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一等腰直角△ABC,AC为斜边,顶点B在直线NC上,完成其两面投影。2-20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BD的投影和另一对角线端点的水平面投影a,试完成菱形的投影图。2-25完成下列平面图形的第三投影,并求作出属于平面上的点K的另两个投影,并填空。2-26作图判断点A或直线AB是否属于给定的平面。2-34过已知点A作一直线AB,使其平行于已知平面△DEF。2-36求作直线与平面的交点K,并判断可见性。......
2025-09-29
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表面交线,一般是由数段平面曲线组合而成的空间曲线,如图4-18所示。每一段平面曲线都是平面立体的棱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的交线,相邻两段平面曲线的连接点(也称结合点,如1、2、3、4)是平面立体的棱线与曲面立体表面交点。
因此,求作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可归结为求作平面(平面立体的棱面或底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和求直线(棱线)与曲面立体表面的交点。
【例4-6】 求作四棱柱与圆锥的相贯线,如图4-18所示。
图4-18 四棱柱与圆锥相交
解:由于四棱柱的四个棱面皆为平行于圆锥轴线的铅垂面,因此,四棱柱和圆锥的相贯线是由四段双曲线组合而成(前、后两段及左、右两段各自对称)。四段双曲线的结合点恰是四棱柱的四条棱线与圆锥面的交点。
由于四棱柱各棱面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所以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全部与各棱面的水平投影重合(矩形),余下只需求作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及侧面投影即可。
作图步骤:
(1)求特殊点。
1)相贯线上的四个结合点 (各段双曲线上的最低点)。这四个点的水平投影1、2、3、4为已知(在四根棱线的水平投影处),用纬圆法 (圆锥面上过该四点的水平圆)求出它们的正面投影1′、2′、(3′)、(4′),再补出其侧面投影。
2)各段双曲线上的最高点。前、后两段双曲线上的最高点正好位于二立体左、右两部分的对称平面内,它们是圆锥面上最前、最后两根素线与四棱柱前、后两棱面的交点,可直接在侧面投影中定出,即5″、7″,交找到其正面投影5′、(7′)。同理,左、右两段双曲线上的最高点是圆锥面上最左、最右两根素线与四棱柱左、右两棱面的交点,可直接在正面投影中找到它们的6′、8′,然后再求出其侧面投影(6″)、8″。
(2)求一般位置的点。可用素线法(或纬圆法)求出前、后两段双曲线上两个处于对称位置的一般点,先在水平投影中取9、10两点,通过9、10分别作出圆锥面上的两条素线,并在两条素线的正面投影上定出9′、10′。
(3)连点。正面投影中的双曲线1′5′2′,与 (4′)(7′)(3′)前后重影,左、右两段双曲线积聚成直线。侧面投影中的双曲线1″8″4″与 (2″)(6″)(3″)左右重影,前、后两段双曲线积聚成直线。
【例4-7】 求三棱柱与半球的相贯线,如图4-19所示。
解:从水平投影中可看出,三棱柱的三个棱面都与半球相交。其中除左边的棱面AB完全与半球相交外,其他两个棱面只部分与半球相交。所以,相贯线应是由三段圆弧连接而成。由于三棱柱上的棱C与球并不相交,因此,相贯线的三段圆弧有两个结合点,它们分别在棱A和棱B 上。(https://www.chuimin.cn)
由于三棱柱各棱面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所以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全部积聚在三棱柱各棱面的水平投影上。因此,本题只需再作出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及侧面投影即可。从图中还可分析出:三棱柱后棱面(正平面)上的交线,其正面投影反映实形——圆弧,其侧面投影则积聚在后棱面的侧面迹线上;而其他两个棱面上的交线,在正面及侧面投影中皆为部分椭圆。
作图步骤:
(1)求棱面AC与半球的相贯线。棱面AC与半球底圆相交于1点,在正面投影中以0′为圆心0′1′为半径画圆,该圆与棱线a′的交点3为该截交线的终点 (即与AB 棱面上另一段交线的结合点)。
(2)求棱面AB及BC与半球的相贯线。为求出这两个棱面上的交线,应先求出该两段交线上的特殊点。
1)结合点(即棱线B上的交点)。棱线B恰与半球的侧面投影轮廓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交,故交点的位置可直接在侧面投影中定出,即6″,然后再找到6′。
2)棱面BC与半球的底圆相交,其交点的水平投影可直接定出,即9,然后找到9′及9″。
3)半球正面投影轮廓上的交点:AB与BC二棱面与半球的正面投影轮廓所在的平面皆为铅垂面,且相交,故交点的水平投影可直接定出,即4和8,然后再找出它们的另两个投影4′、4″和8′、(8″)。
图4-19 三棱柱与半球相交
4)两段截交线上的最高点:位于截交线上距球顶点最近的点,即为该段截交线上最高位置的点。
在水平投影中自球心O向AB 及BC二棱面的水平投影作垂线,所得二垂足5和7即是二棱面截交线最高点的水平投影,然后用纬圆法定出它们的正面投影5′、7′及侧面投影5″、(7″)。
(3)连点。
1)AC面上的截交线1′2′3′(半圆)不可见,画成虚线。
2)顺序连接AB棱面上的3′4′5′6′及3″4″5″6″(正、侧两投影皆为椭圆),其中3′4′一段不可见(后半球上)。
(4)顺序连接BC棱面上的6′7′8′9′及6″7″8″9″(皆为椭圆)其中6″7″8″9″为不可见。
相关文章
2-19一等腰直角△ABC,AC为斜边,顶点B在直线NC上,完成其两面投影。2-20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BD的投影和另一对角线端点的水平面投影a,试完成菱形的投影图。2-25完成下列平面图形的第三投影,并求作出属于平面上的点K的另两个投影,并填空。2-26作图判断点A或直线AB是否属于给定的平面。2-34过已知点A作一直线AB,使其平行于已知平面△DEF。2-36求作直线与平面的交点K,并判断可见性。......
2025-09-29
刚体上与平面Ⅱ相交的部分,称为“平面图形”,用S 表示。根据平面运动的特征,当刚体做平面运动时,平面图形S 上各点始终在平面Ⅱ运动。为研究平面图形S 在其自身平面内的运动,在此平面内建立静坐标系Oxy。式称为“刚体平面运动方程”。......
2025-09-29
显示两个曲面是否相交,以避免可能的间隙。创建曲面相交特征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如下:打开源文件第7章∣7-7.prt,曲面特征如图7-97所示。6)在模型树中右击曲面对其进行临时隐藏,可观看如图7-100所示的曲面相交线。图7-99 选择相交曲面图7-100 相交曲线7)单击模型树中的并单击组中的按钮,系统将弹出控制板;更改阵列类型为并选择曲面特征阵列轴,在角度方向栏输入阵列数目为“6”并对其进行360°均匀阵列。图7-103 顶点倒圆角图7-104 偏移曲面......
2025-09-29
图10-3 对话框图10-4 前基准面4)选择作为草绘平面,单击选项卡组中的按钮,进入草图绘制界面。19)选中并单击组中的按钮,创建相对于向前偏移10.00的草绘平面,如图10-20所示。图10-19 拉伸外圆图10-20 草绘平面20)在上步创建的草绘基准面上使用命令,创建如图10-21所示的拉伸特征,其拉伸截面分别为直径60.00、90.00的圆,更改拉伸深度为“5.00”,拉伸深度为5,并命名为“端盖”。......
2025-09-29
图2-9正投影的类似性2.2.1.4重合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线、面具有同一投影时,称为重合,这种投影性质称为正投影的重合性,如图2-10所示。......
2025-09-29
在电气平面图中,应表示出建筑物轮廓线、轴线号、房间名称、楼层标高、门、窗、墙体、梁柱、平台和绘图比例等,承重墙体及柱宜涂灰。电气平面图应标注电气设备、线缆敷设路由的安装位置、参照代号等,并采用用于平面图的图形符号绘制。对于强电和弱电,应分别绘制它们相应的电气平面图。......
2025-09-29
图4.1.15a所示的模型,有两个特征,现需对拉伸特征的表面进行拔模,该拔模面势必会遇到旋转特征的边。此时如果在操控板中选择了合适的选项和拔模角,可以创建图4.1.15b所示的延伸相交拔模特征。图4.1.15 拔模特征的延伸相交Step1.将工作目录设置至D:\proewf5.2\work\ch04.01,打开文件draft_extend.prt。图4.1.16 选取拔模面图4.1.17 选取拔模枢轴平面图4.1.18 拔模参照平面Step6.在操控板的“选项”界面中选中复选框,如图4.1.19所示。Step8.单击操控板中的按钮,完成特征的创建。......
2025-09-29
在实际操作中,基准面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便于测量。2)按住Ctrl键并单击如图2-47所示三点,即创建通过该三点的基准平面,对话框中具体信息如图2-48所示。图2-51 约束条件为、图2-52 法向面图2-53 面偏移图2-54 输入偏移距离307)单击按钮,完成基准平面DTM3的创建。图2-55 一线一面法图2-56 输入旋转角度为45°9)单击按钮,完成基准平面DTM4的创建。......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