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物质财富与劳动的双重辛酸

物质财富与劳动的双重辛酸

【摘要】:具体来说,从物质财富的积累到物质财富的表现,再到豪华饰物的复杂性,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存在双重劳动。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然由“劳动”创造。此外,获得财富的重要途径是发动战争和抢夺。在战争中,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有可能被敌人占有。为了实现以上的沟通目的,资本家必须花费一部分物质财富来支付一定量的生产这件物品的“劳动”。一件坐具可以象征政权和财富,言下之意是,可以象征拥有劳动者的“劳动”的权力。

1.劳动的层次

在以上讨论中,我们尝试证明,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发展到巴洛克时期的家具,起决定性的因素是物质财富。具体来说,财富的增加导致家具中豪华元素的增加。装饰元素的增加导致坐具形式的复杂性(复杂性是巴洛克家具的其中一个特征)。所以,我们谈论巴洛克的豪华,自然要谈论家具造型的复杂性问题。复杂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装饰和结构两方面。

我们在此所谈论的复杂性只有在人类的劳动范畴里才有效。具体来说,从物质财富的积累到物质财富的表现,再到豪华饰物的复杂性,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存在双重劳动。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当时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这种双重劳动现象允许我们讨论豪华家具的制造过程中的劳动的角色问题。

第一种劳动存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过程中,这种累积起来的物质财富是剩余价值的总和(见图3-32)。

图3-32 双重劳动(一)

首先,财富的积累的首要条件是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创造的首要条件是劳动。原因很简单,因为劳动创造财富,大量的劳动才能产生大量的财富;否则,“多劳多得”原则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然由“劳动”创造。“劳动”观点是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的思想的核心。其次,对于他来说,“劳动”创造一切,包括“美”。“劳动”存在于社会的中心,社会是劳动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与好朋友、继承者恩格斯说:“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们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49]这里,恩格斯加上了“劳动”的对象——自然。

以上说明了财富的创造,现在我们来谈论财富的积累问题。

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里,一个劳动者(或者一个雇工)可以拥有他的劳动成果中的一小部分,以满足他的生活的基本需求。另外一大部则被资本家(或者雇佣者)这个非劳动者拥有。

此外,获得财富的重要途径是发动战争和抢夺。在战争中,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有可能被敌人占有。一直以来,总是有一些人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而另一些人则从中获利。

资本家或者某个人,又或者某个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后,就会想办法表现其所拥有的财富,以证明自身的经济实力,以此来提高或者证明他的社会地位。

展现财富的办法有许多,在建筑和家具中采用某种象征性元素则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这个手法将由第二种“劳动”来实现。

第二种劳动存在于物质财富的表现过程——制造物品的过程中(见图3-33)。

图3-33 双重劳动(二)

具体来说,当人产生表现这种骄傲的欲望时,人就会努力寻找表达的媒介。比如,绘画作品、房子、服装和家具等。人们观看以上这些物体的过程,也是与物体进行沟通的过程(即,审美过程),由此转向另一个沟通内容:物主的经济、地位、身份等。

为了实现以上的沟通目的,资本家必须花费一部分物质财富来支付一定量的生产这件物品的“劳动”。与财富的积累过程的原则一样,“劳动”的质和量决定了财富的量,财富的量决定了物主的社会地位,这后者便是值得资本家骄傲的因素。

一般来说,大量的“劳动”可以催生3种可能:第一,大量的产品。这种现象与巴洛克时期关系,因为当时社会上还没有出现批量生产现象,仅是少量的上层阶级享受少量的豪华产品。第二,产品的精美。第三,产品的装饰复杂性。对于巴洛克艺术,后两点经常是同时产生的。即,人们在家具中采用复杂的装饰元素,家具也显得精美大方。

2.劳动的特征

物质财富既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动力,也是人类劳动的象征(或者是记录人类劳动的符号)。在这个理论框架里,“劳动”比物质财富意指更多的事情,并决定所有与人类相关的比喻内容。“豪华的物品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这个句子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更应该这样说:“豪华的产品是劳动者的‘劳动’的象征,也是拥有劳动者的‘劳动’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的人的权力的象征。”第二个结论的重点是“取得剩余价值的权力”。

马克思已经在理论上提出存在于资本家和普通劳动之间的矛盾。此处,我们仅提及几点:劳动者创造越多财富,他就越贫穷;劳动者生产越多商品,他这个被当成商品的人越被贬值。“劳动”为富人产生贵重物,同时也为穷人产生贫穷。马克思把这个理论称为“异化”。从资本主义体系中可以分流出4个“异化”体。此处,我们仅提及与我们的主题相关的两个:第一,劳动者和产品的“异化”。这就是说,产品异化了,它不属于劳动者。第二,“劳动”与劳动者的“异化”。这就是说,“劳动”从劳动者身上异化出来,劳动不是劳动者所能控制的,劳动者必须劳动。这是被动的行为,没有个人的主动性。最终是资本家从“异化”了的“劳动”和“异化”了的产品中获得利润

虽然,1844年,马克思主要谈论当时的社会问题,但是以上谈论的社会问题在马克思以前已经存在。他的理论建立在历史的视角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社会矛盾可以应用在我们的关于巴洛克极端奢华的坐具的讨论中。

当一件巴洛克的坐具完成时,双重的现实的劳动就结束了,坐具属于有权力拥有它的人。巴洛克时代见证了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当时,自由和平等并没有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个人的发展得不到保证,社会因社会关系的不平衡而失去平衡。结果,社会矛盾不断增加:有奢华、劳动的困难、财主的政权等因素。奢华程度越高,普通人们的软弱性和依赖性越明显。

当坐具融入了劳动的含义,就体现出如下特征:(1)物品中存在的复杂性可以反映出“劳动”的复杂性,也可以反映出劳动关系的复杂性。既然,社会是由劳动关系构成的,劳动关系复杂化了,社会也就复杂化了。(2)“劳动”是中心点,所有社会活动都围着它发生,艺术创作也不例外。(3)一件坐具可以象征政权和财富,言下之意是,可以象征拥有劳动者的“劳动”的权力。坐具越奢华,这种权力越显得强大。

根据以上观察,我们可得出两点结论:(1)双重“劳动”的过程代表资本的运转和操作。一般来说,这就引起两种结果:这两个功能直接增加资本家的资本,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家具的发展也应该被纳入社会发展之中。(2)与艺术有关。双重“劳动”的过程代表一对双重问题,而且,第一个问题牵涉到第二个问题:财富的分配问题,即财富与“劳动”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成为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问题论。这方面的先驱应该是20世纪的前卫艺术家

人类的“劳动”(不是艺术作品)是20世纪艺术创作的重要的出发点。与过去的时代相比——从古埃及到19世纪,今天,“劳动”这个词意指更多的事物。在艺术创作中谈论的“劳动”主要运用于个人行为或者社会行为。比如,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为了向观众展现他的救命恩人的“劳动”(救助过程),在《油脂椅子》中把凝固的油脂放(展示)在椅子上。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另一本书里进一步讨论。

一些当代艺术作品经常是大尺寸的,价格非常高,为此,我们得提出一个问题:在艺术领域里,除了经济能力、名气、威望之外,已消耗的大量财富是否可以意指别的事物?依据不同的情况,也许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从15世纪起,人文主义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表现在艺术中。但是,这仅限于皇家和贵族的生活范围。得益于罗马历史遗产的发现和皇家的经济支持,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逐渐兴起。随着物质财富和政权的积累,家具和艺术越来越奢华,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应运而生。这场运动随后传入欧洲其他国家。但是,意大利以外的国家当时仍然受哥特式艺术的深刻影响,所以各国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出不同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家具。最终,以法国的巴洛克艺术表现得最突出,把巴洛克艺术推向顶峰。

人文主义的发展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目标。人类为自己劳动,而很少为“神”劳动。在物品的制造中,例如神的象征性图像和天使等宗教元素已经被弃而不用。人们只采用能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中心性的元素。这不仅体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也体现科学转变、经济转变、政治转变和意识形态的转变。如果没有科学、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支持与配合,家具和艺术就不可能得到高度发展。总的来说,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家具是众多转变所带来的物质结果。

物质财富是所有人类社会活动的动机。一般来说,获得财富和积累财富导致人们在家具这样的物品中表现他们的的物质财富。正常来说,这种表现要求物品达到高度奢华,这种奢华也引起了家具的装饰图案和整体结构的复杂性。

物质复杂性的背后隐藏着“劳动”的复杂性(此处的“劳动”包括质和量)。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看,“劳动”比物质财富可以决定和意指更多的事物。装饰图案的复杂性和坐具结构的复杂性表面上意指主人的财富和政权,实质上意指拥有劳动者的“劳动”的权力。双重劳动的过程体现出一些问题,如,财富的分配问题、财富与“劳动”的关系问题。我们也观察到,“劳动”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