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服装与中国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在成长发展中既有开拓力也有束缚力。中国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发展的原动力—中西文化基因优势比较以中西方文化基因比较的方式论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现当代文化主题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接纳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弱势从属或强势扩张状态。......
2023-06-22
当代中国流行服装行业,成长于各国文化交流和中西文化交织的大文化语境之中。一方面,西洋流行服装行业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促成了西方流行服装的强大和西方文化影响力的强势,“西洋的服饰文化已作为一种国际文化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和承认”[6]。一方面坚韧浑厚的中国本土文化塑造了中国流行服装行业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中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在流行服装从业者的不断认知、开拓、摸索、进取中逐渐崛起。
(1)他国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的积累现状
他国经验是我国流行服装行业的宝贵财富,正确学习和借鉴、避免照搬和照抄,是提升我国服装流行水准和文化影响力度的有效方法。以下分别介绍五大国际时装之都所在地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日本五国的行业经验。
①法国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的依托—政府文化行为突出:法国流行服装业具有突出的政府行为特征。早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法国政府就通过向欧洲国家输送“潘多拉”盒子、《麦尔克尤拉·戛朗》杂志等象征奢侈生活方式、代表服装文化观念的宣传品,开始确立其时尚女装之都的国际地位。并依靠外来和本土著名设计师、文化大师的云集巩固了巴黎时装的文化底蕴,增强了巴黎时装的文化影响力度。
20世纪60年代,社会时局动荡、消费层结构改变、反体制思潮蔓延、新价值观念冲击共同促进了流行服装民主化、大众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倾向,也导致了法国高级时装业在20世纪70年代的迅速衰落。法国政府通过将法国时装、成衣、男装三协会合并、创立高级时装设计师大奖金顶针奖等途径,实现了高级时装行业文化、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保持巴黎在世界时装中的领导地位,法国政府一面支付费用,鼓励高级时装在世界各地展示,对其出口给予广告等方面的补贴,电视台免费为其播放和推广;另一方面采取对外开放政策,不分国籍,不分民族,为所有的设计师创造良好的施展才华、平等竞争的环境,吸引全世界有才华的设计师到巴黎来展开自己的事业。”[7]为坚守和巩固国际时装中心的地位不遗余力。
“尽管高级时装危机四起,困难重重,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面料、辅料及成衣厂家、新闻记者、高级顾客仍届时云聚巴黎,巴黎时装仍对世界的流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①
②英国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的依托—创意文化优势突出:英国流行服装业具有突出的创意文化优势。与掌握国际女装流行话语权的法国相比,最早进入工业化的英国在18世纪确立了当时男装流行的国际主导地位。英国改良17世纪出现的究斯特科尔(Justaucorpr)上衣,并取名夫罗克(Frock),基本形成现代西服的缝制技术。1770年伦敦出现的马卡路尼套装(Macaroni Suit),“被认为是近代男子时装先驱”[8]。1780年后,英国人开始穿用前门襟双排扣、翻领与驳头衔接的近代毛织夫罗克(Frok),并与类似现代背心的基莱(Gilct)和下装克尤罗(Culotte)共同组成了代表英国资产阶级田园文化的朴素、机能的三件套装,且在法国大革命后被推广改良,最终演变为了当代国际流行的西服套装。
英国流行服装创意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流行服装款式和拓展了流行创造思维。开创高级时装设计的第一人查尔斯·沃斯(Charles Worth)、超短裙的创作者玛丽·奎恩特(Marry Quennt)、朋克教母薇薇安·威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时装天才约翰·加里亚诺(John Galliano)、时装鬼才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慈善与环保提倡者凯瑟琳·哈姆尼特(Katharine Hamnett)、才女设计师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eny)等国际时装界挑大梁的卓越设计师都出自英国。
1998年英国第一个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将其作为“新英国”计划的一部分,并将“时尚设计”独立于设计作为13个创意产业门类之一,极大促进了英国流行服装业的发展进步,增强了英国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英国流行服装完美融汇了传统与前卫、绅士与朋克,并凭借其出奇制胜、独辟蹊径的创意和严谨务实、规范高效的运作机制,持续影响着日新月异的流行服装的面貌。
③意大利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的依托—艺术文化底蕴突出:意大利的流行服装行业依托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意大利流行服装以出众的艺术内涵、设计品位、优质面料、考究工艺闻名于世。意大利是西方近世纪服装的开端地,它将文艺复兴文化融入当时的流行服饰,改变了中世纪哥特式服装的细长造型,使服装转向横宽方向发展。当时意大利女装还出现了上下分离款式,打破了之前服装上下相连的剪裁模式,并产生了袖子的单独制作工艺和高跟鞋的前身软木高底鞋(Chopines)。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流行服装业在废墟中崛起,首开现代男式时装表演先河,并逐步确立了其在国际流行男装中的强势地位。意大利注重中高级成衣和日常便装的经营销售,善于平衡文化与盈利、创意性与产业化的关系。1951年佛罗伦萨举办国家第一次成衣化时装展,且每年与巴黎时装展同步举行,成为意大利流行服装业战后复苏的起点。
1962年意大利在罗马成立了全国时装协会。20世纪70年代后期,政府时装局成衣化时装部由佛罗伦萨迁址米兰,管理机构、时装公司、生产厂商的云集及米兰优秀的产业结构、专业人才、便利交通,共同促成了“意大利制造”的文化影响力,这也成为意大利从追随巴黎流行到自立流行风尚的发展拐点。
意大利流行服装行业注重秉承传统文化,灵活而精工的家族产业与现代化流行服装推广手段珠联璧合,精致而洒脱的时装品牌与传统文化内涵相得益彰,共同创造了今日意大利流行服装的明快利落和亲切舒展。
④美国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的依托—商业文化气息突出:美国的流行服装业依托务实的商业文化气息。美国是高级时装的最大消费地区和高级成衣、运动服装的重要产出地区。“美国社会讲究实际、讲究舒适、缺乏欧洲的严格的社会阶层划分意识,也缺乏欧洲比较单一的传统文化传统模式,是美国时装迟迟没有如同巴黎那样起步的主要原因。”[9]
美国对机能、舒适、便捷化服装的商业推广是世界成衣批量化生产的催化剂。“美国的巴塔利库(Butterick)于1863年开始出售纸样,这种用来裁衣的样板,是量产概念的基本要素之一,过去那遮盖不同体型的衣服都是量体裁衣制成的,而这种纸样则是后来规格化、标准化的成衣产业的基础和萌芽。”[10]1893年Vogue杂志在美国创刊,推广美国舒适、机能的流行服装文化理念。如杂志曾将代表时代精神和功能主义的夏奈尔“黑色小衫”誉为“时装中的福特汽车”加以推崇。
不少欧洲设计师受到美国舒适、机能的着装观念影响,推出设计作品并引发流行,服装设计“超现实主义者”艾尔萨·夏帕瑞利(Elsa Schiaparelli)旅居美国后就曾推出赛帕莱茨(Separate)套装,在欧洲引起轰动。从20世纪40年代始,美国购入大量巴黎时装专利,加以简化并进行批量生产。迪奥先生还顺应这种潮流,创立了时装及配件设计的“专利费用”(License)获利方式。
运动式服装最早也出现于美国。美国流行服装行业精英扭转了运动服装价格仅为高级时装价格2.5%~5%的局面,使轻松活力的美国运动装驰名全球。而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唐娜·凯伦(Donna Karan)等美式时装品牌也以便捷、都市的文化气息赢取了国际流行服装的大量市场份额。纽约T台相对开放而包容,对国外设计师尊重友好,有“亚裔服装设计师的福地”[11]之称。
美国务实的商业模式、强势的营销手段、强大的经济效能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共同促进了其流行服装业的兴旺繁荣,并影响和冲击了流行服装业的传统观念和经验意识。
⑤日本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的依托—东方文化特色推出:日本的流行服装行业依托其东方文化特色。日本十分注重服装教育,如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日本东京文化服装学院(Bunka Fukuso Gakuin)和注重文化艺术教育的日本东京多摩美术大学(Tama Art University)早在20世纪初就已建立,为日本流行服装发展积累了大量人才资本。而日本民众耳濡目染本土文化,乐于体悟和接受本土风尚,为日本流行服装发展提供了消费受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通过发掘整理历史服装遗产、开设装道和服学院、兴建服装博物馆、派出和服文化使节团等方式极力宣扬日本服装文化。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世界石油危机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并激发了人们对阿拉伯等“东方国家”(欧洲人的眼里属东方国家)服装文化的喜好。高田贤三、三宅一生等日本设计师以此为契机,依托日本服装文化,推出了宽松肥大的非构筑式服装,在巴黎引起轰动,动摇了西方根深蒂固的立体剪裁模式和三维着装方式。
1881年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为跻身国际时装舞台,汲取日本文化中瑕疵、朴素、残缺、间隔、消长、融合等文化理念,推出了以黑色为基调的“贫穷的设计”[12],再次冲击了西方服装流行观念和西洋服装的文化影响力。一大批日本优秀设计师将和服、柔道服等日本传统服装中的立领、广袖、缚带、装饰及包裹、褶皱、披挂、缠绕等剪裁制作手法以当代服装语汇加以精妙诠释,推出了富于浓郁日本文化特色的流行服装,极大提升了日本服装的文化影响力。
日本设计师在服装销售中十分注重推广日本文化,《东方遭遇西方》《讲述我自己》等书籍、《都市和服装笔记本》《玩偶》等电影以及川久保玲的品牌好像男孩(Comme des Garcons)曾发行过的Six等杂志都是为推广本土文化而打造的文化推广作品。
综上可知,日本流行服装行业的崛起是历史服装文化积淀、国民服装文化意识、服装文化教育体制、服装文化扶植战略、服装文化崛起契机、服装人才文化推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他国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的发展经验
从法、英、意、美、日五大流行服装强国经营服装流行和打造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的实践经验可知,政府文化扶植、创意文化思维、艺术文化底蕴、商业文化气韵、本土文化应用等在流行服装行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流行服装行业要以强势服装文化为依托,而强势服装文化的打造是全面系统、长期推进的过程,需要行业内外做持续而具体的文化功课。
(3)我国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的积累现状
当代中国流行服装行业在次生后发的近现代社会文化形制下摸索前进,经历了融汇东西文化、领悟行业本质、探寻文化资本的过程。以下阐述中国流行服装行业发展经历与中国流行服装行业的文化运用现状。
①形成时期—融汇东西文化:“近代中国,以上海女式红帮裁缝为支撑、专做女时装的时装业和以宁波男式红帮裁缝为支撑、专做男西装的西服业,各占据此时中国西化服装产业的半壁江山。上海档案馆《时装业行业简史》对男式红帮裁缝和女式红帮裁缝两个工种业务上的区别有‘一个专做男式,而一个是专做女式的’‘分成两个行业,在技术上又各有专门’[13]的记载。”[14]
时装业和西装业的蓬勃发展,促成了中国近现代流行服装产业的第一个高峰期,形成了中国特色近现代流行服装中西合璧、精致时髦的文化风貌。此时仅时装业就涉及十余个时装门类和诸多时装饰品种类,并都有其各自设计特点和流变规律。
1949年后,苏联文化开始全面影响我国,苏联风格服装因此开始引领流行。男装中以列宁装、人民装、中山装为流行服装,女装中以布拉吉、军服式女装为流行服装。这时中国流行服装的文化主角从西欧大陆转向了东欧苏联。
改革开放之前,以中山装、军便服、青年装“老三样”和蓝、绿、灰“老三色”最为流行。女装中有西式装袖、中式立领、琵琶盘扣的中式棉袄罩衣等中国风尚服装出现,服装中的本土文化元素再次依稀可见。
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福建等地服装企业依靠政策、地缘等优势开始崛起,而这时的西式服装文化再次占据主流地位,男士流行服装有西装、夹克、风衣等,女士流行服装有西装套裙、连衣裙、女衬衫等。
②进行中期—领悟行业本质:深化改革时期,服装企业开始全面崛起,自有品牌企业和服装加工企业共同发展进步,形成了中国服装行业的新格局,促成了中国“最大服装生产、出口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流行服装开始千变万化、国际同步。此时的中国服装行业开始意识到文化是服装行业的根本、文化影响力是服装流行的根本力,而中国民众的本土文化意识和文化归属需求进一步增强。
③当前时期—探寻文化资本:当代中国的流行服装行业,开始广泛运用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各式文化武装流行服装,以推动服装流行和促进行业发展。
流行服装行业的内核是服装企业,因此下面以商业资本型企业、设计师型企业、中小型加工企业为例证对象,对当代中国流行服装行业的文化运用和探索现状进行阐述。
★占据资本优势的商业资本型服装企业—以资本开拓文化:我国商业资本型服装企业占据资本优势,以资本开拓文化。这具体表现在重视服装设计、重视服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商业资本型服装企业一般将服装设计师划拨于掌舵企业发展方向的技术部门。大型企业除招聘一般设计师外,会高薪聘用知名服装设计师,以推出具有文化深度的流行服装。如我国著名设计师王新元、张肇达、武学凯、计文波等都曾受聘或现受聘于商业资本型企业,为企业提高其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商业资本型服装企业还与学校、学者、联合会、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和学术个人进行服装文化交流合作。如柒牌服装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手建立了“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七匹狼与中国美术学院联手建立了“中国男装文化研究所”、雅戈尔与东华大学联手建立了“男装研究所”、四季青集团与中国美术学院学者筹划建设“杭州四季青服装创意产业研究所”等。通过探讨、交流、研究、运用服装文化,扩大服装文化附加值以提高企业收益。
★占据文化优势的设计师型服装企业—以文化积累资本:我国设计师型企业占据文化优势,以文化积累资本,是服装企业中运用文化提升中国流行服装素质和文化影响力度的领军者。设计师型企业在服装发布和经营销售中,力求融入文化元素,注重光大本土文化理念,并以争取中国流行服装的国际话语权为己任。这些中国流行服装行业领军者们,为中国服装文化的自主选择与开拓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
从本土文化运用角度,可将这些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发掘本土文化并结合国际时尚语汇确立的设计师型企业,以张肇达的马克·张、梁子的天意、计文波的利郎、杨紫明的卡宾、张志峰的东北虎等为代表。一类是专注中国本土风尚的设计师型企业,以王晓琳的木真了、陈春方的上海徐、何红雨的五色土、陶玉梅的陶玉梅、董桂荣的璞玉、杨成贵与曹明求的杨·曹韵、岳枫华的玄色衣裳、王金乔的格格旗袍等为代表。
以梁子的天意为例,梁子善于将中国本土元素与国际时尚元素巧妙结合,服装创意突出、可穿性强。其本人曾荣获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并获得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品牌天意以莨绸[15]为主打,而莨绸被梁子发现时几近失传。梁子抢救莨绸制作工艺,并开发出莨棉绸、生纺莨、印花莨绸、彩色莨绸等多个莨绸品种。
品牌天意以“渗透”为主题参与第四届深圳文博会,举办天音、天籁、潺、和、濡等本土发布会,应首尔、巴黎、吉隆坡、新加坡等地邀请举办专场或时装周发布会。中国本土文化发掘和本土服装元素应用是天意在业界竞争取胜的法宝和进军国际流行服装市场的凭借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的国内外秀场多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关。王新元的“百年时尚”“天一夜宴”、张肇达的“东方晨采”“贵魅惊艳”、马可的“秦俑”“无用之土地”、武学伟的“中华衣王”、武学伟和武学凯的“剪纸儿”、李晓燕的“国色天香”、张义超的“荣昌夏布”、刘薇的“蓝印花布”、祁刚的“天色”等秀场都以娴熟运用中国本土文化元素为亮点。
“一个人的才华,只有和真正属于他的本质的文化基因相结合,才会迸发出才华的光辉。”[16]而中国设计师及设计师型服装企业的成长壮大,可谓此语的生动诠释。
★维持夹缝生存的中小型加工服装企业—探求文化与资本:中小型加工服装企业相对商业资本型企业缺少资金优势,相对设计师型企业缺少文化优势,是中国服装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夹缝生存者。面对国外设限、反倾销纺织贸易谈判和国内加工低利润、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内忧外患,我国中小型加工服装企业已几乎毫无影响力和竞争力可言。
行业洗牌、企业整合大趋势下,紧跟时代步伐、规划发展步骤、明确生产定位、建设企业文化、增加产品文化附加值、积累资金以求战略转型、注重产品设计以实现品牌效益等方式与方法,成为加工型服装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4)我国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的发展经验
携带不同文化基因的服装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是中国流行服装业身处的行业文化语境。在此语境下,中国流行服装行业需立足本土文化和本土消费者以求稳定与发展。因为中国本土文化是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是中国流行服装的文化立身之本,而中国本土市场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是中国流行服装行业的立身之地。
正确吸纳国外优秀文化而不被同质、同化,正确创新我国传统服装文化而不被禁锢、禁闭,脚踏实地、长期持续地提高本国流行服装文化质量和文化影响力度,是我国流行服装行业稳健发展的前提条件。
有关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研究(修订版)的文章
中国流行服装与中国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在成长发展中既有开拓力也有束缚力。中国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发展的原动力—中西文化基因优势比较以中西方文化基因比较的方式论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现当代文化主题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接纳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弱势从属或强势扩张状态。......
2023-06-22
对服装流行趋势的分析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和揭示服装的流行规律,更有助于服装设计原创灵感的迸发。美国服装流行则与美国国民精神一样,讲究实用第一。3.服装流行趋势的表达服装流行趋势表达即为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提案。国际上的服装流行趋势发布周期是一年两次。近年来,对于发布的流行色卡、流行面料、流行款式,大多以回归自然、经典怀旧、民族性、高科技等为主题,从而形成了新的服装流行趋势......
2023-06-24
社会的文化转型形制有原生自发型和次生后发型两种,前者是中国文化面临的理想机遇,后者是中国文化面对的现实挑战。应将T台展示的中国服装文化元素运用于日常流行服装,使之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群众基础支撑和推动中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发展进步。......
2023-06-22
健康与生活、自然与环保、流行与时髦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已成为环保服装发展的新亮点。由于环保服装价廉物美,不仅吸引了老百姓欣喜的目光,也引起了跨国时装公司联合开发、制作和销售环保服装的兴趣。长期穿着此类服装会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诱发疾病。......
2023-10-18
可见,服装符码的各要素之间充满了符号学的内涵,流行服装意义的生成要依靠母体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支撑物和变项之间的密切融合倾向解释了流行变化中创造性的低微,从而让人难以察觉。......
2023-06-18
文化影响力是文化的影响作用力,是文化对于文化受众的非强制领导力和非强迫控制力。文化影响力对服装流行具有凝聚、鼓舞、感召、推动作用。细致研究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两种现象,有利于从核心本质角度对流行服装行业作出观察。精准分析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二者关系,有利于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整体提升中国流行服装行业现状。本文研究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得到以下五点结论。......
2023-06-22
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是对服装流行时尚风向、社会思潮理念、具有市场潜力的服装产品的分析,通过分析进而制作出较为科学准确、具有预见性的趋势方案。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模拟实训,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服装流行趋势相关因素的认识,紧密把握时尚动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原创设计意识。1.服装流行趋势的分析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模拟,首先应对服装流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2023-06-24
以内容分析方式从文化影响力角度研究服装流行可知,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在服装造型样式角度是以视觉传达力的形式存在的。服装审美观念的变革反映和促进服装流行的变迁,服装流行的变迁体现并影响服装审美观念的变革。文化影响力在空间内对于流行服装的推动作用,丰富了空间领域内的服装款式和服装文化,提升了空间领域中流行服装的影响力和拓展力。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对消费者具有指导性认可和引导性废弃的文化影响作用。......
2023-0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