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探索未来:锂电池技术及其潜力

探索未来:锂电池技术及其潜力

【摘要】:锂电池被美国先进电池委员会认定为需要长期坚持研究的技术。锂离子电池采用两种材料以使锂离子可以进行可逆反应。锂电池的电解质只能是纯离子导体,因而具有很好的电绝缘特性。

电池被美国先进电池委员会(USABC)认定为需要长期坚持研究的技术。在某些应用中,锂聚合物电池已经取代锂离子电池,尽管其比能量略低,但安全性更高。当然,在一种新型锂电池技术投入商业化应用之前,过充、过放和短路所引起的安全问题(着火)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重要因素。

金属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在技术上有很大不同。金属锂电池的负极由金属锂(一种容易产生严重安全问题的材料)组成;锂离子电池因在负极和正极中添加了插层化合物(通常是石墨),而使锂处于离子状态。

8.3.9.1 金属锂电池

在放电阶段,金属锂电池的阳极(即由金属锂组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锂离子穿过电解质流向阴极(正极),通过与特定材料(主要是氢材料,见图8-

5)的混合(发生反应)而被还原,从而通过释放电子向外部电路提供电能。在充电阶段,锂离子发生逆向反应,由外部电路为其提供电子。

978-7-111-59622-6-Chapter09-9.jpg

图8-5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示意图

锂离子电池在负极材料上的反应与前面所讲的金属锂电池不同,锂材料被可以让锂自由进入的碳(石墨)所取代。这种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使锂与电解液不发生直接接触,因此可以提高系统的化学惰性。与纯锂电极相比,这种电极的电位略大,且电极质量更重。因此,使该类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从纯锂电极的3828A·h/kg降低到LiC6化合物电极的340A·h/kg。

锂离子电池采用两种材料以使锂离子可以进行可逆反应。负极采用已经嵌入锂原子(LiC6)的石墨薄膜,正极可以采用过镀金属氧化锂材料(如LiCoO2)。液体电解质则通常采用含六氟磷酸锂(LiPF6)的碳酸盐溶液。锂离子电池的单体电压约为4V,而通常的单体电池运行电压为3.7V。

锂电池的电解质只能是纯离子导体,因而具有很好的电绝缘特性。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电解质是液态的(如LiAsF6、LiPF6、LiClO4等,溶解在有机溶剂或丙烯碳酸酯,乙烯碳酸酯,二甲氧基乙烷等混合溶剂里)。电解质也可以是固态的,如基于聚环氧乙烷的有机化合物或基于非晶硼酸锂的无机化合物。聚合物电解质就是属于固态电解质家族的,它是由聚合物(如聚乙二醇PEO)和锂盐(如LiClO4)形成的复合物。而对于胶体聚合物,由锂盐溶入碳酸乙烯酯等有机溶剂中,并固化在聚丙烯腈(PAN)或PVdF-HFP共聚物中。这些固体电解质的性能总体低于液体电解质,但其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性,可以达到10-5~10-3S/cm的量级。

8.3.9.2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由活性材料LiFePO4构成正极,而负极为石墨。磷酸锂铁电池的单体电压稍低(3.2V),但是安全性更好,成本更低,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8.3.9.3 金属锂聚合物电池

这种电池的负极采用金属锂,正极为钒氧化物,而电解质则采用基于POE(聚环氧乙烯)和锂盐的聚合物,这种电解质在60~80℃时效能最佳。这种电池采用挤压技术实现,是由法国BATSCAP公司和加拿大AVESTOR公司开发的。尽管目前价格较贵,但这种新型电池技术在未来将会很有前途,其制造成本最终也会比传统的锂离子技术更便宜。

锂-聚合物电池是由Michel Armand教授发明设计的。它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成本为100~150美元/kW·h,并可以在60~150℃的温度下运行良好不会有安全问题。目前有一些研究正在努力使电池的运行温度稍微降低一点,但是这种电池在-20℃时是不能够工作的。然而,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它需要非常少的能量供给。这种电池放置一周的自放电率为10%~20%。以Batscap公司开发的用于电动汽车的锂金属聚合物电池为例,其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10W·h/kg(110W·h/L),工作在90℃温度条件下(内部温度)。

如果能够消除高温运行环境下的风险,锂离子电池技术将非常具有吸引力。例如,锂-碳电池在低温条件下运行良好,但由于采用了有机物电解质,当温度超过60℃时将会使系统变热。这种电池在小容量时没有危险,但容量不能超过一定程度。一些电池的技术特性、成本和优缺点的比较分别见表8-1~表8-3。

8-1 蓄电池技术特性比较

978-7-111-59622-6-Chapter09-10.jpg

8-2 蓄电池的成本比较

978-7-111-59622-6-Chapter09-11.jpg

8-3 典型电化学电池的优缺点比较(资料来源:Forum Energies,2001,Organized by the ADEME,Anne de GUIBERT,SAFT,Battery evolution:application and perspectives)

978-7-111-59622-6-Chapter09-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