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配料的基本原则及金属损耗的优化方案

配料的基本原则及金属损耗的优化方案

【摘要】:铝合金型材工厂的总烧损,由熔制成品合金时的烧损、熔制中间合金时的烧损、废料复化时的烧损及提炼渣中金属时的烧损等四部分组成。

1.配料的基本原则

所谓配料,是根据合金本身的工艺性能和该合金加工制品技术条件的要求,在国家标准或有关标准所规定的化学成分范围内,确定合金的配料标准(又称计算成分)、炉料组成和配料比,并计算出每炉的全部炉料量,进行炉料的称量和准备的工艺过程。

(1)基本任务 配料的基本任务如下:

1)按制合金成分和杂质含量,使之符合有关标准。

2)合理利用各种炉料,降低生产成本

3)保证炉料质量,正确备料,为提高熔铸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创造有利条件。

(2)基本步骤 配料的基本步骤如下:

1)明确配料任务——合金牌号、制品用途、所需合金液的多少。

2)确定合金中各元素的计算成分。

3)确定炉料组成及每种炉料的配比和熔损率,并掌握每种炉料的具体化学成分。

4)计算每炉次的炉料总重量和每种炉料的需要量。

5)炉料称量和准备。

(3)基本原则 配料的基本原则如下:

1)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加工要求,应充分利用重熔的废料,尽量少用新料,把成分合格的废料都进行利用;对于质量、性能要求高的产品,则应少用废料,多用高品位的新料。

2)控制多次使用过的废料的比例,并应考虑尽量使用低品位的纯金属代替废料,废料多次循环使用后炉料质量降低(杂质增加、含气量增加)和可能出现遗传效应的情况,一般应控制在小于50%。

3)如加入的合金元素熔点比基体金属高很多,或在基体金属中易产生偏析,或其本身极易烧损,或要求其含量精确控制的,多采用中间合金而不采用纯金属。

2.炉料烧损

合金在熔炼过程中由于氧化、挥发以及与炉渣、精炼剂相互作用而造成的不可回收的金属损失叫烧损。烧损的量和渣中金属总称熔损。合金的烧损及合金中每种元素的烧损各不相同,且波动范围很大,它随熔炉的类型及容量、炉料的组成及配比、合金元素的加入方法、熔炼工艺及操作方法等因素而变化。当以中间合金熔制成品铝合金时、各元素的烧损率见表1-8。

表1-8 铝合金熔炼中各元素的烧损率

978-7-111-45569-1-Chapter02-41.jpg

注:铸造合金熔炼时加结晶硅的烧损率为1%~10%;加纯镁的烧损率为5%~20%。

铝合金型材工厂的总烧损,由熔制成品合金时的烧损、熔制中间合金时的烧损、废料复化时的烧损及提炼渣中金属时的烧损等四部分组成。目前,铝加工厂的总烧损率随各厂产品结构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大致波动在2.5%~5%范围内(以投料为100计算)。而各厂的金属消耗指标(生产1t制品消耗的金属量)大约为1052~11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