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影响力是文化的影响作用力,是文化对于文化受众的非强制领导力和非强迫控制力。文化影响力对服装流行具有凝聚、鼓舞、感召、推动作用。细致研究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两种现象,有利于从核心本质角度对流行服装行业作出观察。精准分析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二者关系,有利于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整体提升中国流行服装行业现状。本文研究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得到以下五点结论。......
2023-06-22
中国文化发展中,面临文化转型和文化选择。社会的文化转型形制有原生自发型和次生后发型两种,前者是中国文化面临的理想机遇,后者是中国文化面对的现实挑战。个人的文化选择形式有自主创新和以洋为新两种,前者是中国文化面临的理想机遇,后者是中国文化面对的现实挑战,以下详述。
(1)社会文化转型的理想形态—原生自发形制
冯天瑜在《中华元典精神》一书中论述到:“与欧洲的‘原生型’或曰‘自发型’近代化相比,中国的近代化可称之‘次生型’或曰‘后发型’。”[3]所谓“自发型”即因自然发生发展而自成完整体系的发展形态。“所谓‘后发型’,即有的学者所说的‘他发型’,以模仿和学习‘原生型’为起点,必然与传统文化发生巨大的冲突。”[4]中国近代前的文化以原生自发型为开端,而中国近代文化以次生后发型为开端。
中国近代前的原生自发文化形制,为当代中国流行服装和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劲有力的文化支撑,是中国流行服装业的文化资源宝库。这些文化资源包括中国历史服装中色彩、面料、图案、纹样、工艺、配饰、局部式样等文化元素,中国少数民族中满、藏、回、苗等各民族服装,中国历史文化中建筑、绘画、书法、陶瓷、手工等文化形态;还包括经中国古代文人创作塑造出的,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烟雨江南、寥廓北国等文化意境。
以中国历史服装中的文化元素为例,颜色有红、黄、青绿、青、靛、紫、水色等,工艺有刺绣、镶边、盘扣等,面料有绢、绨、锦、缎、素罗、药斑布等,图案有桂子兰孙、喜庆福来、群仙祝寿、红杏万年、鸣凤春晓等,纹样有回纹、云纹、叠胜纹、兽面纹、对鸟纹、圣树纹、七珍纹、八宝纹、宝相花纹、天王化生纹、连珠团窠纹、雷纹条花纹、复合菱形纹等。配饰有发髻、高冠、项圈、头箍、花子、马靴、绣花鞋、瓜皮帽等。局部式样有对襟、斜襟、立领、前后侧开衩等。
在运用这些文化元素充实流行服装的本土文化内涵时,要注意表达方式和受众人群。应使推出的流行服装适合当代文化语境,以当代服装文化语汇诠释流行服装,而不是将历史服装文化元素生硬、肤浅地堆砌拼凑起来。应将T台展示的中国服装文化元素运用于日常流行服装,使之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群众基础支撑和推动中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发展进步。
(2)社会文化转型的现实挑战—次生后发形制
中国近代文化以次生后发文化形制为开端,对当代中国流行服装和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造成了阻碍。因为缺乏近现代强大本土文化滋润的流行服装是苍白的,缺乏近现代强大本土文化支撑的中国文化影响力是无力的。中国近现代本土文化根系不发达,供给当代中国流行服装业的文化营养有限,为提升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中国流行服装业更多时候只能在中国近代以前的服装文化和西方服装文化中汲取营养。
好在中国的近代文化“是‘古今中西’大交汇的产物,而绝非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的简单位移”,“一旦当后发国家(特别是那些文明悠久的后发国家)迈开近代化步伐,其文化传统必然加入到动力系统之中并且会愈益强有力地发挥作用”[5]。
西方近代文化“先发制人”,但中国近代文化也并未完全“后发制于人”,并依拖历史文化的强大发展惯力和当代文化的本土引力,一直努力变“后发”为“先发”,以促进服装流行和增强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国流行服装行业的发展。
(3)个人文化选择的理想形态—自主创新形式
个人的文化选择是相对于社会的文化转型而言的,前者强调个人主观能动对于文化的作用,后者强调社会客观形制对于文化的作用。在相对被动的次生后发社会形制中,正确发挥个人对于本土文化的选择权作用,强调自主创新和文化独立,对于本土文化的发展促进作用巨大。
自主创新的个人文化选择是相对以洋为新的个人文化选择而言的。对于流行服装行业来说,即从业人员和消费大众不照搬或照抄强势时装文化影响力国家的行业模式、经营理念、服装文化、设计经验,而是结合本土文化和本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的流行服装发展道路。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依靠党和国家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环境、强调自主创新和政治独立取得的,中国服装文化的提升和中国流行服装的成长,同样要将西方流行服装行业现有经验融入中国本土文化语境,强调自主创新和文化独立。
这要求中国流行服装企业法人和从业个人秉持本土文化风尚和文化保护良知,以推出和推广中国风尚的流行服装为己任;而中国流行服装消费者需秉承本土文化气度和本土文化风骨,以选择和身着中国风尚的流行服装为己荣,共促中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进步。
(4)个人文化选择的现实挑战—以洋为新形式
个人文化选择的现实挑战面是相对自主创新的以洋为新。以洋为新的个人文化选择会变异中国优质文化基因、冲淡中国当代文化主题、延长中国文化新旧断层、加剧中国文化错位反应、消磨中国民众身处的本土文化语境、滞后中国原生自发形制文化社会的到来时间。流行服装业中的以洋为新,表现为在人才教育、企业文化、产业创意、流行预测、品牌打造、媒介推广等方面对于西方流行体系的照搬照抄、机械模仿。比如办学上完全依从西方的设计、打板、工艺模式,除中国服装史课程外缺少对中式服装文化的整体、系统学习;企业文化上盲从西方模式,使秉持中国文化的愿景遭遇全盘西方的冲击;产业创意上模仿西方创意思维,创意产业园扩张速度与实际创意产能不相匹配;流行预测中以西方流行语汇而非本土文化符码制定流行风向标;品牌创建中设计、发布、形象营造等以西方品牌模式为蓝本;媒介推广中忽视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运用等。
以洋为新的文化选择行为建立在专注和珍视西方文化、无视和遗弃中国文化之上。这种文化选择下产出的流行服装,在国际竞争中因模仿不像西方文化和诠释不出本土文化而无竞争力可言。正如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名誉主席雅克·穆克里埃(Jacques Mouclier)所说:我告诫中国年轻的设计师,永远不要忘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并将其融于他们的设计当中。中国时尚只有紧紧地依附中国文化,才能成为吸引法国乃至欧洲时装界的巨大市场。
有关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研究(修订版)的文章
文化影响力是文化的影响作用力,是文化对于文化受众的非强制领导力和非强迫控制力。文化影响力对服装流行具有凝聚、鼓舞、感召、推动作用。细致研究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两种现象,有利于从核心本质角度对流行服装行业作出观察。精准分析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二者关系,有利于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整体提升中国流行服装行业现状。本文研究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得到以下五点结论。......
2023-06-22
中国流行服装与中国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在成长发展中既有开拓力也有束缚力。中国服装流行与文化影响力发展的原动力—中西文化基因优势比较以中西方文化基因比较的方式论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现当代文化主题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接纳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弱势从属或强势扩张状态。......
2023-06-22
调整、完善设计教学,有利于服装流行的发展和中国流行服装文化影响力的提高。综上可见,明确流行服装设计的市场定位、研究定位阶层消费者所处文化语境、设计符合该阶层文化审美的流行服装,是服装设计作品流行开来和产生文化影响的前提条件。保护文化资源,意味着设计者需关注流行服装推出后产生的文化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设计水平体现文化水准,文化水准影响设计水平,文化与设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023-06-22
以内容分析方式从文化影响力角度研究服装流行可知,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在服装造型样式角度是以视觉传达力的形式存在的。服装审美观念的变革反映和促进服装流行的变迁,服装流行的变迁体现并影响服装审美观念的变革。文化影响力在空间内对于流行服装的推动作用,丰富了空间领域内的服装款式和服装文化,提升了空间领域中流行服装的影响力和拓展力。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对消费者具有指导性认可和引导性废弃的文化影响作用。......
2023-06-22
加强国家干预,是提升我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一个国家的流行服装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影响力和流行接受度的提升,需要以该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作为支撑。当代中国经济越繁荣,中国流行服装业就越兴旺,中国服装文化在传达和传播中的表现力和影响力就越坚实。其中的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对于中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发展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中国服装协会还是首批4A级全国性行业协会。......
2023-06-22
以争取本国客户来扩大内需,是中国流行服装行业推动服装流行和增强服装文化影响力的前提条件。2007年,我国服装内销增长率15年来首次超过外贸的增长率,这对中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发展,是国际挑战更是国内机遇。依托本国综合实力的提携和本国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中国服装流行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2023-06-22
以理论评价方式从服装流行角度研究文化影响力可知,文化影响力对服装流行具有思想主导作用。文化影响力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外在竞争力,是一种促进服装流行不断延伸强大的扩张力。相比较而言,东方服装文化影响力相对弱而单一、传承为主,内在驱动力强。流行服装会随着商品文化附加值的增高而提升文化价值和销售价格。当今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处于文化消费品竞争激烈的语境中。......
2023-06-22
随着流行服装行业对于个人服装文化、民族服装文化、服装企业文化、服装产业文化等中的文化力量的发掘和应用,我国流行服装的文化积淀会逐渐浓郁和深厚。在流行运作中以流行预测、品牌打造、媒介宣传、市场营销等方式对服装文化进行阐释发掘,增强和提升我国服装文化的内部感召力和外部影响力。......
2023-0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