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论评价方式从服装流行角度研究文化影响力可知,文化影响力对服装流行具有思想主导作用。文化影响力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外在竞争力,是一种促进服装流行不断延伸强大的扩张力。相比较而言,东方服装文化影响力相对弱而单一、传承为主,内在驱动力强。流行服装会随着商品文化附加值的增高而提升文化价值和销售价格。当今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处于文化消费品竞争激烈的语境中。......
2023-06-22
我国服装文化自身具有天然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个人文化创意潜力巨大、大众文化体验需求强烈、历史服装文化资源丰富、当代服装文化种类繁多等。随着流行服装行业对于个人服装文化、民族服装文化、服装企业文化、服装产业文化等中的文化力量的发掘和应用,我国流行服装的文化积淀会逐渐浓郁和深厚。
当代中国正在复兴中国文化,转变因文化断层、文化错位等现实问题导致的文化影响力度相对薄弱、文化比较优势不明显的现状,从近代以来的次生后发型文化形态向原生自发型文化形态转化。并防止文化上的杂而不精、大而不强,防止服装中的只见流行、不见文化,提倡自主创新、避免以洋为新。在流行运作中以流行预测、品牌打造、媒介宣传、市场营销等方式对服装文化进行阐释发掘,增强和提升我国服装文化的内部感召力和外部影响力。
【注释】
[1]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3.
[2]孙关龙.断层文化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3):7.
[3]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前言,26.
[4]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288.
[5]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前言,2.
[6]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3.
[7]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21.
[8]李当岐.西服文化[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29.
[9]王受之.世界时装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12.
[10]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30.
[11]这些设计师包括:萧志美(Anna Sui)、吴季刚(Jason Wu)、王薇拉(Vera Wang)、亚历山大·王(Alexander Wang)、谭燕玉(Vivienne Tam)、邓志明(Peter Som)、菲利林(Phillip Lim)、朱钦骐(David Chu)、德里克·林(Derek Lam)等。
[12]“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女装不断向简洁化、舒适化方向演进,20世纪初,波阿莱就曾以简洁的造型被称为‘贫穷的设计’;20年代的夏奈尔把男装那朴素的造型和便于行动的机能性引入女装,取掉一切多余的装饰,更显‘贫穷’;50年代巴伦夏加的筒式女装(sack dress)、60年代克莱究的几何学样式都在为女装的便于穿着性和舒适性作努力;70年代的高田贤三用东方的非构筑式把西方女性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角度看,也是一种‘贫穷的设计’;80年代的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则以更加彻底的革命精神,对一切传统提出挑战,与高雅的高级时装相比,无疑也属‘贫穷的设计’。”引自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40.
[13]佚名:时装业行业简史,1956-3-17.上海市档案馆藏S243-3-1卷宗,上海市时装商业同业公会行业历史沿革.
[14]李昭庆.近代上海时装制作源流考[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设计研究,2018(1):22.
[15]“莨绸有500多年历史了”,“每一块面料的色彩和肌理都是不一样的”,“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环保,将织完的丝绸坯布,浸在用薯莨榨成的汁液里,反复浸泡后用小河里没有污染的淤泥—这个淤泥还是有要求的,上面一层不行,最下面的也不行,用中间一层,很细腻滑爽的那层泥—涂上去,前后要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做出传统优良的莨绸”,“最后上河泥的工序必须在日出前完成。”其淤泥覆盖面为黑色,光泽良好,另一面为绯色,有不规则龟裂纹理,冬暖夏凉,越洗越柔软,越穿越爽滑。引自朱亮.平和、健康、美丽—“天意·TANGY”品牌设计总监梁子访谈[J].装饰,2008,1:53.
[16]张辛可.东方文化的崛起:具有中国人文精神的服装设计和教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15.
[17]“虚拟经营的概念缘于‘虚拟公司’,虚拟公司是1991年由美国著名学者罗杰·内格尔首次提出,主要是针对市场需求急速变化、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现状,建议采取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资源灵活重组,以企业联盟形式共同应付市场挑战。也就是人们只做自己擅长的工作,把企业不擅长的工作交给其他擅长此道的企业完成,达到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引自赵敏.论我国品牌服装的虚拟经营模式[D].苏州:苏州大学艺术学院,2004.
[18]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接手的家族企业普拉达公司现包括普拉达、缪缪(Miu Miu)、丘奇(Church's)、卡秀(Car Shoe)四个流行品牌,并获得了海尔姆特·朗(Helmut Lang)、阿瑟丁·阿拉亚(Azzedine Alaia)、吉尔·桑达(Jil Sander)、詹尼(Genny)等品牌服装及其配套产品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
[19]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创建的LVMH集团,从事服装、名表、珠宝、化妆品、酒庄、拍卖行、百货公司等多个行业经营。拥有服饰类品牌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奥(Dior)、纪梵希(Givenchy)、唐娜·凯伦(Donna Karan)、璞琪(Emilio Pucci)、罗意威(Loewe)、思琳(Celine)、高田贤三(Kenzo)、芬迪(Fendi)等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
[20]王受之.世界时装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89.
[21]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21.
[22]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J].北京大学学报,1999,2:11.
[23]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12.
[2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0.
[25]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23.
[26]包铭新,马妮,于颖.时装评论教程[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3.
有关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研究(修订版)的文章
以理论评价方式从服装流行角度研究文化影响力可知,文化影响力对服装流行具有思想主导作用。文化影响力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外在竞争力,是一种促进服装流行不断延伸强大的扩张力。相比较而言,东方服装文化影响力相对弱而单一、传承为主,内在驱动力强。流行服装会随着商品文化附加值的增高而提升文化价值和销售价格。当今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处于文化消费品竞争激烈的语境中。......
2023-06-22
以选择实证方式从服装流行角度研究文化影响力可知,流行服装中自然存在的原生文化影响力蕴含于个人服装文化、民族服装文化、服装企业文化、服装产业文化之中。流行服装中人为附加的人工文化影响力,生成于流行专业预测、流行品牌打造、传播媒介宣传之中。从文化影响力大与小、多与少相互作用角度看,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具有相互交融为主而独立演进为辅的发展动向。......
2023-06-22
以内容分析方式从文化影响力角度研究服装流行可知,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在服装造型样式角度是以视觉传达力的形式存在的。服装审美观念的变革反映和促进服装流行的变迁,服装流行的变迁体现并影响服装审美观念的变革。文化影响力在空间内对于流行服装的推动作用,丰富了空间领域内的服装款式和服装文化,提升了空间领域中流行服装的影响力和拓展力。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对消费者具有指导性认可和引导性废弃的文化影响作用。......
2023-06-22
[5]本土嘻哈亚文化在2004年最接近“地上”,彼时台湾嘻哈歌手“热狗”在大陆引起轰动,使得嘻哈亚文化在市场意义上具备成为流行文化的潜力。在中国的语境下,嘻哈亚文化长期以来不被正视。就此而言,《中国有嘻哈》可以说是嘻哈亚文化的奇迹。随着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中国有嘻哈》使嘻哈亚文化逆袭为当下的流行文化。......
2023-10-20
社会的文化转型形制有原生自发型和次生后发型两种,前者是中国文化面临的理想机遇,后者是中国文化面对的现实挑战。应将T台展示的中国服装文化元素运用于日常流行服装,使之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群众基础支撑和推动中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发展进步。......
2023-06-22
文化影响力是文化的影响作用力,是文化对于文化受众的非强制领导力和非强迫控制力。文化影响力对服装流行具有凝聚、鼓舞、感召、推动作用。细致研究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两种现象,有利于从核心本质角度对流行服装行业作出观察。精准分析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二者关系,有利于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整体提升中国流行服装行业现状。本文研究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得到以下五点结论。......
2023-06-22
调整、完善设计教学,有利于服装流行的发展和中国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的提高。综上可见,明确流行服装设计的市场定位、研究定位阶层消费者所处文化语境、设计符合该阶层文化审美的流行服装,是服装设计作品流行开来和产生文化影响的前提条件。保护文化资源,意味着设计者需关注流行服装推出后产生的文化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设计水平体现文化水准,文化水准影响设计水平,文化与设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023-06-22
中国流行服装与中国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在成长发展中既有开拓力也有束缚力。中国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发展的原动力—中西文化基因优势比较以中西方文化基因比较的方式论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现当代文化主题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接纳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弱势从属或强势扩张状态。......
2023-0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