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研究动态汛限水位的重要性

研究动态汛限水位的重要性

【摘要】:初步设计考虑坝下游防洪和水库“蓄清排浑”需求,三峡水库每年汛期6月10日—9月30日维持汛限水位145m运行。与《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相比,近几年实际调度中,各方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方面对汛期调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需对三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变化进行研究。需要说明的是,“动态汛限水位研究”的实质为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运用研究,即当有需求且满足一定条件时,汛期运行水位可动态变化。

初步设计考虑坝下游防洪和水库“蓄清排浑”需求,三峡水库每年汛期6月10日—9月30日维持汛限水位145m运行。当来较大洪水流量一般大于55000m3/s)时,水库拦蓄,水位升高,洪水过后,库水位复降至汛限水位,腾空库容,以迎接下一场洪水。初期运行期,考虑泄水设施启闭时效、水情预报误差和电站日调节需要,实时调度中水库水位可在防洪限制水位145m以下0.1m至145m以上1.0m范围内变动。在初步设计的汛期调度方式下,电站发电水头较低,洪水资源利用程度偏低。基于水文气象预报水平和调度技术提高,为进一步利用洪水资源、增加调度的灵活性,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明确:当沙市站水位在41m以下、城陵矶站水位在30.5m以下且三峡水库来水流量小于25000m3/s时,三峡水库汛期实时库水位可最高上浮至146.5m运行。

与《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相比,近几年实际调度中,各方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方面对汛期调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需对三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变化进行研究。需要说明的是,“动态汛限水位研究”的实质为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运用研究,即当有需求且满足一定条件时,汛期运行水位可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