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储能技术发展历程:探索之路与未来展望

储能技术发展历程:探索之路与未来展望

【摘要】:锂离子电池目前在移动式产品中,拥有全球市场70%以上的占有率。就其性能指标和未来可能的改进潜力来看,锂离子电池最有希望成为目前克服混合动力汽车和光伏发电系统等应用中所遇到的储能问题的技术方案。在该项目中共测试了25种商用电池系统和技术原型。此外,一直致力于评估储能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欧洲网络INVESTIRE,也同样得到了锂离子电池适宜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结论。

自1859年Gaston Plante发明了铅酸电池,电池技术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改进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有两类蓄电池产品占据着储能市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起动,为通信网络提供可靠供电等)和镍镉蓄电池(主要用于移动工具、玩具应急照明等)。得益于日本电池公司的努力,锂离子电池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市场。锂电池在当时就已经具有很高的比能量(100W·h/kg),达到了镍镉电池的两倍,铅酸蓄电池的三倍以上。自此,锂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到2008年,已经达到了200W·h/kg。

锂离子电池目前在移动式产品中,拥有全球市场70%以上的占有率。就其性能指标和未来可能的改进潜力来看,锂离子电池最有希望成为目前克服混合动力汽车和光伏发电系统等应用中所遇到的储能问题的技术方案。锂离子技术的性能优势在ASTOR项目的结论中脱颖而出,这个项目是由欧洲汽车制造商(EUCAR)在2001~2004年实施的。在该项目中共测试了25种商用电池系统和技术原型。而在2004~2005年的SUBAT欧洲计划框架中,评估了不同电池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结果也表明锂离子电池技术在HEV的应用中是非常适合的[BOS06]。此外,一直致力于评估储能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欧洲网络INVESTIRE,也同样得到了锂离子电池适宜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