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常见数控系统故障分析

常见数控系统故障分析

【摘要】:根据数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常见的故障部位及故障现象。

根据数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常见的故障部位及故障现象。

9.2.1 位置环

位置环是数控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并与位置检测系统的反馈值相比较,进一步完成控制任务的关键环节,它具有很高的工作频度,并与外设相连接,因此,容易发生故障。

①位控环报警。可能是测量回路开路,测量系统损坏,位控单元内部损坏。

②不发指令就运动。可能是漂移过高,正反馈、位控单元故障,测量元件损坏。

③测量元件故障。一般表现为无反馈值,机床回不到基准点,高速时漏脉冲产生报警可能的原因是光栅脏、读头脏和光栅损坏。

9.2.2 伺服驱动系统

伺服驱动系统与电源电网、机械系统等相关联,而且在工作中一直处于频繁的启动和运行状态,因而这也是故障较多的部分。

(1)系统损坏

一般由于网络电压波动太大或电压冲击所造成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电网质量不好,会给机床带来电压超限,尤其是瞬间超限,如无专门的电压监控仪,则很难测到,在查找故障原因时,要加以注意,还有一些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损坏。如华北某厂的工厂变电站,由于雷击电压窜入电网而造成多台机床伺服系统损坏。

(2)无控制指令而电机高速运转

这种故障的原因是速度环开环或正反馈。如某厂引进的德国WOTAN公司转子铣床在调试中,机床X轴在无指令的情况下高速运转,经分析认为是正反馈造成的,因为系统零点漂移,在正反馈情况下,就会迅速累加,使电机在高速下运转,而按标签检查线路后完全正确,机床厂技术人员认为不可能接错,在充分分析与检测后将反馈线反接,结果机床运转正常。又如,一台自进厂后一直无法正常工作的精密磨床,其故障是:机床一启动电机就运转,而且越来越快,直至最高转速。分析认为是由于速度环开路,系统漂移无法抑制造成的,经检查其原因是速度反馈线接到了地线上造成的。

(3)加工时工件表面达不到要求

走圆弧插补,轴换向时出现凸台,电机低速爬行或振动这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伺服系统调整不当,各轴增益系统不相等或与电机匹配不合适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是进行最佳化调节。

(4)保险烧断或电机过热,以致烧坏

这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机械负载过大或卡死造成的。

9.2.3 电源部分

电源是维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源支持部分,它失效或故障的直接结果是造成系统的停机或毁坏整个系统。在欧美国家,这类问题比较少,在设计上这方面的因素考虑得不多,但在我国由于电源波动较大、质量差,还隐藏有高频脉冲这一类的干扰,加上人为的因素(如突然拉闸断电等),这些原因可造成电源故障监控或损坏。另外,数控系统部分运行数据、设定数据以及加工程序等一般存储在RAM存储器内,系统断电后,靠电源的后备蓄电池锂电池来保持。因而,停机时间比较长,拔插电源或存储器都可能造成数据丢失,使系统不能运行。

9.2.4 可编程序控制器逻辑接口

数控系统的逻辑控制(如刀库管理、液压启动等)主要由PLC来实现,要完成这些控制就必须采集各控制点的状态信息,如断电器、伺服阀、指示灯等。由于它与外界种类繁多的各种信号源和执行元件相连接,变化频繁,因此,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就比较多,而且故障类型也千变万化。

由于环境条件(如干扰、温度、湿度)超过允许范围,操作错误,参数设定不当,也可能造成停机或故障。有一工厂的数控设备,开机后不久便失去数控准备信号,系统无法工作,经检查发现机体温度很高,原因是通气过滤网已堵死,引起温度传感器动作,更换滤网后,系统正常工作。不按操作规程拔插线路板或无静电防护措施等,都可能造成停机故障甚至毁坏系统。

一般在数控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修中,必须考虑对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位给予报警,报警电路工作后,一方面在屏幕或操作面板上给出报警信息,另一方面发出保护性中断指令,使系统停止工作,以便查清故障和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