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的最大优点是比强度大,综合性能优越。氧和氮固溶于钛中,使钛晶格畸变,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而氢含量增加,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急剧降低,塑性下降较少;碳以间隙形式固溶于钛中,使强度提高,塑性下降,作用不如氮、氧显著,但碳量超过溶解度时,易于引起裂纹,因此钛及钛合金焊接时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
2023-06-23
1.钛和钛合金的物理性质
金属钛具有两种同素异构体,温度低于882.5℃时的稳定态晶体α,为密排六方结构,在882.5℃以上的稳定态晶体β,为体心立方结构。
α-Ti在20℃的密度为4.51g/cm3,与氧形成间隙固溶体时,晶格发生明显的畸变,其密度也随之增大。β-Ti在900℃时的密度约为4.32g/cm3,在熔化温度时为4.19g/cm3。在25℃时,纯钛的比热容约为0.011J/(g·K),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钛的熔点是1668℃。由于熔融钛几乎可与一切耐火材料发生反应,因此测量其熔化潜热较为困难,现已测得的熔化潜热范围是15.5~20.9kJ/mol。钛的沸点是(3260±20)℃,汽化潜热为428.5~470.3kJ/mol。
钛的导热性较差,其热导率比不锈钢略低。钛单晶的线膨胀系数是各向异性的,在0℃时a轴方向为7.34×10-6/℃,c轴方向为8.9×10-6/℃;在20~300℃时,α-Ti多晶体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8.2×10-6/℃。钛和钛合金的线膨胀系数与光学玻璃的线膨胀系数相近,是人造卫星相机镜头框架和其他光学仪器框架的理想结构材料。
2.钛和钛合金的化学性质
钛的原子结构决定了钛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能与多种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空气中的O、N、H及C等,此外还与卤素、P和S以及各种常用的耐火材料等发生化学反应。
(1)与O的反应
致密的钛在常温的空气中是很稳定的,当它受热时便开始与O发生反应。钛与O反应初期,O进入钛表面晶格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它可防止O再向内部扩散,所以钛在500℃以下是稳定的。随着受热温度的提高氧化膜逐渐增厚,氧化物的厚度和颜色也不同。
温度继续升高,金属钛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开始溶解,O向钛的内部晶格扩散。钛被氧化的速度取决于O向钛内部扩散的速度。当温度高于700℃时,O向钛内部的扩散加速。温度继续升高时,开始生成较大厚度的灰色氧化膜,这些氧化膜不致密,呈多孔状且易破碎,完全失去了作用。温度进一步升高,加热的时间足够长时,则生成容易剥落的淡黄色多孔鳞片状氧化物层。当温度达到1200~1300℃时,钛开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在纯氧中,钛与O发生激烈反应的起始温度比在空气中低,500~600℃时钛便在氧气中燃烧。
钛与O发生反应,可生成钛的各种氧化物,如Ti3O2、Ti2O2、TiO、Ti3O5、TiO2等。钛中加入合金元素,对其氧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如Mo、W和Sn的加入可降低钛的氧化速度,而Zr的加入则会提高氧化速度。
(2)与N的反应
常温下钛与N不发生反应。在800℃以上,钛能在氮气中燃烧。熔融钛与N的反应十分激烈。钛与N的反应,生成的产物除Ti3N和TiN外,还形成Ti-N固溶体。钛被加热,温度达到500℃时开始与N反应,600℃以上钛吸N的速度明显加快,但比吸O的速度慢。
N与钛反应,也是在表面上生成薄膜,早期所生成的薄膜可紧密地与钛表面结合,随着厚度增加薄膜开始发生破裂。钛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钛(TiN)薄膜,尽管是钛氮化物中最稳定的一种化合物,但当它以薄膜形态存在于钛表面时,却不能有效地保护钛不受氧化,这是因为固体氮化钛在1200℃下与氧迅速反应,并将氮释放出来。
(3)与H反应
钛与H的反应和钛与O、N的反应不同,它是可逆反应。更重要的是H原子尺寸小,易于扩散到钛晶格内部形成间隙固溶体。
钛吸H的速度与温度和氢气压力有关。常温下钛吸收H的质量分数小于0.002%。当温度升高到250~300℃时,钛开始明显地吸H,但过程比较缓慢。当温度高于300℃时,不带氧化膜的钛吸H速度明显加快,到500~600℃时达到最大值,在数秒内即可达到平衡。钛吸收的H在其表面和基体中形成氢化物,当它们达到一定浓度时,钛和钛合金变脆,即氢脆。继续加热到600℃以上时,随温度升高,钛吸H量反而下降。
(4)与C、Si及化合物的反应
石墨化的C相对于钛是惰性的。所以石墨一直作为钛的铸型材料,甚至制作坩埚,供熔炼使用。但未完全石墨化的C,高于一定的温度时能与钛发生反应。C在钛中的溶解度较小,在900℃时最大溶解度为0.48%;在1750℃时,C在钛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为0.8%。正是由于C在钛中的溶解度都很小,当钛中C含量较大时便会在组织中出现游离的碳化钛结构。
钛与Si的反应,也只有在高温下才会发生,反应生成高熔点的硅化物Ti5Si3、TiSi和TiSi2等。钛与各种酸,如盐酸、硝酸、氢氟酸等都能发生反应,其中浓硝酸、氢氟酸是钛和钛合金的酸洗液中不可缺少的组分。
(5)与水蒸气的反应
水蒸气是钛被O、H沾污的根源之一。钛与水蒸气反应后,在钛表面形成一层青灰色的薄膜,是金红石型的二氧化钛。对试样进行金相检验,发现有片状氢化钛形成。钛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
2Ti+2H2O→TiO2+TiH2+H2↑ (3-1)
钛与水蒸气反应所生成的氧化膜是多孔表面薄膜,这是由于H的溶解引起钛的体积增大,促使氧化膜不断遭到破坏的结果。正由于这种不致密氧化膜的存在,水蒸气使钛氧化的速度比氧使钛氧化的速度快得多,特别是在900℃以上更加明显,这是由于H的扩散速度较快,使钛中溶有大量H的缘故。如果溶解H的数量很小(当处于低温以及水蒸气的压力不大条件下),这时氧化膜的破坏也可能不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钛被水蒸气氧化的速度接近于被氧氧化的速度。
当上述这些杂质(O、N、H及C)在钛及其合金中超过一定量时,会使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更主要的是这些杂质会使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所以,在钛及钛合金中对这些杂质必须严格控制,一般钛中wO≤0.15%,wN≤0.05%,wH≤0.015%,wC≤0.1%。由于上述原因,钛及其合金的熔炼和铸造必须在较高的真空度或惰性气体下进行。
有关有色金属熔炼入门与精通的文章
钛及钛合金的最大优点是比强度大,综合性能优越。氧和氮固溶于钛中,使钛晶格畸变,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而氢含量增加,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急剧降低,塑性下降较少;碳以间隙形式固溶于钛中,使强度提高,塑性下降,作用不如氮、氧显著,但碳量超过溶解度时,易于引起裂纹,因此钛及钛合金焊接时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
2023-06-23
电子束焊具有能量集中、焊接效率高等优点,而且焊接在真空中进行,可防止大气的污染,特别是电子束直径小、焊接宽度窄,可进行大熔深焊接,因而很适用于钛及钛合金的焊接。真空电子束焊可以保护焊接接头不受空气的污染,保证焊接质量。电子束焊前须对钛合金工件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必也须保持清洁,不可继续污染。钛合金电子束焊缝的力学性能示例见表5-24。......
2023-06-23
钛及钛合金焊前,将待焊处及其周围必须仔细进行清理,去除油、污、锈、垢并保持干燥。表面氧化皮清理完后,应该立即进行酸洗,以确保无氧化和油脂污染。......
2023-06-15
活化后经水洗进入阳极氧化槽处理。阳极氧化处理 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见表285。表285 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溶液的配置及维护:先将工作体积的1/2左右的去离子水加到槽内,然后将计算量的磷酸和添加剂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入槽内,再用去离子水加至工作体积。......
2023-06-22
由于钛及钛合金的热容量大,使热影响区金属在高温停留的时间较长,焊缝晶粒因此变得粗大,容易引起焊接接头产生过热倾向,使焊接接头塑性明显降低。尤其是β型钛合金,焊接接头塑性下降最为明显。由于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焊接性较差,是一种高强度、高淬透性合金,厚度为12mm的TC10合金焊接时,会出现热影响区裂纹,而在焊前预热250℃时,可预防裂纹并能提高接头塑性。4)正常氢含量的钛及钛合金焊接时,不会出现氢化钛。......
2023-06-15
钛及钛合金等离子弧焊时,为了避免产生钛的氢化物,可使用纯氩或Ar+He混合气体,但不能混入氢气。钛及钛合金等离子弧焊的焊接参数见表5-21。目前小孔等离子弧焊的主要缺点是焊枪笨重,只能局限于自动化焊接。钛合金等离子弧焊时容易产生咬边,可以采用加填充焊丝或加焊一道装饰焊缝的方法消除。......
2023-06-23
GB/T 3620.1—2007《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规定了这三类钛及钛合金牌号和相应的化学成分,其中TA类共43个牌号,包括9种工业纯钛和34种α钛合金;TB类共10种,TC类共23种。表4-31总结了这些钛及钛合金的主要特征,表4-32列出了一些钛及钛合金的名义成分和力学性能。钛及钛合金的焊接性具有许多显著特点,其中气体及杂质污染显著影响其焊接性。因此,钛及钛合金母材的含碳质量分数应不大于0.1%,焊缝含碳量不超过母材含碳量。......
2023-07-02
钛及钛合金常用的焊接方法主要有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氩弧焊、等离子弧焊、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闪光焊、摩擦焊、扩散焊、扩散钎焊、钎焊、电阻点焊和缝焊等。钛及钛合金组焊时,焊工必须戴洁净的手套严禁用铁器敲打。焊接过程中,焊缝及热影响区不会被空气污染及氧化、非常适用于钛及钛合金的焊接。为预防钛及钛合金真空电子束焊焊缝出现气孔,焊前要认真将待焊处进行酸洗和机械加工。钛及钛合金真空电子束焊的焊接参数见表6-3。......
2023-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