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式有多种,下面介绍一种较新的CVC技术。图11-17所示为工作辊CVC功能原理图。图11-17 CVC功能原理图在图11-17a中,CVC轧辊的轴向调节为零,以致使辊缝沿整个辊身长度上具有相同的高度,尽管辊缝呈S形,这时CVC辊和平辊一样有效凸度值为零。CVC轧辊的作用与一般凸度的轧辊相同,但是其凸度可以通过轧辊轴向移动在最大和最小凸值之间进行无级调节。......
2025-09-29
机械设备中的润滑油和液压油在工作中是循环流动的,油中包含着大量的由各种摩擦副产生的磨损残余物(磨屑或磨粒),这些残余物携带着丰富的关于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油样分析就是在设备不停机、不解体的情况下抽取油样,并测定油样中磨损颗粒的特性,对机器零部件磨损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预报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的方法。
通过油样分析,能够取得以下信息:
①磨屑的浓度和颗粒大小反映了机器磨损的严重程度。
②磨屑大小和形貌反映了磨屑产生的原因,即磨损发生的机理。
③磨屑的成分反映了磨屑产生的部位,即零件磨损的部位。
5.3.1 油样的采集
(1)油样采集工作的原则
油样是油样分析的依据,是设备状态信息的来源。采样部位和方法的不同,会使所采取的油样中的磨粒浓度及其粒度分布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采样的时机和方法是油样分析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所采油样的合理性,采取油样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应始终在同一位置、同一条件(如停机则应在工作相同的时间后)和同一运转状态(转速、载荷相同)下采样。
②应尽量选择在机器过滤器前并避免从死角、底部等处采样。
③应尽量选择在机器运转时或刚停机时采样。
④如关机后采样,必须考虑磨粒的沉降速度和采样点位置,一般要求在油还处于热状态时完成采样。
⑤采油口和采样工具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油样间的交叉污染和被灰尘污染,采样软管只用一次。
(2)油样采集的周期
油样采集周期应根据机器摩擦副的特性、机器的使用情况以及用户对故障早期预报准确度的要求而定。一般机器在新投入运行时,其采样间隔时间应短,以便于监测分析整个磨合过程;机器进入正常期后,摩擦副的磨损状态变得稳定,可适当延长采样间隔。如变速箱、液压系统等,一般每500 h采一次油样;新的或大修后的机械在第一个1 000 h的工作期间内,每隔250 h采一次油样;油样分析结果异常时,应缩短采样时间间隔。
(3)油样采集的方法
采样的主要工具是抽油泵、油样瓶和抽油软管等,其组成和采样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松开油泵圆头螺母,插入软管,然后拧紧螺母,使软管固定在抽油泵接头上。软管应从泵接头的底部伸出大约10 mm,以保证泵接头和泵内部不受油污染。
②将油样瓶拧紧在抽油泵头上,连接部位不能漏气。
③抽出被检机器上的机油尺,或打开加油口螺母,将油管插入油面约50 mm。油管不宜插入过深,以防止吸出沉淀物。
④反复推拉抽油泵手柄,在油样瓶中产生真空,使油液通过软管流入油样瓶中,直至抽够标定油量为止。
⑤取下油样瓶,擦净抽油管,放松螺母,将抽油管取下。
⑥填写油样检验单(机型、编号、部位和运转时间(h)等),并将其粘贴在油样瓶上。
5.3.2 油样铁谱分析技术
油样铁谱分析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润滑油油样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铁质磨粒用磁性方法从油样中分离出来,然后在显微镜下或肉眼直接观察,通过对磨料形貌、成分等的判断,确定机器零件的磨损程度。铁谱分析技术包括定性分析技术和定量分析技术两个方面。
油样中磨损颗粒的数量、尺寸大小、尺寸分布、成分以及形貌特征都直接反映了机械零件的磨损状态,其中磨粒大小、成分与形貌特征属定性分析范畴。铁谱定性分析的方法有铁谱显微镜法、扫描电镜法和加热分析法。
在铁谱定性分析中,关键技术是对各类磨粒形貌的识别。识别时,可参考我国有关轴承、齿轮、柴油机、液压系统等特定零件的相应标准。系统和设备的磨粒图谱以及美国Dianel.P.Anderson编著的《磨粒图谱》和英国国家煤炭局科技发展总部门(HQTD)编撰的图谱。
1)形貌分析
形貌分析是通过对磨粒形态的观察分析,来判断磨损的类型。不同磨损状态下,形成的磨粒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如下:
①正常磨损微粒
正常磨损微粒是指设备的摩擦面经跑合后,进入稳定磨合阶段时所产生的磨损微粒。对钢而言,是厚度为0.15~1 μm,长度为0.5~15 μm的碎片。
②切削磨损磨粒
这种磨粒是由一个摩擦表面切入另一个摩擦表面或润滑油中夹杂的硬质颗粒、其他部件的磨损磨粒切削较软的摩擦表面形成的,磨粒形状如带状切屑,宽度为2~5 μm,长度为25~100 μm,厚度为0.25 μm。当出现这种磨屑时,提示机器已进入正常的磨损阶段。
③滚动疲劳磨损微粒
这种微粒通常是由滚动轴承的疲劳点蚀或剥落产生的,它包括三种不同的形态:疲劳剥离磨屑、球状磨屑和层状磨屑。
a.疲劳剥离磨屑是在点蚀时从摩擦副表面以鳞片形式分离出的扁平形微粒,表面光滑,有不规则的周边。其尺寸为10~100 μm,长轴尺寸与厚度之比为10∶1。如果系统中大于10 μm的疲劳剥离微粒有明显的增加,就是轴承失效的预兆。
b.球状磨屑的出现是滚动轴承疲劳磨损的重要标志。一般球状磨屑都比较小,大多数磨屑直径在1~5 μm。
c.层状磨屑被认为是因磨损微粒黏附于滚动元件的表面之后,又通过滚动接触碾压而成的。它的特征是呈片状,四周不规则,表面有空洞。其粒度为20~50 μm,长轴尺寸与厚度之比为30∶1。层状磨屑在轴承的全部使用期内都会产生,特别是当疲劳剥落发生时,这种层状磨屑会大大增加,同时伴有大量球状磨屑产生。因此,如果系统中发现大量层状磨屑和球状磨屑,而且数量还在增加,就意味着滚动轴承已存在导致疲劳剥离的显微疲劳裂纹。
④滚动-滑动复合磨损微粒(https://www.chuimin.cn)
滚动-滑动复合磨损磨粒是齿轮啮合传动时由疲劳点蚀或胶合而产生的磨粒。它是齿轮副、凸轮副等摩擦副的主要损坏原因。这种磨屑与滚动轴承所产生的磨屑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通常均具有光滑的表面和不规则的外形,磨屑的长轴尺寸与厚度之比为10∶1~4∶1。滚动-滑动复合磨损微粒的特点是磨屑较厚(几个微米),长轴尺寸与厚度比例较高。
⑤严重滑动磨损磨粒
此类磨粒是在摩擦面的载荷过高或速度过高的情况下由于剪切混合层不稳定而形成的,一般为块状或片状,表面带有滑动的条痕,并具有整齐的刃口,尺寸在20 μm以上,长厚比在10∶1左右。
以上介绍的五种主要磨屑是钢铁磨损微粒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谱片上磨屑形状、大小的识别就可以了解机械的磨损原因和所处状态。一般机电设备通常出现小于5 μm的小片形磨屑,表明机器处于正常磨损状态,当大于5 μm的切削形、螺旋形、圈形和弯曲形微粒大量出现时,则是严重磨损的征兆。
图5.7 初期磨损的磨粒形态
图5.7、图5. 8为内燃机车发动机润滑油磨粒图片。图5.7为正常磨损磨粒、切削磨损磨粒,少量的球状磨粒和黑色氧化物团粒。图5.8为切削磨损磨粒,用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它是由铁、硅、镁元素构成的。由于镁只有在球墨铸铁曲轴中存在,因此,这条磨粒可能是曲轴磨损产生的。图5.9为严重滑动磨损磨粒,尺寸达150 μm ×70 μm,表面有明显的滑动摩擦划痕。
2)成分分析
①有色金属磨粒的识别
机电设备中,除钢铁类零件外,通常还有一些有色金属材料制成的零部件,因此,油样中也含有一些有色金属磨粒。有色金属磨粒首先可以从它们非磁性沉积形式进行识别。在铁谱片上有色金属微粒不按磁场方向排列,以不规则方式沉淀,大多数偏离铁磁性微粒链,或处在相邻两链之间,它们的尺寸沿谱片的分布与铁磁性微粒有根本的区别。
图5.8 切削磨粒的磨粒形态
图5.9 严重滑动磨粒的磨粒形态
②白色有色金属识别。使用X射线光谱法可以准确地确定磨屑成分。用铁谱片加热处理方法配以酸碱侵蚀法也能区分如铝、银、铬、镉、镁、钼、钛和锌等。识别方法见表5.7。
表5.7 有色金属的识别
注:“∗”表示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比较明亮。
③铝、锡合金识别
铝、锡合金磨粒极软,熔点很低,没有清晰的边缘,易被氧化和腐蚀,表面总有一层氧化层,因此,在低倍显微镜下呈黑色。
④铁的氧化物识别
铁谱片上出现铁的红色氧化物,表明润滑系统中有水分存在,如果铁谱片上出现黑色氧化物,说明系统润滑不良,在磨屑生成过程中曾经有过高热阶段。
A.铁的红色氧化物
铁的红色氧化物磨屑有两类:一类是多晶体,在白色反射光下呈橘黄色,在反射偏振光下呈饱和的橘红色,如果铁谱片有大量此类磨屑存在(特别是大磨屑存在),说明油样中必定有水;另一类是扁平的滑动磨损微粒,在白色反射光下呈灰色,在白色透射光下呈无光的红棕色,因反光程度高,容易与金属磨屑相混淆。如果仔细观察,则会发现这种磨屑不如金属颗粒明亮,在断面薄处有透射光。若铁谱片中有此磨屑出现,说明润滑不良,应采取相应对策。
B.铁的黑色氧化物
铁的黑色氧化物微粒外缘为表面粗糙不平的堆积物,因含有Fe2O3,具有铁磁性,在铁谱片上以铁磁性微粒的方式沉积。当铁谱显微镜的分辨率接近底限时,有蓝色和橘黄色小斑点。铁谱片上存在大量黑色铁的氧化物微粒时,则说明润滑严重不良。
C.深色金属氧化物
局部氧化了的铁性磨屑属于这类深色金属氧化物,它与金属磨粒共存,呈暗灰色。由于其表面已覆盖足够厚的氧化膜层,因此加热时颜色不再变化,这些微粒是严重缺油的表现。若有大块的深色金属氧化物出现,则是部件毁灭性失效的征兆。
D.润滑剂变质产物的识别
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质,其变质产物的识别方法如下:
a.摩擦聚合物的识别
润滑剂在摩擦副接触的高应力区受到超高的压力作用,其分子易发生聚合反应而生成大块凝聚物。当细碎的金属磨损颗粒嵌在这些无定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凝聚物时,就形成了摩擦聚合物。通常油中适当有一些摩擦聚合物可以防止胶合磨损,但摩擦聚合物过量会使润滑油黏度增加,堵塞油过滤器,使大的污染颗粒和磨屑进入机器的摩擦表面,造成严重的磨损。若是在通常不产生摩擦聚合物的油样中见到摩擦聚合物,则意味着已出现过载现象。
b.腐蚀磨损磨屑的识别
润滑剂中的腐蚀物质使Fe、Al、Pb等金属产生的腐蚀磨屑非常细小,其尺寸在亚微米级,用放大镜很难分辨,但这种腐蚀磨屑的沉积使铁谱片出口端10 mm处的覆盖面积读数值高于50 mm处。
c.MoS2的识别
MoS2润滑剂,铁谱上的MoS2往往表现为片状,而且有带直角的直线棱边,具有金属光泽,颜色为灰紫色,具有反磁性,往往被磁场排斥。
d.污染颗粒的识别
污染颗粒包括新油中的污染、道路尘埃、煤尘、石棉屑以及过滤器材料等,应视摩擦副的具体情况和机器的运转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必要时可参考标准图谱识别。
相关文章
控制方式有多种,下面介绍一种较新的CVC技术。图11-17所示为工作辊CVC功能原理图。图11-17 CVC功能原理图在图11-17a中,CVC轧辊的轴向调节为零,以致使辊缝沿整个辊身长度上具有相同的高度,尽管辊缝呈S形,这时CVC辊和平辊一样有效凸度值为零。CVC轧辊的作用与一般凸度的轧辊相同,但是其凸度可以通过轧辊轴向移动在最大和最小凸值之间进行无级调节。......
2025-09-29
压缩性液体受压力作用体积减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液体压缩性的大小用压缩系数β表示。在液压油中若混入空气,其可压缩性将显著增加,并严重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黏性是液体的重要物理特性之一,是选择液压油的主要依据。液压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黏温特性。图1.2几种国产油液黏温图4)黏度与压力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液体随压力增加,其分子距离缩小,内聚力增大,黏度也随之增大。表1.1实验系数c 的值......
2025-09-29
图7-3单光子计数法荧光时间分辨测量仪器时间分辨率是荧光寿命测量仪器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仪器所能测量到的最短荧光寿命。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仪中,无论是脉冲法或相移法,时间分辨率都是由激发光源与检测器共同决定的。但其时间分辨率比单光子计数法差,而且测量低荧光强度的样品时难度较大。......
2025-09-29
表13-1 AGC控制系统故障症状分析2.轧机AGC系统故障诊断位置控制故障 液压压下装置位置控制主要故障有传感器故障,包括位置传感器故障、液压缸油压传感器故障、轧制力传感器故障。AGC系统主要有压力和位置两方面的故障。3)AGC液压缸出现不动作故障。......
2025-09-29
图3-2 两种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一天内发电和用电的实例一般地,我们可以将光伏发电系统按应用分为专门设备供电系统与户用供电系统。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的照明和通信用电需求。图3-3 光伏系统成本分解图因此,储能技术成为影响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催生了两个种相关的市场,即安装市场和更换市场。......
2025-09-29
目前,即使表面活性不佳的单体电池也已满足这个标准,但PEM电堆的寿命则要短得多,仅为1000多小时的量级[BON 08,ESC 05,WAH 08]。就寿命和可靠性而言,提高电池性能和在测试平台上再现其使用条件的研究仍需继续。从系统观点看,主要目标是研究和确保电池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电池系统级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高的系统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这需要研发新的实验性诊断方法,以判断系统失效或故障的原因。......
2025-09-29
滤油器的选用选用滤油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过滤精度应满足预定要求。图5.6滤油器安装位置滤油器的安装滤油器在液压系统中的可能安装位置如图5.6 所示。1)滤油器安装在液压泵吸油口位于液压泵吸油口的滤油器用以避免较大颗粒的杂质进入液压泵,从而起到保护泵的作用。由于它在高压下工作,要求滤油器外壳有足够的耐压性能。此种滤油器壳体的耐压性能可较低。......
2025-09-29
着色剂溶液配成饱和溶液,固色剂溶液配成浓度为5%~10%的稀溶液。将玛瑙珠放入着色剂溶液中,在烘箱中加热到70℃后保持恒温加热,加热时间长短视玛瑙珠大小而定,直径为10mm的玛瑙珠一般恒温20d,已经打孔的只需恒温15d。取出玛瑙珠,用水快速清洗,然后投入固色剂溶液中浸泡,进行化学沉淀反应。由于玛瑙的导热性不好,所以加热和降温都应缓慢进行。着色剂Fe3,固色剂NH4SCN,加热处理后,可获得黑色、稳定的硫化亚铁产物。......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