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不锈钢阳极氧化预处理优化方案

不锈钢阳极氧化预处理优化方案

【摘要】:对膜层更厚、更难清除的不锈钢氧化皮,可以先用碱液浸煮,使氧化皮松动,然后再用酸洗进一步清除。部分未脱落的氧化皮可用10%~18%盐酸、15%硝酸钠及2.5%氯化钠水溶液活化直至清除干净。对于12Cr13、12Cr17等不锈钢的处理,溶液温度以50~60℃为宜。3)常温无毒害不锈钢氧化膜的清除。

(1)化学脱脂 不锈钢工件经机械加工、机械抛光后,表面残留有油脂,如果油污严重,可以先用有机溶剂浸洗除去大部分的油脂;如附着的油脂较少,或经溶剂初步脱脂后,可用化学碱液浸泡脱脂。碱液脱脂工艺见表2⁃11。

2⁃11 碱液脱脂工艺

978-7-111-60152-4-Chapter02-15.jpg

(2)酸洗除膜 酸洗除膜介绍如下:

1)普通不锈钢薄膜的清除。普通不锈钢工件在氧化膜比较薄的情况下,可用表2⁃12所示的不锈钢氧化膜清除工艺除膜。

2⁃12 不锈钢氧化膜清除工艺

978-7-111-60152-4-Chapter02-16.jpg

2)厚氧化膜的清除。不锈钢表面氧化膜较厚的情况下,可以先进行预浸泡处理,然后再用酸浸泡去除氧化膜。预浸泡主要是先把氧化膜浸松,既可以用碱液,也可以用酸液进行。

对膜层更厚、更难清除的不锈钢氧化皮,可以先用碱液浸煮,使氧化皮松动,然后再用酸洗进一步清除。碱液的组成为60%~70%氢氧化钠、25%~35%硝酸钠和5%氯化钠。工件在450~500℃的碱液中处理8~25min,使铬的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成为易溶于水的铬酸钠。其反应如下:

978-7-111-60152-4-Chapter02-17.jpg

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到,生成的亚铬酸钠与硝酸钠作用时生成易溶于水的铬酸钠。而铁的氧化物和尖晶石型氧化物,可与碱液中的硝酸盐作用,使铁的氧化物结构发生改变,变成疏松的Fe2O3,容易在酸液中除去。其反应如下:

978-7-111-60152-4-Chapter02-18.jpg

不锈钢的氧化皮在碱液处理过程中,部分溶解、松动后剥落,并以沉渣的形式沉入槽底。部分未脱落的氧化皮可用10%~18%盐酸、15%硝酸钠及2.5%氯化钠水溶液活化直至清除干净。

若用2%硫酸、15%硝酸钠及2.5%氯化钠混合水溶液活化也可以取得同样的除膜效果,但温度要在70~80℃,浸渍时间3~5min。对于12Cr13、12Cr17等不锈钢的处理,溶液温度以50~60℃为宜。

厚的不锈钢氧化膜,先用体积比为6~8份硫酸、2~4份盐酸、100份水的混合酸液进行预浸泡,使氧化膜变得疏松易脱。然后再用体积比为20份盐酸、5份硝酸、5份磷酸、70份水的混合酸溶液进行酸洗浸洗。这样可以直接得到有光泽的不锈钢裸露面。

3)常温无毒害不锈钢氧化膜的清除。一些传统的清除不锈钢氧化膜的配方及工艺多是采用硝酸、氢氟酸、铬酸、亚硝酸等有毒有害化学剂。除膜后的废液不好处理,设备腐蚀严重,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利用下述的无毒害常温清除剂可避免这类问题。常温无毒害不锈钢氧化膜清除工艺见表2⁃13。

2⁃13 常温无毒害不锈钢氧化膜清除工艺

978-7-111-60152-4-Chapter02-19.jpg

4)电解法清除氧化膜。除了用化学溶液活化清除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之外,也可以用电解法处理。特别是当化学除锈、机械喷射及机械抛磨等方法都不能完全清除氧化膜的情况下,选用电解法可以解决问题。电解法使用的电解液成分比较简单,主要依靠析出的气体强化除膜作用。电解法除膜工艺见表2⁃14。

2⁃14 电解法除膜工艺

978-7-111-60152-4-Chapter02-20.jpg

①体积分数。

②质量分数。

(3)电解抛光 不锈钢表面经过各种方法清除旧氧化膜后,可检查其表面粗糙度是否达到要求。如果不够光亮平滑,可以进行电解抛光。采用磷酸-硫酸型混合液进行电解抛光,可获得平整光亮的表面。电解抛光工艺见表2⁃15。

2⁃15 电解抛光工艺

978-7-111-60152-4-Chapter02-21.jpg

(4)弱活化 不锈钢经除旧膜及抛光后的表面很易重新生成氧化膜,因此在阳极氧化处理前做弱活化处理以便除去表面的氧化物,使表面活化,弱活化用化学溶液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