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平面与曲面的相交:立体几何优化

平面与曲面的相交:立体几何优化

【摘要】: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表面交线,一般是由数段平面曲线组合而成的空间曲线,如图4-18所示。因此,求作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可归结为求作平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和求直线(棱线)与曲面立体表面的交点。其中除左边的棱面AB完全与半球相交外,其他两个棱面只部分与半球相交。因此,本题只需再作出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及侧面投影即可。

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表面交线,一般是由数段平面曲线组合而成的空间曲线,如图4-18所示。每一段平面曲线都是平面立体的棱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的交线,相邻两段平面曲线的连接点(也称结合点,如1、2、3、4)是平面立体的棱线与曲面立体表面交点。

因此,求作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可归结为求作平面(平面立体的棱面或底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和求直线(棱线)与曲面立体表面的交点。

【例4-6】 求作四棱柱与圆锥的相贯线,如图4-18所示。

图4-18 四棱柱与圆锥相交

解:由于四棱柱的四个棱面皆为平行于圆锥轴线的铅垂面,因此,四棱柱和圆锥的相贯线是由四段双曲线组合而成(前、后两段及左、右两段各自对称)。四段双曲线的结合点恰是四棱柱的四条棱线与圆锥面的交点。

由于四棱柱各棱面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所以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全部与各棱面的水平投影重合(矩形),余下只需求作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及侧面投影即可。

作图步骤:

(1)求特殊点。

1)相贯线上的四个结合点 (各段双曲线上的最低点)。这四个点的水平投影1、2、3、4为已知(在四根棱线的水平投影处),用纬圆法 (圆锥面上过该四点的水平圆)求出它们的正面投影1′、2′、(3′)、(4′),再补出其侧面投影。

2)各段双曲线上的最高点。前、后两段双曲线上的最高点正好位于二立体左、右两部分的对称平面内,它们是圆锥面上最前、最后两根素线与四棱柱前、后两棱面的交点,可直接在侧面投影中定出,即5″、7″,交找到其正面投影5′、(7′)。同理,左、右两段双曲线上的最高点是圆锥面上最左、最右两根素线与四棱柱左、右两棱面的交点,可直接在正面投影中找到它们的6′、8′,然后再求出其侧面投影(6″)、8″。

(2)求一般位置的点。可用素线法(或纬圆法)求出前、后两段双曲线上两个处于对称位置的一般点,先在水平投影中取9、10两点,通过9、10分别作出圆锥面上的两条素线,并在两条素线的正面投影上定出9′、10′。

(3)连点。正面投影中的双曲线1′5′2′,与 (4′)(7′)(3′)前后重影,左、右两段双曲线积聚成直线。侧面投影中的双曲线1″8″4″与 (2″)(6″)(3″)左右重影,前、后两段双曲线积聚成直线。

【例4-7】 求三棱柱与半球的相贯线,如图4-19所示。

解:从水平投影中可看出,三棱柱的三个棱面都与半球相交。其中除左边的棱面AB完全与半球相交外,其他两个棱面只部分与半球相交。所以,相贯线应是由三段圆弧连接而成。由于三棱柱上的棱C与球并不相交,因此,相贯线的三段圆弧有两个结合点,它们分别在棱A和棱B 上。

由于三棱柱各棱面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所以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全部积聚在三棱柱各棱面的水平投影上。因此,本题只需再作出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及侧面投影即可。从图中还可分析出:三棱柱后棱面(正平面)上的交线,其正面投影反映实形——圆弧,其侧面投影则积聚在后棱面的侧面迹线上;而其他两个棱面上的交线,在正面及侧面投影中皆为部分椭圆

作图步骤:

(1)求棱面AC与半球的相贯线。棱面AC与半球底圆相交于1点,在正面投影中以0′为圆心0′1′为半径画圆,该圆与棱线a′的交点3为该截交线的终点 (即与AB 棱面上另一段交线的结合点)。

(2)求棱面AB及BC与半球的相贯线。为求出这两个棱面上的交线,应先求出该两段交线上的特殊点。

1)结合点(即棱线B上的交点)。棱线B恰与半球的侧面投影轮廓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交,故交点的位置可直接在侧面投影中定出,即6″,然后再找到6′。

2)棱面BC与半球的底圆相交,其交点的水平投影可直接定出,即9,然后找到9′及9″。

3)半球正面投影轮廓上的交点:AB与BC二棱面与半球的正面投影轮廓所在的平面皆为铅垂面,且相交,故交点的水平投影可直接定出,即4和8,然后再找出它们的另两个投影4′、4″和8′、(8″)。

图4-19 三棱柱与半球相交

4)两段截交线上的最高点:位于截交线上距球顶点最近的点,即为该段截交线上最高位置的点。

在水平投影中自球心O向AB 及BC二棱面的水平投影作垂线,所得二垂足5和7即是二棱面截交线最高点的水平投影,然后用纬圆法定出它们的正面投影5′、7′及侧面投影5″、(7″)。

(3)连点。

1)AC面上的截交线1′2′3′(半圆)不可见,画成虚线。

2)顺序连接AB棱面上的3′4′5′6′及3″4″5″6″(正、侧两投影皆为椭圆),其中3′4′一段不可见(后半球上)。

(4)顺序连接BC棱面上的6′7′8′9′及6″7″8″9″(皆为椭圆)其中6″7″8″9″为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