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陵矶水位的波动及影响分析

城陵矶水位的波动及影响分析

【摘要】:城陵矶水位变化主要受螺山水位流量关系影响。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水沙条件发生了全新变化,干支流来流过程和城汉河段冲淤情况与蓄水运用前存在较大差异,城陵矶水位变化也有了新的趋势。截至201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城汉河段呈现出冲刷状态,三峡水库枯期的补水作用使得城陵矶枯水水位整体上变化较小。

城陵矶水位变化主要受螺山水位流量关系影响。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水沙条件发生了全新变化,干支流来流过程和城汉河段冲淤情况与蓄水运用前存在较大差异,城陵矶水位变化也有了新的趋势。

7.1.3.1 螺山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运用以来,螺山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见表7.1-2和图7.1-11。与2003年水位相比,2014年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当流量为8000m3/s时,水位下降约0.99m,当流量为18000m3/s时,水位下降1.01m左右。与2013年相比,2014年流量为8000m3/s时,水位下降约0.04m,流量为18000m3/s时,水位下降了0.17m左右。

表7.1-2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螺山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单位:m

图7.1-11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螺山站水位-流量关系

7.1.3.2 城陵矶站水位变化

统计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城陵矶站枯水期月平均水位变化(表7.1-3),可见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城陵矶枯水水位呈抬高趋势,与蓄水运用前相比,2003—2008年城陵矶水位普遍抬高0.3m左右;与2003—2008年相比,2008—2013年1月与2月城陵矶站水位有所抬高,3月水位有所降低,这与2008—2013年螺山流量减少而未能补偿由冲刷引起的水位下降有关,但城陵矶站水位仍较蓄水运用前有所抬高。

截至201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城汉河段呈现出冲刷状态,三峡水库枯期的补水作用使得城陵矶枯水水位整体上变化较小。

表7.1-3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城陵矶站水位变化 单位:m