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泥沙数学模型要求不仅要能够计算沿程冲淤和总含沙量沿程变化,还要能够计算悬沙与床沙的级配组成及其变化。为此,就必须建立非均匀沙分组输沙能力的计算方法。何明民和韩其为在研究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时引进了输沙能力级配的概念,认为一般条件下,输沙能力级配不仅取决于床沙级配,而且还与含沙量级配有关。并且证明,在明显淤积条件下,淤积物级配即为有效床沙级配,含沙量级配即为输沙能力级配。......
2023-06-22
量化间隔不相等的量化就是非均匀量化,它是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的。当信号抽样值小时,量化间隔Δv也小;信号抽样值大时,量化间隔Δv也变大。
实际中,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在进行量化之前,先对抽样信号进行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所谓的压缩是用一个非线性电路将输入电压x变换成输出电压y。
如图 5-3-2 所示(在此图中仅画出了曲线的正半部分,在第三象限的对称部分没有画出)。图中纵坐标y是均匀刻度的,横坐标x是非均匀刻度的。所以输入电压x越小,量化间隔也就越小。也就是说,小信号的量化误差也小,这样就可以保证大信号和小信号在整个动态范围内的信噪比基本上一致。
图5-3-2 压缩特性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压缩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都限制在0和l之间,即做归一化处理。
对于电话信号的压缩,美国最早提出 μ 律压缩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15 折线法,后来欧洲提出 A 律压缩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13 折线法,它们都是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建议共存的两个标准。
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都采用A律压缩及相应的13折线法,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采用 μ 律压缩及 15 折线法。下面将分别讨论这两种压缩律及其近似实现方法。
1.A 律压缩特性
A 律压缩特性是以A为参量的压缩特性。A律特性的表示式为
式(5-3-8)中,x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y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常数 A 为压缩系数,它决定压缩程度,A=l 时无压缩,A越大压缩效果越明显,而且在时,y 是线性函数,对应一段直线,也就是相当于均匀量化特性;在
时,y 是对数函数,对应一段对数曲线。在国际标准中取 A=87.6。A 律压缩特性曲线如图 5-3-3 所示。
图5-3-3 A 律压缩特性曲线
2.A 律压缩的近似算法——13 折线法
A 律压缩特性函数是一条连续的平滑曲线,用模拟电子线路实现这样的函数规律是相当复杂的。随着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这种特性很容易用数字电路来近似实现。13 折线法的特性就近似于 A 律的特性。图 5-3-4 所示为其特性曲线。
图5-3-4 13 折线压缩特性
图 5-3-4 中横坐标 x 在 0 至 1 区间(归一化)分为不均匀的8段。1/2~1 间的线段称为第 8 段;1/4~1/2 间的线段称为第 7 段;1/8~1/4 间的线段称为第 6 段;依此类推,直到0~l/128间的线段称为第 1 段。图中纵坐标 y 则被均匀地划分为 8 段。将与这 8 段相应的坐标点(x,y)相连,就得到了一条折线。由图可见,除第 1 段和第 2 段外,其他各段折线的斜率都不相同。
然后,再将8段中的每一段均匀地划分为16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一个量化级。这样,输入信号的取值范围内总共被划分为 16×8=128 个不均匀的量化级。因此,用这种分段方法就可以使输入信号形成一种不均匀的量化级数,它对小信号分得细,最小量化级数(指第 1段和第2段的量化级)为(1/128)×(1/16) =1/2048;对大信号的量化级数分得粗,最大量化级为 1/(2×16)=1/32。通常把最小量化级作为一个量化单位,用“Δ”表示,于是可以计算出输入信号的取值范围0~1总共被划分为2048Δ。y 轴也被分成 8 段,不过是均匀地划分成 8 段。y 轴的每一段又均匀地划分成 16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个量化级。于是,y 轴的区间(0,1)就被分成 128 个均匀量化级,每个量化级均为 1/128。
上述的压缩特性只是实用的压缩特性曲线的一半。x 的取值应该还有负的一半。由于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中的第一和第二段折线斜率相同,所以这四条折线构成一条直线。因此,在-1~+1 的范围内就形成了总数为 13 段的折线特性。通常就称为 A 律 13 折线压缩特性。
3.μ 律压缩特性
μ 律特性的表示式为
式中,μ 为压缩系数,μ=0 时相当于无压缩,μ 越大压缩效果越明显,在国际标准中取μ=255。当量化电平数 L=256时,对小信号的信噪比改善值为 33.5 dB。μ 律压缩最早由美国提出,从整体上看,μ 律压缩和 A 律压缩性能基本接近。μ 律压缩特性曲线如图 5-3-5 所示。
图5-3-5 μ 律压缩特性曲线
与 A 律压缩相似,μ 律压缩同样不易用模拟电子线路实现,实用中通常采用 15 折线法来代替 μ 律压缩。图 5-3-6所示为其特性曲线。
从图 5-3-6 中可以看出,由于其第 1 段和第 2 段的斜率不同,不能合并为一条直线,但正电压第 1 段和负电压第 1段的斜率相同,仍可以连成一条直线。所以,得到的是15段折线,称为15折线压缩特性。
比较13折线特性和15折线特性的第一段斜率可知,15折线特性第一段的斜率(255/8)大约是13折线特性第一段斜率(16)的2倍。所以,15折线特性给出的小信号的信号量噪比约是13折线特性的2倍。但是,对于大信号而言,15折线特性给出的信号量噪比要比13折线特性的稍差。
上面已经详细地讨论了A律和μ律以及相应的折线法压缩信号的原理。至于恢复原信号大小的扩张原理,和压缩的过程完全相反,这里不再赘述。
图5-3-6 15 折线压缩特性
有关通信原理的文章
近年来泥沙数学模型要求不仅要能够计算沿程冲淤和总含沙量沿程变化,还要能够计算悬沙与床沙的级配组成及其变化。为此,就必须建立非均匀沙分组输沙能力的计算方法。何明民和韩其为在研究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时引进了输沙能力级配的概念,认为一般条件下,输沙能力级配不仅取决于床沙级配,而且还与含沙量级配有关。并且证明,在明显淤积条件下,淤积物级配即为有效床沙级配,含沙量级配即为输沙能力级配。......
2023-06-22
第二类方法是基于非均匀沙的某一代表粒径来计算床沙质输沙能力。式所示的概念忽略了非均匀沙的掩蔽—暴露作用,但这一作用在沙质河流中并不十分显著,因为所有非均匀沙通常均处于运动之中。式和基于D50的式 所给出的床沙质输沙率之间存在差异。这说明采用基于D50的均匀沙公式所计算的非均匀沙输沙率偏低。因此,对于非均匀沙而言,Kd作为修正因子与适合于均匀沙的输沙能力公式 联合使用,便可得到更为可靠的结果。......
2023-06-22
随着石油和煤炭等自然资源的不断开采,能源危机问题变得日益明显。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与进口大国,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开展新一代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可再生的清洁发电技术形式主要有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
2023-06-30
采用非透明桥将有效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非透明桥并不是PCI总线定义的标准桥片,但是这类桥片在连接两个处理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图2-16中我们可以发现非透明桥可以将PCI总线x域与PCI总线y域进行隔离。为此非透明PCI桥需要对分属不同PCI总线域的地址空间进行转换。值得注意的是,在PCIe体系结构中,也存在非透明PCI桥的概念。......
2023-10-20
按原料不同陶瓷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两大类。1)氧化铝陶瓷氧化铝陶瓷是应用最广的工程陶瓷,其主要成分是Al2O3,又称为刚玉瓷。4)硼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具有高硬度和较好的耐化学侵蚀能力。硼化物陶瓷熔点范围为1800~2500℃。与碳化物陶瓷相比,硼化物陶瓷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能力,使用温度达1400℃。......
2023-06-23
由于笔记本式计算机的普及和USB接口的应用,与单片机通信时大多采用USB接口进行。容值比较大的电容,主要是起到缓冲和稳定电路的作用。在图3-6中的另一种电容C10,它容值较小,是0.1 F,也就是100 nF,是用来滤除高频信号干扰的,如ESD,EFT等。同学们可以仔细观察自己所用的开发板和电路原理图,在电路中需要较大电流供给的器件附近,都会加一个大电容,如1602液晶、靠近单片机的VCC、1602液晶背光的VCC等,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
2023-11-17
特别是机器不能够通电检修时,不用电阻法会使维修工作陷入困境。为确保检测的可靠性,在进行电阻测量前,应对各在路滤波电容进行放电,防止大电容储电烧坏万用表。电阻检测法一般采用“正向电阻测试”和“反向电阻测试”两种方式相结合来进行测量。另外,在实际测量中,也常用“在路”电阻测量法和“不在路”电阻测量法。总之,使用在线电阻测量法时,应根据线路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要随机应变,必要时还得采用脱焊电阻测量法。......
2023-06-23
所谓“逻辑”,在这里是指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当两个二进制数码表示不同的逻辑状态时,它们之间可以按照指定的某种因果关系进行推理运算。逻辑代数中也用字母表示变量,这种变量称为逻辑变量。虽然在二值逻辑中,每个变量的取值只有0和1两种可能,只能表示两种不同的逻辑状态,但是可以用多变量的不同状态组合表示事物的多种逻辑状态,处理任何复杂的逻辑问题。......
2023-0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