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35kV进线部分绘制技巧介绍

35kV进线部分绘制技巧介绍

【摘要】:图9-3135kV进线部分的绘图步骤将如图9-31所示的图形,在正交方式下向右复制50个图形单位,如图9-32所示。选中分解后的变压器符号及其连线,将其转换到“虚线”层。图9-34绘制表示35kV母线的多段线分解图9-34中的两个断路器符号。执行延伸命令,将断路器符号下面的短竖线延伸到水平多段线,效果如图9-35所示。图9-36绘制35kV转出线后的效果输入注释文字。例如,输入35kV转出线的说明文字,操作如下:1)将“文字”层置为当前层。

(1)使用“A3样板.dwt”新建文件。

(2)将“符号”层置为当前层。

(3)参见图5-19或图5-20,利用设计中心或工具选项板,将所需的断路器、站用变压器(以两圈TV简化符号代替)、避雷器图形符号插入到当前图形中,插入比例均取默认值1,相对位置如图9-31(a)所示。

(4)将“连接线”层置为当前层,绘制电源进线及设备之间的连线。

1)在正交方式下,以点A为起点向上绘制合适长度的直线(参考长度为15),如图9-31(b)所示。

2)绘制设备之间的连线:

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捕捉B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如图9-31(c)所示,同时追踪B点和C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_per 到(捕捉垂足)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效果如图9-31(d)所示。

图9-31 35kV进线部分的绘图步骤

(5)将如图9-31(d)所示的图形,在正交方式下向右复制50个图形单位,如图9-32所示。

(6)分解复制后得到的变压器符号。

(7)选中分解后的变压器符号及其连线,将其转换到“虚线”层。

(8) 【格式】→【线型】,打开【线型管理器】对话框,将【全局比例因子】改为0.15,效果如图9-33所示。

图9-32 复制后的效果

图9-33 改变线型及线型比例后的效果

(9)启动画多段线命令,在合适位置画一条长100的【宽度】为0.7mm的水平多段线,如图9-34所示。

图9-34 绘制表示35kV母线的多段线

(10)分解图9-34中的两个断路器符号。

(11)执行延伸命令,将断路器符号下面的短竖线延伸到水平多段线,效果如图9-35所示。

图9-35 延伸后的效果

(12)在母线右侧绘制与35kV进线的对称位置绘制35kV转出线。这一步需要利用设计中心或工具选项板插入隔离开关、断路器及单次级电流互感器的简化符号,其中电流互感器的简化符号的插入比例取0.8为宜,效果如图9-36所示。

图9-36 绘制35kV转出线后的效果

(13)输入注释文字。

为了对齐文字,可以利用单行文字命令一次输入几行,然后再调整其位置。例如,输入35kV转出线的说明文字,操作如下:

1)将“文字”层置为当前层。

2)在【格式】工具栏中,将“工程字”文字样式置为当前样式。

3)启动DT命令,对齐隔离开关符号,连续输入几行单行文字,文字高度取1.5,效果如图9-37(a)所示。

4)在正交方式下,采用夹持点编辑中的拉伸移动,使下面的文字分别与(带TA的)断路器符号、母线隔离开关符号对齐,效果如图9-37(b)所示。

5)绘制文字框线,要用到绘直线命令和复制命令,效果如图9-37(c)所示。

图9-37 输入注释文字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