了室温下退火可能出现温度波动以外,其他情况下温度波动都被控制在±1℃内。......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