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除渣精炼方法及应用研究

除渣精炼方法及应用研究

【摘要】:杂质的来源和产生时期各不相同,在熔体内的分布状态也千差万别,合金在浇注前必须进行除渣精炼才能获得性能优良的铸件或铸锭。除渣精炼方法主要有静置澄清法除渣、浮选法除渣和溶剂除渣。除渣用溶剂由42%的硼砂、8%的碳酸钠、50%的焦炭粉混合而成,该精炼剂的密度小,熔点低,在熔炼下料时即与炉料一起加入。熔炼时,精炼剂加入量为炉料总重的0.1%~0.15%左右。使用结果表明,加入熔剂熔炼1.2t黄铜产生24.3kg的铜渣,与不加熔剂比较,减少了21.55kg。

铜及铜合金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夹杂主要是Al2O3、SiO2、SnO2等高熔点氧化物,它们呈弥散分布在铜液中。SiO2和SnO2呈酸性,Al2O3呈中性,可用碱性溶剂去除。氧化渣的来源很多,熔炼前,炉料本身会带进一些夹杂物;在熔炼过程中,金属氧化会生成大量的渣,而且炉衬、工具和炉气中的灰尘也会带入很多夹杂。杂质的来源和产生时期各不相同,在熔体内的分布状态也千差万别,合金在浇注前必须进行除渣精炼才能获得性能优良的铸件或铸锭。

除渣精炼方法主要有静置澄清法除渣、浮选法除渣和溶剂除渣。

静置澄清法是利用氧化夹渣与铜合金熔体存在密度差来除渣。当铜合金熔体在高温静置时,由于夹杂物与熔体的密度不同,使得夹杂物上浮或下沉。若将夹杂看成球体,其上浮或下沉的速度遵循斯托克斯定律,即速度与夹杂物半径的平方、夹杂物与熔体密度差这两个参数成正比,而与熔体的粘度成反比。金属熔体中夹杂物尺寸一般很小,且分布在熔池的各个部位,若单纯采用静置法来除杂,不但操作时间长,效果也较差。通常是在一定的过热度下,先投入溶剂搅拌结渣后再静置除渣,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夹杂物上浮(下沉)运动速度的影响,静置除渣法只适合熔体与夹杂物密度差别大、夹杂颗粒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浮选法是通过向铜合金熔体通入惰性气体或加入溶剂来产生气泡,利用上浮的气泡将悬浮在熔体中的夹渣吸附后带到液面加以去除的。精炼含铝的铜合金(如铝青铜)时,可用氯盐除去氧化铝夹渣。需要注意的是,氯盐一般都含水,为避免熔体内再产生氢气,氯盐在使用前因充分预热除水。

溶剂除渣更为复杂,它是利用溶剂的溶解作用、化合作用和吸附作用来除渣的。夹杂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溶剂接近时,在一定的温度下就能与溶剂互溶,并随溶剂的沉浮而脱离熔体。溶剂与夹杂物要化合,两者之间要有一定的亲和力,且能够形成化合物或络合物,化合物最好是体积更大、熔点更低、更容易与熔体分离的复盐,如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溶剂、酸性氧化与碱性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形成的复盐炉渣。

下面列举高锌黄铜H62的溶剂除渣工艺及除渣效果。

除渣用溶剂由42%的硼砂(Na2B4O7·H2O)、8%的碳酸钠、50%的焦炭粉混合而成(质量分数),该精炼剂的密度小,熔点低,在熔炼下料时即与炉料一起加入。硼砂是黄铜良好的熔炼剂,煅烧至320℃即失去结晶水,随后熔化并覆盖在熔池表面,可有效防止熔体吸气和氧化,同时还分离出硼酸酐(B2O3)。硼酸酐在高温状态下很不稳定,在分离出来的瞬间就与金属氧化物(MeO)反应,然后再生成Na2O·MeO(B2O3)复盐并被分离出来,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最后的产物Na2O·MeO(B2O3)2复盐不仅起到除渣的作用,还减少了渣量,有效降低了金属损耗量;另外,熔融状态下的硼砂也保护了熔体免遭进一步氧化。

在回收的废料中难免不含SiO2和Al2O3等杂质,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碳酸钠就是为了去除这类氧化物。碳酸钠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粘度很低,容易发生如下反应:

最后的产物Na2O·MeO(B2O3)2复盐不仅起到除渣的作用,还减少了渣量,有效降低了金属损耗量;另外,熔融状态下的硼砂也保护了熔体免遭进一步氧化。

在回收的废料中难免不含SiO2和Al2O3等杂质,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碳酸钠就是为了去除这类氧化物。碳酸钠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粘度很低,容易发生如下反应:

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可用焦炭粉代替一半的硼砂。

精炼剂用量不能太大,一方面因为所用除渣剂为碱性,对酸性炉衬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用量过多,熔剂成本太高。熔炼时,精炼剂加入量为炉料总重的0.1%~0.15%左右。每炉H62投料1.2t,加入2kg熔剂。溶剂分两次投放:加炉料时先加入2/3,炉料完全熔化后再投入剩下的1/3,然后取样、搅拌、静置5min后扒渣浇注。使用结果表明,加入熔剂熔炼1.2t黄铜产生24.3kg(占炉料的质量2.03%)的铜渣,与不加熔剂比较,减少了21.55kg。而且扒出的炉渣形态改变较大,由未加熔剂时的粘稠状变成疏松的细砂状,降低了炉渣夹带合金造成的损失。另外,ZnO和炉渣在炉膛、炉头沉积结垢的现象大为减少,清炉时间缩短了将近一半,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可用焦炭粉代替一半的硼砂。

精炼剂用量不能太大,一方面因为所用除渣剂为碱性,对酸性炉衬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用量过多,熔剂成本太高。熔炼时,精炼剂加入量为炉料总重的0.1%~0.15%左右。每炉H62投料1.2t,加入2kg熔剂。溶剂分两次投放:加炉料时先加入2/3,炉料完全熔化后再投入剩下的1/3,然后取样、搅拌、静置5min后扒渣浇注。使用结果表明,加入熔剂熔炼1.2t黄铜产生24.3kg(占炉料的质量2.03%)的铜渣,与不加熔剂比较,减少了21.55kg。而且扒出的炉渣形态改变较大,由未加熔剂时的粘稠状变成疏松的细砂状,降低了炉渣夹带合金造成的损失。另外,ZnO和炉渣在炉膛、炉头沉积结垢的现象大为减少,清炉时间缩短了将近一半,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